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选取2014年1月、4月、7月、10月的GRAPES_GFS 2.0预报产品和对应时刻的NCEP FNL分析资料进行对比。从时间演变看,南、北半球的非系统误差均在各自冬季达到极盛,误差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位势高度场的非系统误差随时间演变先呈指数增长,后呈线性增长,温度场和纬向风场的误差则近似于线性增长。从空间分布看,GRAPES_GFS 2.0的非系统误差大值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呈条带状分布,误差大值区域基本不随预报时效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位势高度场和纬向风场的误差大值区出现在对流层顶附近,而温度场的误差大值区则出现在边界层顶附近。将误差增长曲线参数化拟合后发现,南半球的初始场误差、可预报上限和初始场误差占比均高于北半球,随离地高度增加初始场误差占比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52.
由于青藏高原是影响中国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关键区,对天气、气候预报有重要影响。因此,中国气象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共同推动了“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TIPEX-Ⅲ)”工作。《气象学报》于2018年第6期推出了“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专刊,共刊载16篇文章。赵平等介绍了TIPEX-Ⅲ的总体目标、外场观测布局、研究内容、特色以及所取得的阶段性进展。  相似文献   
53.
张萌  潘华 《地震学报》2022,44(6):1099-1110
为了寻找一种精度较高、超越概率范围较广并且便于应用的方式来表达地震危险性,本文回顾了当前常用的几种地震危险性表达方法,提出基于一个新函数来拟合地震危险性曲线的“特征系数法”,并使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的基础数据对该函数的拟合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新函数与地震危险性曲线拟合良好,与极值函数相比有明显的提升,能够充分地表达一个场点的地震危险性。另外,本文结果还显示该函数中表征曲线形状的参数k (文中称为特征系数)与场点面临的地震环境有关,k值较低的场点危险性贡献基本来自近场,而k值较高的场点中远距离的贡献是不能忽视的。   相似文献   
54.
彭永相  徐俊阳  张熙如  王瑞  张萌  曹特  何亮  葛刚 《湖泊科学》2023,35(4):1234-1246
恢复沉水植被是湖泊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关键环节,明确沉水植物生长和锚定的环境条件是恢复沉水植被的重要前提。本研究以湖泊生态修复常用的沉水植物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为例,结合文献分析、控制实验和野外调查3种方法研究了其生长和锚定的沉积物条件需求。结果表明,黑藻在沉积物有机质含量为0.16%~38.36%、密度为1.08~2.06g/cm3、含水率为19.80%~78.14%的范围内能正常生长,在沉积物有机质含量为0.64%~21.84%、密度为1.09~2.06 g/cm3、含水率为25.32%~72.06%的范围内适宜生长;在沉积物有机质含量为0.29%~18.30%、密度为1.16~2.06 g/cm3、含水率为19.80%~72.17%的范围内,黑藻植株能够稳定定植。本研究结果可为恢复黑藻提供初步的边界条件数据,也可为其它生态修复常用沉水植物的类似研究提供方法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5.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美国地震区划图随着建筑抗震设计需求而不断发展变化,从最初的一张图发展成现今抗震设计图和地震危险性图两图共生的形式。地震危险性图主要反映依据地震科学认识与基础观测资料评估得到的国土地震危险性分布,抗震设计图则继承了传统地震区划图的主要功能,反映国土范围内建筑抗震设计所需地震动设计参数的分布,服务于建筑设计。依据抗震设计需求,美国地震区划图的演化过程可划分为地震系数分区区划、设计地震地震动区划和最大考虑地震地震动区划3个阶段,各阶段均始于地震危险性图的改进,并以抗震设计理念与方法的更新换代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抗震设计图的编制为标志。本文总结了美国地震区划图的演化历程,对地震危险性图与抗震设计图发生变革的技术原因、主要特征、应用意义及其影响进行了重点的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56.
湖泊富营养化导致沉水植被大面积衰退和群落逆向演替,诱发一系列次生环境问题,并严重影响到水域生态环境质量.为了从对植物表型生长与C-N代谢生理指标影响的角度深度揭示富营养化水体中沉水植被的致衰退机制,本文以我国长江中下游淡水湖泊常见沉水植物优势种群——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为研究对象,利用L_(16)(4~5)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实验模拟研究富营养化水体中低氧、高铵和低光3种重要因素对苦草生长与C-N代谢生理指标的胁迫影响特征.本试验设置了3因素4水平,分别为4个低光照强度(50%、40%、30%和20%自然光照)和4个高铵浓度水平(0.5、1、2和4 mg/L)以及4个低氧处理浓度(7.5、6.5、5.5和4 mg/L).结果显示:光照强度低于30%、溶解氧浓度低于5.5 mg/L时,植株生长与C代谢受阻严重,碳水化合物储存量降低;铵态氮1.0 mg/L时,苦草N代谢活跃,游离氨基酸(FAA)含量明显升高,可溶性糖(SC)/FAA比降低,淀粉呈降低趋势.研究表明富营养湖泊中苦草的衰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低氧、高铵与低光均会对苦草的生长与C-N代谢产生不利影响;受损沉水植被在藻-草稳态转换的富营养化湖泊中应通过控制水体高铵浓度,严控低氧出现,及时提高水下照度或透明度(如控磷)来予以保护和科学管理;而在次生裸地且藻类占优势的富营养化水体中沉水植被的恢复与重建过程不仅要降低水体营养盐水平尤其是氨氮的水平,还应着重考虑如何有效提高水下光强与溶解氧浓度,并将如上环境因子控制在一定变幅范围内,且控制条件应原则上严于保护受损沉水植被所需的条件.  相似文献   
57.
潘华  张萌 《地震学报》2022,44(5):743-751
为保证国土范围内建筑倒塌风险的一致性,提出了基于目标风险的地震区划图。该图通过求取地震危险性曲线与结构易损性曲线的卷积的风险积分方法计算目标风险。本文介绍了采用风险积分法确定基于目标风险的地震动参数的基本原理,回顾了这项技术在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的最新进展。此外,还讨论了基于目标风险的地震区划图未来的发展及可能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8.
“近岸水下扇”的命名、特征及其储集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国内“近岸水下扇”的命名及分类进行了总结分析,简述了“近岸水下扇”的沉积模式以及形成条件、各亚相和微相的划分及其沉积特征,提出了影响“近岸水下扇”储集性的因素,评价了“近岸水下扇”各微相砂体的储集性能,指出了富集油气的沉积微相类型以及所形成的油藏类型。  相似文献   
59.
利用HPF、Mod.HIS和Pansharp等3种遥感影像融合方法,对我国第一颗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天绘一号的01星长春某区域全色与多光谱影像进行影像融合,并采用几种常用定量分析方法进行详细评价.结果表明,HPF遥感影像融合方法对获得的成果在失真程度、细节表现能力及图像的信息保有量方面是3种方法中是最佳的.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