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2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450篇
测绘学   165篇
大气科学   213篇
地球物理   216篇
地质学   1330篇
海洋学   263篇
天文学   89篇
综合类   237篇
自然地理   23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分析地质样品中钪的含量,国家标准方法是采用过氧化钠熔融,过滤分离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过程繁琐,样品前处理引入大量盐类且分析结果精度不高,不能适应当前矿产勘查快速准确检测的需要。本文建立了采用硝酸、盐酸、高氯酸和氢氟酸处理样品,ICP-AES测定地质样品中钪的分析方法。选择5%盐酸为溶液介质,干扰元素含量低于2%时运用干扰因子校正法(IEC)优化谱线强度以及适量稀释溶液降低基体效应,提高了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方法测定范围宽(0.00003%~10%);检出限为0.0016 μg/mL,优于国家标准方法检出限(0.004 μg/mL);方法回收率为97.0%~99.3%,方法精密度(RSD,n=6)为0.4%~2.3%;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测定值和标准值吻合,分析结果准确可靠。虽然酸溶法不能完全溶解所有类型的地质样品,但对区域环境条件要求不高、简便快捷,本法以酸溶法替代碱熔法处理样品,避免了待测组分和干扰物质的引入,对ICP-AES测定钪的稳定性有较大改善,适用于批量快速分析地质样品中的钪元素。  相似文献   
952.
本文以四川盆地二叠系栖霞组滩相白云岩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野外剖面资料、钻井资料、测试分析资料,对栖霞组滩相白云岩成因机理及其叠加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栖霞组白云岩的规模变化较大,从不到1米至几十米不等,区域上主要分布于盆地西部,盆内其它地区零星发育。白云岩的发育与沉积背景关系密切,其中分布于盆地西部的白云岩为台地边缘滩相沉积背景,而盆地内零星分布主要为台内滩沉积背景。栖霞组白云岩成因包括三种类型:(1)高能滩混合水白云岩化形成的白云岩;(2)埋藏白云岩化形成的白云岩;(3)热液白云岩化形成的白云岩。其中,高能滩混合水白云岩化形和热液白云岩化为主要的白云岩化作用。现今无论是在野外剖面还是钻井岩心中所看到的白云岩为多种白云岩化作用的叠加结果,叠加效应体现在白云石晶体形态上、碳氧同位素和包裹体温度上。在白云岩形成过程中,滩相沉积是白云岩化的基础;不同类型的白云岩化作用是关键;裂缝的发育为白云岩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53.
额仁陶勒盖银矿床是中国内蒙古地区一个大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银矿床。通过对矿区石英斑岩、石英二长岩、黑云母正长花岗岩及细粒花岗岩等侵入岩进行了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年龄结果表明,4件侵入岩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85.4±1.9)Ma、(294.3+0.6)Ma、(287.0±1.2)Ma及(243.9±1.6)Ma,表明矿区主要侵入岩形成于2个时期,即海西晚期与印支期。前3者的年龄表明其均为海西晚期岩浆演化产物,其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亏损Ba、Nb、Sr、Zr、Ti等大离子不相容元素,显著富集K、亏损Ta,弱的负Eu异常,(Y+Nb)-Rb和Yb-Ta花岗岩构造环境判别图上均显示为弧花岗岩,且为过铝质S型花岗岩;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其形成受古亚洲洋闭合的影响,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细粒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243.9±1.6)Ma,表明其为印支期岩浆演化的产物,其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同样亏损Ba、Nb、Sr、Zr、Ti等大离子不相容元素,显著富集K、亏损Ta,弱的负Eu异常,(Y+Nb)-Rb和Yb-Ta花岗岩构造环境判别图上显示为弧花岗岩,且为过铝质S型花岗岩;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其形成受蒙古-鄂霍茨克洋陆内俯冲作用的影响,形成于火山弧构造环境。依据前人研究成果,矿区赋矿围岩为中侏罗统塔木兰沟组火山岩,其~(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162.6±0.7)Ma,说明本次所采集的侵入岩与矿床的形成均无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954.
