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5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潘竟虎  魏石梅  张蓉  杨亮洁 《地理学报》2022,77(10):2494-2513
利用腾讯迁徙数据构建居民城际出行网络,分析了不同时段、不同交通方式下中国居民城际出行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以及主要城市群的对内、对外居民城际出行模式。研究发现,2018年中国居民城际出行网络呈“东密西疏”空间分布格局,形成以京、沪、穗—深、蓉—渝等高中心性城市为顶点的顶层跨区级“钻石型”网络结构。“春运”时段城际出行的重心相较日常出行更偏向于西南,居民城际日均出行规模亦高于其他时段,特殊节假日城际出行具有显著的空间邻近效应。不同出行方式下的出行人口、出行范围和出行交通网络差异显著,航空、铁路、公路出行分别承担国家级、区域级和地方级城际出行的人口集散。主要城市群对内出行网络呈现“核心—邻近—边缘”空间格局,以多中心双核出行模式为主,对外出行网络则呈现“跨区—邻域—地方”的格局,以单中心单核出行模式为主。  相似文献   
32.
皖南地区下震旦统蓝田组(相当于陡山沱阶)下部植物宏体藻层内发现古介形类化石是一个重大发现。它是已知古介形类产出的最低层位,将原初见于早寒武世地层梅树村阶底部下延至早震旦世地层陡山沱阶下部(时限前溯约130Ma)。文中根据古介形类化石的结构、构造、壳质及软体等特征,将其归于动物分类系统的Arthropoda—Crustacea—Ostracoida—Archaeostaidae—Sinogella(gen.nov.)—S.lantianensis(gen.et sp.nov.);并作为讨论Sinogella种族发生演化史的依据,认为在自然选择支配下古介形类历经具节肢—外套膜—几丁质外壳的重要发展阶段,其中尤以外套膜的出现最为重要,其功能是保护介虫躯干,继后,外套膜分泌几丁质外壳,形成新属种Sinogella lantianensis(gen.et sp.nov.)等。这些化石的发现为原称"蓝田植物群"更名为"蓝田生物群"提供了确凿的动物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33.
张蓉 《中国测绘》2010,(2):52-53
在卢旺达的迈昂热,想随时喝到干净的饮用水.那真是一种奢望!为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加州雷德兰滋大学的两位教授和学生们来到这里.他们运用GIS技术和GPS设备.探测绘制出这里的水源区域图.并采集整合相关水资源信息。他们的这一工作有效地帮助解决了当地的饮水困难.对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广大类似地区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