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陈孟莪 《地质论评》1987,33(2):202-202
本届年会于1986年10月26日—31日在西安召开。我国从事小壳化石研究工作的学者、专家27人参加了会议(因事请假的学科组成员10余人)。学科组顾问郝诒纯教授派其博士研究生代表出席并致贺信,组长钱逸因在瑞典与S.本格森博士合作未归,但写来贺  相似文献   
32.
微生物岩研究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概述了微生物岩的定义、研究范围和实用意义;划分了早期启蒙阶段、古生物学派与现实主义(沉积)学派对立阶段、比较现实主义(沉积学)阶段和微生物沉积学阶段等4个研究发展阶段(涉及微生物岩的岩石、微生物、生态系、环境、分类和演化);介绍了微生物礁丘、热泉沉积和磷铁锰微生物岩等研究热点;指出在构造类型、沉积环境、组成岩石和成因标志等方面的发展趋势;提出当前任务是要分析鉴定微生物岩的细菌化石,微生物成因的结构构造和矿物,标志元素、同位素和生物标志物,以及微生物生态系统和成岩成矿机理.  相似文献   
33.
震旦纪生命大爆炸!:浅论地史早期动物的演化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本文列举了晚前寒武纪特别是震旦纪动物化石的记录。阐述了地史早期动物演化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预测在不久将来该领域定会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34.
沉积磷灰石形成中的生物有机质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黔中磷块岩中磷灰石的化学成分、红外光谱、碳和硫同位素组成以及伴生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获得了若干生物有机质成因的证据.磷灰石红外光谱特征表明CO32-和SO42-以类质同象部分替代PO42-而进入磷灰石晶格,而碳、硫同位素特征表明,这CO32-及SO42-的相当部分是由生物有机质分解演化而来;叠层石磷灰石的P2O5含量与亲生物微量元素关系非常密切,而非叠层石者关系不甚密切;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磷灰石的形成具有两种既有联系又各不相同的作用机制,即直接的生物作用和间接的有机质作用.  相似文献   
35.
作者在柚产地的农业科技人员的协助下.通过对柚类产量、品质与地质背景的相关性研究,经产地基岩、土壤与果树化学特征相关关系的调查与分析对比,发现各产地土壤成分所含元素丰度不一致。指出玉环地区微量元素含量较丰富,基本上满足柚生长的的需要;苍南地区MO、B元素含量较少;常山地区Zn、B元素含量少。为促进柚类产品产量,品质改善,应针对各产地欠缺元素的含量,专门配制除N、P、K含量较高肥料外,还需添加欠缺元素含量的复合肥。  相似文献   
36.
陈孟莪 《地质论评》1988,34(1):96-96
早在70年代初,邢裕盛等在峡东黄陵背斜西翼庙河剖面的灯影组中段权状臭灰岩的微古植物样品中,偶然发现几个形态类似圆管螺的化石,其中最长者管壁黑亮,横切面圆,一端略大,管内有白色充填物。并且它们与带藻共同产出。后来三峡队(钱逸、陈孟莪、刘桂芝、陈忆元、丁启秀等)曾三番五次前往该  相似文献   
37.
海洋污染监测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海洋环境污染自动监测中传感器的现状、遥感器在海洋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以及今后海洋污染监测传感器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38.
尽管利用多重地层学方法,对华北地台东缘新元古代地层的划分和对比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很多争议和问题。今后应在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①寻找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热构造事件和冰川事件的地层学标志,厘定这些标志在地层柱中的位置及其与宏体化石演化阶段的对应关系;②结合碳酸盐岩中C、O和Sr同位素地层学研究,寻找和鉴别新元古代地层中的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测定其中锆石的U-Pb年龄,解决与华南地区新元古代年代地层的对比问题;③划分“辽南生物群”和“淮南生物群”的不同生物组合,明确各组合的演化历程,深入探讨其谱系归属及与华南地区晚新元古代生物群的关系,完善华北地台东缘新元古代生物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方案。  相似文献   
39.
豫西罗圈组的时代归属,一种意见归寒武纪早期;另一归南沱期,笔者认为前一种意见不妥。董家组岩性可与景儿峪组对比,与其归震旦系,不如归青白口系。何窑组与红岭组实质是一套东西,不能叠置起来,只能舍去一个,保留一个。黄连垛组的深色硅质岩与陕西洛南大庄组(石北沟组)硅质岩可相互对比。燕山地区串岭沟组—团山子组(17—18亿年)有可靠的带藻、真核藻类和chuarid,因此至少从16亿年开始的地层都可以找到宏观大化石。最近,西北大学在高山河组及汝阳群中发现了一些可能属动物遗迹化石的线索,值得进一步寻找。  相似文献   
40.
陈孟莪 《地质科学》1990,(2):200-200
《中国的天文地质事件》一书已在英国爱丁堡和美国纽约出版,并于1989年7月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出售。它是中国地质出版社、英国苏格兰科学出版社和美国的万·诺斯特兰德·赖因霍尔德联合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