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167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为满足超导直线加速器中物理对准直的时间和精度要求,分别设计了其准直控制网、准直安装工艺、准直监测方法和准直工作规划。设计了三级四维控制网;改进当前加速器准直中普遍存在的开环缺陷;结合国内外现状提出常温、低温下静态和动态监测方法,依据物理计划规划了准直安装中关键环节的工作计划;最后在统计待准直元件的基础上预估了准直所需时间和准直安装的精度,得出准直时间和精度均能满足物理需求。提出了狭义和广义的闭环准直工艺,可有效提高加速器准直测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42.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包含丰富的土地利用类型信息,针对单一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特征信息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结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特征级联的分类方法。首先,选择CaffeNet(convolutional architecture for fast feature embedding)、VGG-S(visual geometry group-slow)、VGG-F(visual geometry group-fast)为实验初始模型,对网络全连接层进行参数微调,采用随机梯度下降法(stochasticgradient descent,SGD)更新网络的权重;然后以微调后的网络分别作为特征提取器对图像提取特征,级联上述3种网络的第二个全连接层输出特征作为图像表达;最后,以多类最优边界分配机(multi-class optimal margindistribution machine,mcODM)获得最终分类结果。实验采用UC Merced land-use数据集进行分类效果检验,结果表明,多结构卷积神经网络级联的方法能够达到97.55%的总体分类精度,相较于CaffeNet、VGG-S和VGG-F等,分类精度分别提升了5.71%、2.72%和5.1%。因此多结构卷积神经网络特征级联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取目标特征信息,提升土地利用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343.
建立了适用于大攻角状态的水下平台六自由度数学模型,使用四元数替代欧拉角描述平台姿态,以消除某些特殊情况下因平台姿态变化或个别欧拉角不确定性导致的运动方程奇异现象。 基于弹性力学相关理论建立符合海底真实物理特性的弹塑性数值模型,将座底平台-海底间交互作用与平台空间运动模型相结合,预报直立式平台座底驻留后对海流作用的运动响应,分析平台座底稳定性,为后续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4.
局部场地条件是决定场地地震动强度和频谱的重要因素,基于强震动和脉动记录的统计分析,获取表征场地条件影响的特征参数已成为确定工程场地设计地震动的较经济和实用方法,特别是对于大范围或难以开展现场勘测的工程场地.利用日本KiK-net台网强震动记录计算分析了台站场地地震动水平/竖向谱比(HVSR)与地表/基底谱比(SBSR)...  相似文献   
345.
热红外遥感技术可以反演地表温度信息,可在地热资源预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基于京津冀地区地热成藏模式,利用单窗算法反演出石家庄地区2015年3月6日地表温度,结合夜间热红外影像、遥感构造解译结果和剩余重力异常数据,综合分析,相互论证,圈定1处山地对流型地热远景区和2处沉积盆地型地热远景区.其中,平山县寺沟村昼夜地温值均...  相似文献   
346.
以重庆市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基础地理数据,对历史文化名镇建设现状、集中度、均衡度、紧凑度和通达性等进行分析,并且研究了在重庆复杂的山水环境特征下,历史文化名镇的空间形态特征,对于未来科学制定保护规划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历史文化名镇在空间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重庆市西部区域(江津...  相似文献   
347.
昆中断裂带是东昆仑成矿带发育多条巨型断裂构造之一,控制并切割自元古宙以来的不同地质体,对区域成矿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次级断裂或主断裂构造的交叉部位往往是成矿通道和容矿部位。研究区位于昆中断裂两侧,属活动区造山带,成矿期次多,类型复杂,具有良好成矿地质条件,已发现矿床、矿(化)点多处,与Nb,Y,La,Cu,Zn,Mo,Au,Ag,As,Pb元素为主的地球化学异常对应较好。  相似文献   
348.
菲律宾海构造地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律宾海地处西太平洋边缘,位于两大俯冲带之间,四周被深海沟所环绕,陆源物质较少汇入,海底保存了较为原始的构造地貌特征。通过收集的精细水深测量数据,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以板块构造为基础对该区域划分四级构造单元,并对主要构造地貌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菲律宾海地貌的形成、分布受构造活动控制,西菲律宾海盆因以中央裂谷带为中心的海底扩张形成了一系列NW—SE向的大型构造地貌;其东侧因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形成了近南北走向的"沟-弧-盆"体系。西菲律宾海盆中央裂谷带线状海岭、海山,海盆内不断转向的海岭,帕里西维拉海盆雁形裂谷等特殊地貌形态的存在,都与其形成过程中的特殊性有关,能与其复杂发育史相印证。  相似文献   
349.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附近晚更新世末次冰期—全新世发育多期次泥石流,组合形成了现代大规模扇形堆积体。以派镇蹦嘎沟泥石流为例,采用地面调查、钻孔及14C测年等方法,研究泥石流形成年代序列、堆积深度、冲出范围等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现代蹦嘎沟依然有小规模的支沟泥石流发育且广泛堆积于沟道内,现存堆积扇区域尚未发现泥石流堆积;距今8500年左右为蹦噶沟全新世泥石流活跃期,单期次累积堆积深度约10.9 m;滨湖浅水相沉积(河流相)形成的浅灰色粉细砂中的两处碳样表明雅鲁藏布江现代河床在40~100年左右沉积深度约0.4 m,年平均沉积速率4~10 mm;海拔2906.1~2896.7 m及2849.4~2848.2 m处钻孔依次揭露厚度为9.4 m和1.2 m饼状青灰色粉质黏土,推测发生两次堵江事件。上述结果可为该区域全新世以来泥石流活动性特征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0.
该金银矿产于下古生界歪头山组碳质绢云母石英片岩中,严格受层位控制,属于典型的层控银矿床。围岩还有黑云母变粒岩、白云母变粒岩、云母石英片岩、角闪片岩等。矿体规模较大,呈似层状、透镜状等。自然银系矿石中主要的银矿物之一。一号矿体之自然银,其连晶形态多种多样为他处所罕见。归纳起来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