教材是实施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和工具。立体化教材能够满足师生对多元化教学资源的需求,是教材发展的新方向。本文基于笔者所在院校地理学概论课程教学特点,构建了包含纸质教材、电子教材、网络课程等立体化教材体系,分析了粒化与系统性相融合的数字时代教学内容体系设计方法,研究了适应多层次教学任务教材体系构建的机制,促进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的拓展、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955.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及数值模拟结果,对2012年8月21日南昌市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整层偏南暖湿气流为此次暴雨提供了充分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地面冷空气的侵入,促使南昌上空中低层不稳定能量释放,是产生此次强对流过程的直接触发机制。影响南昌市的强雷暴回波有较明显的强回波低质心特征,降水效率较高,加之较长的持续时间,导致此次短时暴雨的重要原因。各物理量诊断分析表明,暴雨区强辐合上升运动,中低层大气强不稳定性层结使得上下层大气物质交换强烈,且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造成的抽吸作用集中在一个纬度左右非常窄的地区,导致此次暴雨过程局地性强。暴雨区上空螺旋度分布呈"下正上负"的垂直结构,螺旋度正的大值区对应强降水中心。  相似文献   
956.
郑州金牛建业煤矿突水事故频繁,虽然历次突水的水量不大,但对矿井的正常生产造成较大影响.在详细分析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充水因素的基础上,认为煤矿在开采二1煤时,矿井涌水水源主要包括顶板砂岩水、底板岩溶水和老空水;底板岩溶水的水压高,富水性较强且岩溶发育不均一,在构造裂隙及采动裂隙等的影响下,对矿井的安全威胁较大;对于顶板水,可立足于“排”,而底板岩溶水的防治应主要采用疏水降压和底板注浆加固结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57.
研究区位于库车前陆坳陷盆地砂岩型铜矿带上,且与滴水铜矿位于同一成矿带上,具有较好的铜找矿前景.1 ∶ 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显示,区内Cu元素背景值远低于地壳元素克拉克值,但其在苏维依组(E3s)、康村组(N1-2k)中具有较强的变异系数和较高的离差值,这说明Cu元素在以上地层中得到了富集;从元素多元统计分析来看,Cu...  相似文献   
958.
金川铜镍矿南延地区出露基性-超基性小岩体(群)近百处,主要分布在塔马子沟附近的下元古界及白儿泉沟附近的震旦系中。小岩体规模小,形态多为脉状、岩株状、岩墙状,产状总体倾向南西,倾角70°左右。根据镜下特征及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结果,将这些岩体分为基性的变辉绿岩类和超基性的变辉橄岩类两大类。岩石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岩体Ni含量为58×10-6~1900.8×10-6,Cr含量为65.1×10-6~4518.2×10-6,ΣREE含量变化于22.57×10-6~308.20×10-6,具轻稀土富集而重稀土分异较弱的特征。与含矿岩体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出露的变辉橄岩与金川矿区含矿岩体具有相似的稀土配分形式,AFM图上投影点都落入镁铁-超镁铁堆积岩区,且同具高Cr富Ni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它们为同源岩浆异地侵入形成。  相似文献   
959.
位于广西南部钦州地区的那丽岩体是华南地区(除海南岛外)报道的、具精确同位素年龄的海西期花岗岩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为262Ma。二叠纪时期,羌塘-中缅Sibumasu地块与印支地块碰撞拼合,导致华南陆块俯冲于印支陆块之下,那丽花岗岩可能形成于这种俯冲作用的较晚阶段——弧后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960.
在综合研究分析金川铜镍矿区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经现场地质调查、收集地质资料,总结了矿区的成矿规律,有针对性地在Ⅰ矿区的北东侧开展了地质-地球电化学-地球物理多元信息的深部边部成矿预测。根据地电化学数据的统计结果,对矿区元素共生组合和成矿作用、成矿期次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探讨,以此确定了地电化学综合异常;在掌握矿区岩石、矿石物性特征的情况下,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推测在Ⅰ号矿体与F1断裂之间存在一隐伏的超基性岩体。最终对矿区进行地质-地电化学-地球物理特征的综合分析,圈定了测区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