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39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海冰监视监测的关键是提取海冰类型,准确提取海冰类型对于评估海冰冰情、保证航海及海洋作业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利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影像(SAR)的优势,提取海冰的极化散射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二叉树分类思想,开展极化SAR海冰类型的分类算法研究,提高SAR海冰分类精度;与传统的海冰分类方法相比较,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2.
C波段紧缩极化SAR海冰探测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C-ban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data from the Bohai Sea of China, the Labrador Sea in the Arctic and the Weddell Sea in the Antarctic are used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sea ice full polarimetric information reconstruction ability under compact polarimetric modes. The type of compact polarimetric mode which has the highest reconstructed accuracy is analyzed, along with the performance impact of the reconstructed pseudo quad-pol SAR data on the sea ice detection and sea ice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assessment and analysis, it is recommended to adopt the CTLR mode for reconstructing the polarimetric parameters σ_(HH)~0,σ_(VV)~0, H and α,while for reconstructing the polarimetric parameters σ_(HV)~0, ρ_(H-V), λ_1 and λ_2, it is recommended to use the π/4 mode.Moreover, it is recommended to use the π/4 mode in studying the action effects between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s and sea ice, but it is recommended to use the CTLR mode for studying the sea ice classification.  相似文献   
23.
高分辨率SAR中,桥梁的各次反射回波表现为条带状,这给桥梁参数的反演带来了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分辨率全极化SAR的水上桥梁参数反演方法。首先,通过极化散射特征区分出桥梁的单次、二次和三次反射回波目标。然后,结合微波反射和折射的原理,分析了高分辨SAR图像中桥梁的各次反射回波成条带状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次回波目标的提取方法和桥梁参数反演方法。最后,利用获取的AIRSAR数据反演了桥梁的上下桥高、桥厚、桥宽、桥长及桥塔高度等参数,通过与实测数据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能较准确地反演桥梁的各项参数,其中桥高误差仅为1.3%,结果也表明了在高分辨率条件下,C和L波段的桥梁参数反演能力相当。  相似文献   
24.
25.
结合凝聚层次聚类的极化SAR海冰分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波  孟俊敏  张晰  纪永刚 《遥感学报》2013,17(4):887-904
针对全极化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多噪声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海冰SAR影像纹理特征量,并基于凝聚层次聚类的思想,提出一种全极化SAR海冰分割方法。将该方法的结果与K-Means、迭代自组织聚类(ISODATA)和模糊C均值算法等经典分割方法相比较,发现该方法的碎斑明显减少,且分割结果较为准确,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6.
图像分割是SAR溢油检测中的关键步骤,但由于SAR影像中存在斑点噪声,使得一般的图像分割算法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严重影响溢油检测的精度.发展一种基于凝聚层次聚类(Hierarchical Agglomerative Clustering,HAC)的溢油SAR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利用多尺度分割的思想,能够有效保持SAR影像中溢油斑块的形状特征,并能减少细碎斑块的产生.利用2010年墨西哥湾的Envisat ASAR影像开展了溢油SAR图像分割实验,并将该算法和Canny边缘检测、OTSU阈值分割、FCM分割、水平集分割等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HAC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细碎斑块的产生,有助于提高SAR溢油检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27.
张婷  张杰  刘眉洁  张晰 《极地研究》2015,27(2):183-193
利用1994年10月南极区域的6景SIR-C影像,评估了L波段和C波段下13种主要的SAR极化特征参数区分海冰、海水信息的能力。结果表明:L波段下有6种参数能较好地区分海冰和海水,它们是:散射熵、交叉极化比HV/VV、同极化比VV/HH、同极化相关系数ρHH-VV、HV极化后向散射系数、Alpha角;另外,HH极化后向散射系数、交叉极化比HV/HH具有一定的区分海冰和海水的能力;其余5种难以区分海冰和海水。C波段下有4种参数能较好地区分海冰和海水,他们是:散射熵、同极化相关系数ρHH-VV、HV极化后向散射系数、同极化比VV/HH;HH极化后向散射系数、交叉极化比HV/VV、Alpha角和VV极化后向散射系数这4种参数具有一定的区分海冰和海水的能力;其余5种难以区分海冰和海水。且总体来看,L波段区分海冰和海水的能力好于C波段。这为海冰探测的研究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28.
受海冰自身特性、成像系统特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合成孔径雷达SAR海冰图像具有非平稳、尺度依赖的空间结构,现有的单马尔可夫随机场MRF模型分割方法只能较好地适应非平稳性,对海冰场景的多尺度结构考虑仍然是全局的。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区域分裂过程与二叉树分层结构自适应更新相结合的单MRF图像分割方法。首先利用单MRF模型的全局迭代权值完成初始区域合并,同时以二叉树形式保护合并过程的记录。所设计的分层合并算法可保证二叉树结构的节点数与场景中的对象尺度具有正相关性。随后的细化分裂并不产生新的区域,只是返回到初始配置。依据场景中不同区域对象的尺度,自适应地调整空间语境模型中的尺度权值,实现区域更新。实验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带有多尺度结构SAR海冰场景的分割精度。  相似文献   
29.
基于模型相似度拟合的海杂波统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荻  孟俊敏  张晰  郎海涛 《海洋学报》2015,37(5):112-120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型相似度拟合的海杂波统计方法。首先根据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计算瑞利分布、对数正态分布、韦布尔分布、K分布、G0分布5种经典的海杂波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然后根据模型间的相似度准则拟合得到新的海杂波分布模型。文章利用四景不同类型的真实SAR数据对算法的拟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利用该算法得到的拟合模型与真实SAR数据的平均Kullback-Leibler距离仅为0.015 84,远优于其他分布模型。基于该拟合模型的恒虚警率舰船检测算法对四景SAR数据的平均检测精度达到95.75%,在控制虚警和漏检方面均优于采用其他模型的同类方法。  相似文献   
30.
给出了一个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FCM)的舰船目标检测算法。其中心思想是将SAR图像中的各像素点灰度值视为样本集,然后利用FCM算法对该样本集聚类,并利用聚类结果计算图像分割全局阈值。与目前流行的恒虚警率(CFAR)检测算法相比,所给检测算法具有参数少、计算量与图像大小成正比、舰船轮廓保持良好的特点,为高分辨率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