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51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提出了一种基于百度地图服务的地址解析方法,通过自动搜索和调用百度数据资源,实现了地名地址信息的快速、批量定位与上图,在武汉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数据采集中取得了较好应用。  相似文献   
152.
为了探讨露霜观测的综合判别技术,2014年在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试验基地建立了近地面温湿度观测系统,利用近地面温湿度、自动气象站以及露霜的人工记录和图像自动记录数据,研究露霜综合判别技术。初步确定草温与近地面露点温度之差为露霜形成的主要判别因子。当草温与近地面露点温度差小于某一阈值时发生结露结霜天气现象,且这个阈值与日最低气温有关。资料分析显示,利用综合指标判别露霜得出结果与实测结果对应较好,一致率达到84.5%。近地面温湿度观测对露霜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3.
基于遥感估产和农业统计的粮食供需平衡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曾澜  张勇  张雪  吴炳方 《遥感学报》2004,8(6):645-654
提出了适用于年内动态平衡的中国粮食供需平衡模型 ,利用遥感估产数据和统计数据 ,对中国世纪之交的粮食供需平衡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文中的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同时通过比较基于遥感估算产量和基于统计产量计算的粮食供需平衡状况结果 ,表明遥感估产信息可以有效提高粮食供需平衡分析的可靠性和时效性 ,遥感估产应作为中国区域粮食供需平衡监测的重要信息源纳入国家粮食宏观管理的日常工作。通过对中国 1999— 2 0 0 2年粮食供需状况的计算分析 ,认为世纪之交中国年内粮食的供需大致平衡 ,但因为 2 0世纪末政府和农户存粮数量较高 ,近 3年来农户库存持续下降 ,造成粮食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 ,对于中国粮食的供需平衡面临的问题决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54.
基于倾斜摄影的三维城市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街景工厂与徕卡RCD-30倾斜摄影测量系统,研究了快速处理高分辨率、大数据量倾斜影像的技术流程,并以实际项目为例进行了数据处理,对项目的模型接边、模型效果、模型精度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倾斜摄影技术在我国大规模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5.
大区域高精度城市三维地质模型可以实现多源数据有效集成,提升城市地质工作成果的可视化表达能力。本文剖析了交叉折剖面、多源交互式复杂地质体建模等适用于城市地质三维建模的技术方法,并对每种方法的适用性及优劣势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以GeoBGS平台为基础,利用不同数据模型的特点,通过标准化钻孔数据库、基准钻孔库、基准剖面库及地层模型的建设实现了通州区范围的土壤环境、地下水环境、地面沉降等多专题信息地质模型。将多专题地质模型进行集成显示和分析,构建了通州区域三维地质集成模型展示系统。为满足空间一体化表达的应用需求,通过空间配准、坐标系统转换及地下模型的拓扑修复,确保了地上地下一体化模型在同一坐标系下的无缝集成。  相似文献   
156.
郭萌  张雪 《城市地质》2018,(2):13-17
全球发展的大浪潮之一就是城市化进程,同时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地质工作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基础,贯穿于城市运行管理的全过程。本文首先对城市地质的概念、分类、特点进行了论述,对城市地质工作体系的特点和其不同阶段的地质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地质工作的目标、标准、内容、主要成果,进行分阶段总结,提出了可循环的城市地质工作体系。最后根据北京地区特点,着重分析了城市地质工作体系的作用及取得的成绩,结合实例对其因地制宜的特色进行了探讨,以期可以对全国城市地质工作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支持。  相似文献   
157.
刘钊  李敏  韩征  张雪  罗勇 《城市地质》2018,(2):98-103
首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将建成为地质勘查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型"大数据平台,其中地面沉降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当前平台已实现了初步的集成、整合。而WebGIS技术是传统GIS在网络上的延伸和发展,也是监测预警平台搭建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重点研究了以Arc GIS Server构建的地面沉降监测预警信息,采用分布式体系结构,技术手段上使用B/S模式,以ArcGIS API For Java Script搭建框架,实现空间数据的展示、交互、分析等功能,为加快推进首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前期探索。  相似文献   
158.
新疆东天山中北部的卡拉塔格地区广泛出露一套二叠纪陆相火山熔岩,本次对其采集的玄武岩和英安岩进行岩相学、锆石U-Pb定年、Lu-Hf同位素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年代学研究获得2个英安岩样品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67.5±1.5)Ma和(296.7±1.7)Ma,代表了英安岩的结晶年龄为早二叠世。岩石地球化学数据显示:玄武岩为碱性系列,具有高Al2O3质量分数和Na2O/K2O值,低TFeO、Cr质量分数和Mg#值的特征;微量元素Yb标准化的Ta、La和Nb值指示该区玄武质岩浆起源于富集型地幔;低La/Ba值,(Th/Nb)N>1,Nb/La<1,表明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了地壳岩石圈物质的混染;样品w(Zr)>100×10-6,Zr/Y>5,显示大陆板内玄武岩特征。英安岩为钙碱性系列,富硅铝,Rb、Ba、Th、U、Zr等元素质量分数较高,Ti、Nb、Ta、Sr、P等元素质量分数较低,明显不同于玄武岩元素分布特征,却与地壳元素分布相似;εHft) 值(5.4~14.7)为正,表明英安岩源区为新生地壳;w(Rb)-w(Y+Nb)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表明其形成于大陆伸展环境。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卡拉塔格早二叠世火山岩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为天山石炭纪—二叠纪大火成岩省裂谷火山作用的组成部分,限定了该区古亚洲洋闭合于早二叠世之前。  相似文献   
159.
田园  张雪芹  孙瑞 《冰川冻土》2012,34(3):563-572
基于野外实地考察, 以西藏中南部羊卓雍错流域为例, 探讨了基于多源、 多时相遥感影像的高原湖泊提取. 目前计算机辅助分类方法在高原湖泊提取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目视解译方法虽然繁琐, 但能结合丰富的经验信息, 故而成为当今高原湖泊提取的较为现实与可行的方法. 为此, 针对各季湖面特征的不同相态, 结合图像增强技术、 DEM等辅助信息和野外实地验证, 建立了高原湖泊不同时相的遥感解译标志. 根据1972-2009年Landsat、 CBERS和HJ-1A/1B等3种不同数据源的37幅遥感影像提取了流域内主要湖泊, 并分析了湖泊面积的年内与年际变化. 在此基础上, 讨论了高原湖泊提取过程的不确定性, 包括遥感影像甄选、 几何校正误差、 数字化容差和目视解译经验等给结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结果表明: 引入高分辨率、 多源遥感影像以及不受天气状况影响的微波影像有助于高原湖泊变化监测能力与解译精度的提高; 而综合考虑地形信息、 湖泊不同时相特征, 适用于多种数据源的计算机自动解译算法研发, 将提高长时间序列高原湖泊提取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0.
本文从高频感应测井仪器(VIKIZ)的线圈系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出发,研究了仪器响应中井眼和偶极子模型的影响,获得了井眼校正方法和偶极子校正方法.同时提出了从高频测量信号中提取介电常数方法.研究表明,在盐水泥浆情况下,井眼因素对测井响应的影响不能忽略,要进行井眼校正.研究成果针对理想地层模型进行了验证,所开发处理软件已经成功用于处理实际测井资料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