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3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309篇
测绘学   129篇
大气科学   158篇
地球物理   133篇
地质学   936篇
海洋学   139篇
天文学   88篇
综合类   177篇
自然地理   15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四川乐山大佛风化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秦中  张捷  彭学艺  王兴山 《地理研究》2005,24(6):928-934
四川乐山大佛石刻是我国重要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之一,石刻表面毁损非常严重。本文通过(1)检测石刻所在地区粉砂岩的样品成分(XRFS)获悉,SiO2含量高达84%;(2)安装微侵蚀测量装置(MEM)直接测得粉砂岩的表面侵蚀速率大约为0.216~0.305mm/a;结合(3)粉砂岩表面的相对硬度测试比较等途径,对石刻毁损的表面过程机制进行了初步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粉砂岩结构松散,经水浸后表面硬度急剧下降,而且当地的水、气等条件适宜于生物繁衍等特点,石刻风化毁损的原因主要在于水、生物等环境因素对粉砂岩胶结物有强烈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列车振动的地震记录信号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给出列车的多点运动源基本描述的基础上,对2003年3月8日在大秦铁路怀柔段的观测试验记录进行了初步分析. 分析表明:列车振动所具有的绿色环保、频谱较宽、重复性好和稳定性强的优点,除传统认识的噪声和振动干扰外,也可以用于地下结构的探测研究.如能在理论模型和信号分析处理方法,甚至观测积累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将可为地球物理勘探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3.
水岩相互作用下结晶岩的矿物演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水岩相互作用下,结晶岩中的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石英等矿物发展演化为粘土矿物,往往造成结晶岩体中的构造破碎带“泥化”,形成泥化带,力学强度降低。发育于三峡坝址船闸区结晶岩中的F215泥化带就是长期水岩相互作用的产物,由于其力学性状较差,变形模量仅0.2GPa~1.0GPa,对升船机和永久船闸的基础应力传递不利,且直接影响到升船机的运行安全。以F215泥化带为例,通过对该泥化带的矿物成分、微结构特征,以及周围水文地质环境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研究,对水岩相互作用下,结晶岩中构造破碎带“泥化”的演化过程,以及泥化带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F215泥化带目前的发展尚处在结晶岩风化的饱和硅铝阶段;2)水岩相互作用形成的泥化带必然沿那些胶结较差、导水性较好的断裂破碎带分布。  相似文献   
994.
卫星重力测量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确定高精度和高分辨率地球重力场模型是现代大地测量的基本目标之一,卫星重力计划就是基于这一目标实施的。文章简单地评述了卫星重力的发展现状,介绍了三颗专用的重力卫星,给出了卫星重力测量的基本原理,最后比较了几种由重力卫星资料得到的地球重力场模型。  相似文献   
995.
我国主要白云母的矿物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常规化学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和粉晶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手段对我国主要白云母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研究,并与印度白云母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探讨了我国白云母与印度白云母在表丽化学组成和化学态、体栩化学成分、晶体结构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印度白云母表面K更多地表现为缺失留下空位,表面O严重缺失、不足,四面体层中Si有更多的暴露,表面化学键的不饱和程度高于我国白云母,表现出更高的表面活性。我国主要白云母产地的白云母为2M;型白云母,晶胞参数a、b值随结构中铁和镁离子含遗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996.
台湾海峡7.3级地震及其震后地震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美凤  林世敏 《地震》1997,17(2):184-194
通过对台海海峡7.3级地震序列研究表明,该地震是一次板内的主-余震型地震,震源机制解确定此次地震是NW走向断裂的走滑正断层错动;震区地震构造背景和震前的地震活动异常图像与我国东南沿海成一体性,表明属于我国东南涡海地震带的地震活动震前出现多项地震学异常。震兆演化过程存在明显的阶段性,本次地震有一寂的可预测性,根据地震活动分幕结果,认为近期东南沿海的一系列中强震活动属于该带第五活跃幕的地震群体活动并预  相似文献   
997.
大别杂岩的最新测年成果——大于2800Ma①简平杨巍然韩郁菁王林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大别造山带夹持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大别杂岩是其主体部分和最老的岩石。近年来对大别杂岩的研究已取得长足进展,将它解体为表壳岩系、超基性岩和片麻状...  相似文献   
998.
中国大陆第四纪构造运动及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陆第四纪构造运动及动力学研究已有长足进展,基础研究得到加强;某些理论概念进行更新,新技术,新方法广泛引用和应用研究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999.
北祁连山西段遥感构造定量分析与金铜矿化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北祁连造山带西段遥感图像解译和遥感构造定量分析,得出下列规律性认识:①北祁连造山带西段有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两组带状延伸的高密度线性体场相互交切,显示造山带内部结构为强应变带和弱应变的菱形块体相间列;②北东向阿尔金断裂带为一宽(20~30)km的左行剪切带,它明显切割北西向祁连山断裂体系;③带状延伸的高密度线性体场是寻找金铜矿远景区域,北西向线性体场与其它方向构造相交的交叉结是重要的控矿构造,环状高密度线性体场是寻找热液蚀变型金铜矿最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000.
在对木兰湖区风力进行实测的基础上,使用黄陂县气象站和阳逻铁塔风速历史资料,模拟木兰湖地面和50米上空历史风速,进而计算木兰湖区各风能参数,并分析该区风能资源及其质量。木兰湖每年可有4.5×10~6千瓦时风能可以利用,但在安装风力发电机之前,必须考虑该地是以3~6m/s有效风的连续为主,而6m/s以上的风是间断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