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遥感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3.
张荣华 《地质论评》1981,27(1):24-33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分布十分广泛。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由碱玄岩-粗安岩-粗面岩组合构成的陆相火山岩凹陷,常有玢岩铁矿和块状黄铁矿床产出。矿床的蚀变作用极为普遍。一般由矿化中心向外,由深至浅,划分为两套蚀变带,即暗色蚀变带和浅色蚀变带。无论是垂直  相似文献   
64.
初论郯庐断裂的成藏成矿效应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郯庐断裂是多次活动的深达地幔的断裂带,在其形成与演化过程中伴随有不同类型矿产形成,古生代以来郯庐断裂性质由张裂-压扭-扭张变化,相应的岩浆活动由超基性、基性-酸性-基性、碱性演化,与之有关的矿产由金刚石、铬、镍、铜、铁等岩浆矿床→金、钼、钨、锡、铅、锌、汞、锑、银的热液矿床与石油与烃类气藏→金、银、石油、烃类气、非烃气藏及宝石矿床等演变。郯庐断裂两侧的成矿作用,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偏对称性、交叉性和两侧成矿的差异性特点,是郯庐断裂带本身纵横特点、郯庐断裂穿越地块性质以及与其交切的东西向褶断带性质联合控制的结果。郯庐断裂两侧不同部位、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矿产形成过程中,壳幔作用程度不同,地幔流体有不同程度的贡献,而强烈的壳幔交换作用导致的地幔流体和地壳流体的联合作用常是大规模热液矿床矿集区形成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5.
笔者重点介绍在22 MPa、在25~400℃范围的钠长石在水和KCI溶液里溶解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并试图应用这一实验结果解释水热蚀变的形成机制。钠长石与水溶液反应动力学实验是在开放体系的流动反应器(叠层反应器)里进行的。钠长石在水中的溶解反应经常是不一致溶解作用,只在近水临界点(374℃)的300℃出现一致溶解过程。由25~300℃,钠长石溶解反应的不一致溶解表现为钠和铝  相似文献   
66.
本工作发展了一个用于研究热带海洋-大气系统相互作用和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动力过程的混合型(hybrid)耦合模式,其中的大气部分为一个由一阶斜压模表示的自由大气和混合行星边界层所组成的简单热带大气模式(区域为热带太平洋:120°E~80°W,30°N~30°S;水平分辨率为2°×2°),海洋部分为大气物理研究所高分辨率自由表面热带太平洋环流模式(经纬圈方向水平分辨率分别为1°和2°,垂直方向分为不等距的14层)。两模式间的耦合是这样进行的:简单大气模式计算出海表风应力,热通量由松弛公式计算,淡水通量(蒸发与降水之差)由观测资料给定,它们一起作为海洋环流模式(OGCM)的强迫场;而OGCM计算出海表温度(SST),在其以外地区给定观测到的气候海表温度或陆地温度,作为大气模式的边界条件。本文给出采用逐日、同步耦合方案时模式对热带太平洋气候态模拟结果,表明未采用任何通量修正(fluxes correction),耦合模式未出现气候漂移(climate drift)现象,并且非常逼真地再现了热带太平洋气候态,特别是海表风场及相伴随的辐合带和降水、海表温度和流场及它们的季节变化。文中还进行了对耦合模式的比较研究,以验证其良好性能和对实际热带太平洋气候系统的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67.
长江中下游玢岩铁矿围岩蚀变的地球化学分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地质概况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许多中生代陆相火山岩盆地。其中某些盆地内主要分布了碱玄岩-粗安岩-粗面岩岩石共生组合。盆地内矿化作用以铁为主,铜和黄铁矿等次之,伴有极其广泛的蚀变作用。粗安岩或辉石闪长玢岩(熔岩或潜火山岩)是该区主要的成矿背景岩石。近铁矿岩石多由铁镁硅酸盐矿物和碱性长石等蚀变矿物组成,俗称暗色蚀变岩石。有的矿床深部钠长石岩很发育,可另划出碱质蚀变带,统称暗色蚀变带。远矿为浅色蚀变  相似文献   
68.
一个铁矿床的围岩蚀变和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地质事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许多自然地质规律的认识也日益深化。本文就是在一个铁矿区普查勘探的基础上,由专业科研队伍与  相似文献   
69.
张荣华 《海洋学报》1996,18(1):21-30
本工作较详细地分析、比较了1986~1989年间热带太平洋环流数值模拟结果与相应的观测资料。作为第一部分,本文给出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自由表面海洋环流模式模拟得到的热带太平洋海面起伏与热带太平洋18个海岛站水位计和美国地球卫星(Geosat)观测资料间的比较。结果表明,模式成功地模拟出与1986-1987ElNi o而和1988LaNi a事件相联系的热带太平洋水位场时空演变。如1986年下半年暖水在日界线附近堆累和水位上升;1986年底这一高水位区以Kelvin波形式迅速向东太平洋和南美沿岸地区传播,且该地区水位场演变呈双峰结构。模式海面起伏与18个海岛站间平均相关系数高达0.79,与其平均误差为4.5cm;与Geosat观测相比,模式海面起伏相关系数的区域平均值为0.36;文中还讨论了对模式的进一步改进工作和海面起伏观测资料在自由表面海洋环流模式中的同化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70.
受地质矿产部科技司、地矿司、教育司和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的委托,地矿部矿床地质研究所于1985年12月1—15日在北京举办了矿床地球化学研究方法讨论会。来自全国地质部门、大专院校和科研系统近三十个单位的代表出席了会议。讨论会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地球化学领域的最新成就、最新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并结合找矿实际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及研究途径。会议有以下内容:①张荣华介绍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成果及当代地球化学研究状况。着重介绍了使用计算机模拟矿床和地球化学中的化学平衡与物质迁移、流体状态下矿物在溶液中的溶解与沉淀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