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2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450篇
测绘学   165篇
大气科学   213篇
地球物理   216篇
地质学   1330篇
海洋学   263篇
天文学   89篇
综合类   237篇
自然地理   23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波场延拓法是最常用的反Q滤波方法,但其振幅因子的不稳定性致使深层的高频信息放大,从而影响反Q滤波的效果。本文通过推导证明了完全稳定振幅补偿只和Glim(增益限制)有关难以提高深层地震波分辨率,系统分析了波场延拓反Q滤波算法中不同振幅补偿算子的滤波特性,增益控制法对某一频率之后既不放大也不压制,正则化滤波和迭代滤波法不仅具有较强的抗噪声干扰能力,而且对深层地震波具有较好的振幅补偿能力。通过对理论模型和井间地震实际资料应用不同振幅补偿算子,发现正则化振幅补偿因子和迭代法振幅补偿因子不仅对高频干扰有较强的压制效果,而且对于地震记录的中深层部分和低Q能量衰减严重的地震记录,都有较好的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942.
江西相山铀矿田燕山期岩浆活动的多阶段性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山铀矿田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区域内主要出露有碎斑熔岩、流纹英安岩、花岗斑岩等火山岩—潜火山岩。前人对这三种岩浆岩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年代学研究。近年来随着相山西部深部钻探的开展,发现钻孔中由上至下出现‘碎斑熔岩—流纹英安岩—碎斑熔岩’的现象,现有的年代学结果还不能给予合理的解释。为此,我们对相山西部典型钻孔中的上下两层碎斑熔岩及其间的流纹英安岩,以及相山北部和西部钻孔中的三个花岗斑岩样品进行了详细的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流纹英安岩的锆石206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为139.7±1.0Ma,碎斑熔岩(上层)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35.3±0.9Ma,碎斑熔岩(下层)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29.9±0.9Ma,不同地点的三个花岗斑岩样品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25.4±1.0Ma, 134.4±1.3Ma,148.8±2.3Ma,结合上下两层碎斑熔岩的镜下特征,认为下层碎斑熔岩是在上层碎斑熔岩形成后沿流纹英安岩之下的凝灰岩接触面超浅层侵入形成,从而在剖面上显示出“上老下新”的特征。这些结果表明相山燕山期岩浆活动持续时间较长(长达约24Ma),为成矿有利因素,而不是前人认为的相山燕山期岩浆活动是一次短暂而集中的活动。对相山火山—侵入杂岩锆石的Hf同位素研究表明,各岩石样品的锆石εHf(t)值相近,分布在-10.6~-4.9之间,锆石的Hf模式年龄TDM2介于1478~1844Ma之间,本研究认为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可能起源于相山深部中元古代岩地壳所衍生的基底副变质岩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943.
郝宝鞘  彭光照  秦钢  叶勇  江山 《地质通报》2018,37(10):1777-1782
剑龙类恐龙是一类长有骨板的中-大型有甲类恐龙。其最明显的特征是从颈部到尾部沿背脊有两列直立的骨板,呈对称或交错排列。已知最早的剑龙类恐龙发现于中侏罗世的欧洲和中国,在侏罗纪末期剑龙类迅速繁衍,在全球都有分布,但随后在白垩纪早期开始消亡。中国至今所发现的剑龙类恐龙化石有几十个个体材料,发表的属种共计9属10种,分别为嘉陵龙、乌尔禾龙、芒康龙、营山龙、华阳龙、沱江龙、重庆龙、巨棘龙,将军龙。从地层分布、头部、腰带、肢骨比值和骨板几个特征来看,中国剑龙类应该有一个从华阳龙-重庆龙-巨棘龙-沱江龙-营山龙-芒康龙-乌尔禾龙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44.
研究通过开展一次测量、获取同一套数据、应用同一套系统、进行一次数据处理,即可同时出具满足建筑工程规划监督管理和房屋产权登记管理所需的数据,建立一套集建筑面积外业数据采集、内业数据处理、成果建库、业务管理等为一体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城乡规划面积核实与房产测绘外业测量一体化、数据处理一体化、数据管理一体化、业务管理一体化,为建筑工程的建设及其相关行政管理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测绘服务。  相似文献   
945.
946.
947.
在2010年度甘肃张掖市甘州区黑水国西城驿遗址的发掘中,采用筛选法,在灰坑、房址、地层、沟和墓中罐子中共采集了38份木炭样品。对其中大于4mm的656块木炭进行了鉴定,656块木炭分别属于13种木本植物种属,有柽柳(Tamarix chinensis)、柽柳属(Tamarix)、沙棘属(Hippophae)、枸杞属(Lycium)、杨属(Populus)、柳属(Salix)、榆属(Ulmus)、云杉属(Picea)、圆柏属(Sabina)、沙拐枣属(Calligonum)、蒺藜科Zygophyllaceae和2种未鉴定的阔叶树及1枚杏核(apricot pit)。研究表明:柽柳属木材在黑水国西城驿遗址古代人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用柽柳作建筑材料。古代居民有可能采集枸杞属、沙棘属和杏属树木的果实食用,可能用沙拐枣属和蒺藜科树木的枝叶做饲料。研究还表明,黑水国西城驿遗址三期古环境比一期和二期相对干旱。  相似文献   
948.
南岭成矿带前寒武系为金、铁、锰、磷及铅锌的赋矿层位,近年来由于高精度测年数据的应用,建立了较为清晰的年代地层格架,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前寒武系岩石地层序列在湘黔桂赣粤交界地区存在同物异名现象,不利于地质矿产图的编制,需要重新厘定完善。本文以武陵运动构造面为界,将南岭成矿带大地构造演化分为两个阶段,按中元古代至青白口纪早期、青白口纪晚期至震旦纪划分出不同地层区。早期划分出两个地层区—扬子与华夏地层区,晚期同属于华南地层区,依据处于盆地不同位置,再划分为六个地层分区。本文重点对湘黔桂交界地区的青白口系上部层位、赣湘桂地区南华系和震旦系进行了梳理,初步形成前寒武纪岩石地层序列,不再采用部分岩石地层单位,以便于编制该地区地质矿产图。  相似文献   
949.
地质遗迹具有突出的资源、审美和科普价值。地质公园建设是保护地质遗迹资源的有效措施之一。文章介绍了莱芜九龙大峡谷省级地质公园的区域地质概况,并对主要地质遗迹类型进行了调查和评价,为规划和指导莱芜九龙大峡谷省级地质公园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50.
矿床地球化学近十年若干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矿床地球化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矿床形成的地球化学问题,重点包括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成矿元素的源-运-储过程和矿床形成的驱动机制等。矿产资源勘查已越来越依赖于成矿新理论的指导和找矿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因此,近10多年来,探索成矿新理论一直是地质学家们的不懈追求,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取得明显进展。本文扼要论述了其中的几个方面,包括大陆动力学与成矿关系、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成矿年代学和分散元素成矿作用等方面的某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