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利用井温分布估算莺-琼盆地地下流体运移速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莺-琼盆地是典型的高温高压盆地,现今平均地表热流78.7mW/m2,产生地表高热流的主要原因是深部热流体活动。根据盆地地温场分布特征与地下流体活动规律的关系,利用井温资料,我们计算了典型钻孔LD30-1-1A井地下流体的流速分布。结果表明,LD-30-1-1A井地下流体可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流体运动微弱,垂向流速仅为8.33×10-12 cm/s;中段流体向下垂向流速为4.37×10-8 cm/s;下段流体向上垂向流速为2.65×10-8 cm/s.   相似文献   
12.
气象因子对剑川龙门机井水位的影响及水位异常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施子岩  张启明 《地震研究》1990,13(3):277-282
剑川龙门机井水位变化呈现出在长周期升降背景下同时存在年变化的规律性,主要是受大气降水和旱涝趋势的制约。它的短期震兆异常是水位变化的“正向加速”现象。本交给出了异常判别指标及其效力检验。  相似文献   
13.
张启明 《地震研究》2001,24(3):238-244
通过对大理地区鹤庆、洱源、下关、弥渡等温泉水CO2释放特征及与区域地震活动的相关性研究,提炼出单项地震预报指标,从而进行系统合成,找出大理地区CO2的综合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4.
综合预报中各手段权重的层次分析确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启明  董国胜 《地震》1993,(5):62-67
本文结合地震预报实际,将层次分析法引入到地震综合预报中,构造出一个目的层(预报功能)、准则层(对应率、概括率、服务时间)及手段层(参与综合预报的各观测手段)的层次结构模型,分别计算出各层次相对上一层次的权重,最后计算出各手段在综合预报中的合成权重。  相似文献   
15.
莺歌海-琼东南盆地的有机成熟作用及油气生成模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莺歌海-琼东南盆地地质、地球化学的综合分析结合盆地动态模拟技术,系统论证了高地温梯度、强超压环境活动热流体的运移和聚集对有机质热演化和油气生成的强化作用,发现并论证了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对有机质热演化和油气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表现形式、动力学机制,并进行了化学动力学模拟。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高地温梯度、异常压力环境有机质的热演化和油气生成模式。  相似文献   
16.
活动热流体对有机质热演化和油气生成作用的强化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芳  张启明 《地球科学》1996,21(1):68-72
通过地质,地球化学的综合分析和动态模拟表明,在莺歌海,琼东南盆地中,活动热流体有机质热演化和油气生成具有重要的强化作用,在油气聚集区,活动热流体的强化作用表现为储层段的高地温,低地温梯度及相邻层位有机质成熟度的突变性增高,从成因上可分为深源流体侧向输导增温型和深源流体垂向输导增温型,在油气运移路径附近,活动热流体的强化作用表现为有机质成熟度的明显倒置,活动热流体的强化作用使在单一传导背景下不可能成  相似文献   
17.
莺-琼盆地演化与含油气系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莺-琼盆地(是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的简称)位于海南岛西南,是我国最近崛起的又一个大气区.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是两个不同成因类型的盆地,但自 5 Ma BP以后盆地的快速沉降与快速沉积,使两个盆地都进入到高地温梯度、超压环境,从而造成与众不同的成烃成藏条件.  相似文献   
18.
琼西莺歌海盆地断裂系统的成因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莺歌海盆地构造变形背景和变形基本特征的分析,详细地研究了盆地断裂系统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对断裂的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北西向断裂控制了盆地的总体构造格局,尤其是强烈的右旋扭动形成南北向雁行式的张裂隙,诱导了泥-流体底辟构造的发生;泥-流体底辟活动进一步形成局部的应力场,开启新的断裂和破碎带,同时,形成与超压流体的活动相关的流体压裂。  相似文献   
19.
四川会东麦地铅锌铜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中型多金属矿床,是扬子地台西缘较为典型热液层控型矿床(M V T 型).矿床明显受地层、构造双重控制,与麦地坪组、灯影组及发育在其中层间破碎带、构造裂隙有关.通过对麦地铅锌铜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等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区内该类矿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0.
滇东南地区晚二叠世铝土矿属典型的喀斯特型铝土矿,矿体赋存于上二叠统吴家坪组(龙潭组),分析其地球化学特征对研究其物质来源具有重要意义。全岩分析显示铝土矿石成分以Al2O3、Fe2O3、SiO2和TiO2为主,其中Al2O3与Fe2O3 、SiO2具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微量元素Cr、Zr、 Hf、Ta、Th、U和稀土元素在铝土矿矿化过程中不断富集,元素Zr-Hf、Nb-Ta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lgCr-lgNi图解、稳定元素比值(Zr/Hf)及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等地球化学特征说明峨眉山玄武岩为铝土矿的形成提供了主要的物质来源,同时下伏碳酸盐岩也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