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92篇
综合类   1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北方沿海“褶牡蛎”的分类和订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牡蛎的种类繁多,多样性极为丰富,由于其形态变异大,已报道的中国牡蛎物种组成及分布争议甚大,中国北方沿海常见"褶牡蛎"的分类也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这严重阻碍了其他相关研究的进行.作者系统综述了中国北方沿海"褶牡蛎"的分类历史和研究现状,并对中国北方沿海"褶牡蛎"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取得了最新研究成果.确立了中国北方沿海"褶牡蛎"的分类地位,改变其分类长期混乱的局面,这对于"褶牡蛎"的养殖和其他相关研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2.
运用拟测交策略构建遗传图谱的理论依据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贤德  张国范 《海洋科学》2008,32(10):81-85
遗传图谱(genetic map),又称连锁图谱(1inkagemap)或遗传连锁图谱(geneticlinkagemap),是指依据基因(或DNA标记)在染色体上的重组值(或交换值),将染色体上的各个基因/标记之间的距离和顺序标志出来,绘制而成的图谱。  相似文献   
83.
于2009年8月以菲律宾蛤仔海洋橙品系的全同胞子一代和子二代上选10%的个体作为亲本,通过建立近交组合(F22、F33)、杂交组合(F23、F32)和设置对照组(C22、C33),研究了两个近交世代的杂交效应及近交效应,以提高菲律宾蛤仔海洋橙品系的表型性状。结果表明,杂交使幼虫和稚贝的生长性状得到了部分改良,但存活性状...  相似文献   
84.
长牡蛎早期胚胎发育中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研究了长牡(Crassostrea gigas)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脂肪酸、氨基酸组成变化情况,分别获取受精后0、6、12、24h的胚胎或幼虫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如下:在受精卵中共检测到27种脂肪酸,豆蔻酸(14:0)、软脂酸(16:0)、硬脂酸(18:0),EPA(20:5ω3)和DHA(22:6ω3)...  相似文献   
85.
有效群体大小对海湾扇贝F1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有效群体大小(Ne)为群体内所具有的相当于理想群体繁殖个体的数目[1~3],在群体遗传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外已有很多报道[4~6].当Ne较小时,由于瓶颈效应,野生或养殖群体倾向于近交水平的增加[7].早期研究表明,为了避免近交衰退,确保群体短期内的生存能力,最小的Ne值应为50;如果要维持适当的遗传变异,进而确保长期的生存能力,Ne数量不应小于500[8,9].  相似文献   
86.
中国近海皱纹盘鲍不同地理群体的遗传结构与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Ino)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海洋生物资源,以其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而居海产八珍之首。由于资源的过度采捕、日益增加的养殖活动及海区环境污染等,可能会使皱纹盘鲍的遗传结构发生改变,继而影响到其适合度。为了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同时也为了进一步完善皱纹盘鲍苗种繁育技术工艺,对我国近海皱纹盘鲍野生群体的遗传结构和变异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等位基因酶电泳技术是研究海洋贝类遗传结构与变异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世界上已有近百种海洋贝类的遗传结构和变异得到研究(张国范,1992;张国范等,1993),皱纹…  相似文献   
87.
皱纹盘鲍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邓岳文  刘晓  张国范 《海洋科学》2005,29(12):31-34
以11个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家系为材料分别在12,16和20℃养殖40d,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温度和家系的相互作用对壳长增长率存在显著影响(P〈0.05)。采用线性回归模式对皱纹盘鲍基因型与环境温度互作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不同基因型的壳长增长率对环境温度的响应模式和对环境温度的灵敏度程度上所表现的序关系。  相似文献   
88.
基因库(Genepool)是一个群体所有个体的基因型的集合。基因库的研究是经济海洋生物种质资源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基因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早期的基因库研究主要依靠少数几个表型性状来阐述群体基因及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及其变化规律,其方法仍然是孟德尔式的,因而对基因(型)频率的变化所得到的结论往往是间接的、仅凭少数几个性状推论的结果。由于那些中性基因或没有变异的基因无法取样,因而无法确定基因库内的所有等位基因及其型式,也就难以评价基因库的结构和功能。我们知道在群体基因库中变异的基因越多,其进化活力越大,适…  相似文献   
89.
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海洋生物资源,以其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而居海产八珍之首。由于资源的过度采捕、日益增加的养殖活动及海区环境污染等,可能会使皱纹盘鲍的遗传结构发生改变,继而影响到其适合度。为了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同时也为了进一步完善皱纹盘鲍苗种繁育技术工艺,对我国近海皱纹盘鲍野生群体的遗传结构和变异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等位基因酶电泳技术是研究海洋贝类遗传结构与变异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世界上已有近百种海洋贝类的遗传结构和变异得到研究(张国范,1992;张国范等, 1993),皱纹盘鲍日本分布区不同群体遗传结构和变异研究也有相关报道(Fu jino et al., 1978)。本文作者采用等位基因酶电泳技术,随机选取了24个等位基因位点,对皱纹盘鲍我国分布区内四个野生群体的遗传结构和变异进行研究,为我国皱纹盘鲍种质资源研究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0.
INrnODUCTIONPacificOyster,Crassostreafor,isoneofthemostimPOrtantcommeroialmolluscsintheworld.Itsbiologica.lcharatersaremostsuitableforInariculture.Inmeentyears,thedeve1opmentofploiddripulationtecboqUesinoystershassiedcanlycontributedtotheimprovementofbwhstockintennsofgrowth,viabilityandmeatqUality(Allen,etal.l986).ThesuccessfulinductionoftriploidmolluscswasfirstachievedbyStanleyeta.l.(l98l,l984)intheAmericanoyster.Dedngetal-(l987),Quilletetal.(l986),CooPeretal.(l989)andGuoetal-(19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