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9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65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彭润民  纪秋林 《岩土力学》2009,30(Z2):34-38
基于Mononobe-Okabe假定,通过对滑动土体中水平薄层单元的分析,建立了墙体平动(T)模式、墙体绕基础转动(RB)模式和墙体绕墙顶转动(RT)模式下的被动土压力的一阶微分方程,给出了土压力强度、土压力合力、土压力作用点的理论计算公式,并将该理论计算公式与库仑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土压力强度分布呈曲线分布,合力作用点到墙底的距离依(RB)模式、(T)模式和(RT)模式次序增大。  相似文献   
42.
狼山—渣尔泰山中元古代SEDEX型成矿带与世界典型SEDEX型矿床有重要差别 ,成矿期间火山活动明显,在霍各乞、东升庙、炭窑口矿床唯一含矿岩组中各有岩类不同的变质海相火山岩夹层。依据:① 基性火山岩的SmNd等时线年龄为1491~1824 Ma(稍老或接近各矿床的铅模式年龄),εNd(t)=3.48~6.4、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其成岩物质来自地幔或下地壳;② 一些矿石也是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与火山岩夹层的稀土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具有相似性;③ 各种硫化物的铅同位素都有一些分布在地幔和下地壳铅演化曲线附近;④ 部分黄铁矿的Co/Ni1;⑤ 在有些矿石中还新见到火山岩块与岩屑、凝灰岩块和晶屑;⑥各矿床的Zn、Pb、Cu、Fe硫化物矿体都是在火山岩夹层的上覆地层中大量产出,甲生盘矿床缺少火山岩(只有凝灰岩)夹层时,没有铜矿体,而霍各乞、东升庙、炭窑口矿床含矿岩组中有火山岩夹层时,便都有铜矿体,可以推测同沉积期内间歇性的小规模海底火山喷发与成矿关系密切:它既直接提供了一部分成矿物质(与火山岩夹层同源),又导致长期存在地热异常,极有利于海底热水对流系统的形成与循环,使深部富含Zn、Pb、Cu、Fe的成矿流体不断地顺同生断裂上升至海盆喷流沉积成矿。这也证明元古宙SEDEX型矿床成矿作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43.
尤溪梅仙峰岩铅锌银矿床位于政和-德化前寒武纪变质分布区的南端, 处于北东向丽水-海丰断裂东侧闽东火山断拗带的次级寿宁-华安基底隆起带内。峰岩矿床的含矿岩系主要为上元古界马面山群东岩组(Pt3dy)。铅锌银矿体具层控特点。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赋矿地层东岩组为以绿片岩为主的一套古火山沉积建造。绿片岩的原岩为玄武岩类, 变粒岩主要为英安岩及流纹岩。玄武岩浆的形成可能和板块俯冲相关。矿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矿床存在多次成矿作用和多种硫源。铅同位素组成与演化表明从幔源至造山带和上地壳不同的铅源均有混入, 演化趋势较明显, 并显示多次地质事件叠加特点。金属硫化物的稀土分布型式都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右倾斜, 轻重稀土分异显著。微量元素相对于MORB均有不同程度的亏损和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Nb、Ta、Zr、Hf)表现为明显的负异常, 具较强烈的亏损; 而Pb、Rb和Ba等元素相对富集。东岩组变质火山岩也表现为明显的高场强元素的亏损及低场强元素的富集, 显示出典型和俯冲有关的岛弧岩浆的特征, 表明矿床与东岩组火山岩都形成于俯冲背景下的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44.
叠加成矿系统与多成因矿床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漫长复杂成矿地质过程中多次成矿事件的叠加常形成叠加成矿系统,它是产生多成因矿床的主要原因。中国大陆独特的大地构造时-空特征和特殊的结构组成,造成了中国叠加成矿系统的发育,是中国区域成矿的一个特色。文章回顾了叠加成矿研究历史,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等地的叠加成矿作用,探讨了叠加成矿的效应(形成大矿富矿、复杂成分矿石等)、形成机制和控制因素(稳定的地球化学场、重叠的构造带、同生断层多期活动、早期矿层的地球化学障作用),提出了叠加成矿系统的组合类型,其中以广义沉积型-岩浆热液型二者的叠加最为常见,且多形成大矿。随着矿产勘查和矿山开发的深入将可能发现更多叠加成矿现象。叠加成矿研究对于深入认识区域成矿特征和指导找矿勘查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白云鄂博群黑色岩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白云鄂博群位于华北地台北缘,是一套中—新元古代裂谷沉积的产物。尖山组和比鲁特组是其中主要的黑色岩系。对以上两组中的碳质页岩和板岩的Au、Ag、As、Ba、Co、Cu、Hg、Mn、Mo、Ni、P、Pb、V、Zn、U、B、Sb等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通过元素含量特征、w(V)/w(V+Ni)、w(Zn)-w(Co)-w(Ni)三元图、稀土配分曲线、w(Ce)/w(La)、Ce和Eu异常、w(La)/w(Yb)-w(Ce)/w(La)和w(La)/w(Yb)-w(ΣREE)图解等方法对其沉积环境特征进行了探讨。微量元素含量分析显示白云鄂博群黑色岩系以富亲铜元素和亲石元素、贫亲铁元素为特征,其中富集Hg、B、As、Mn、Sb、Au、Ag、Pb、P、Ba、U、Mo等多种元素;较高的w(B)反映了黑色岩系沉积于盐度较高的水体中;高的w(V)/w(V+Ni)、w(Ce)/w(La)反映了黑色岩系形成于缺氧的沉积环境中;黑色岩系中Hg、Sb、Ba的富集和w(Zn)-w(Co)-w(Ni)图解中投点大部分靠近热水沉积区域指示了黑色岩系中有热水沉积物的参与;稀土元素配分模式、Ce和Eu异常及w(La)/w(Yb)-w(ΣREE)和w(La)/w(Yb)-w(Ce)/w(La)图解投点在两岩组中的不同特点表明尖山组沉积物以陆源沉积为主,有少量热水沉积物参与;而比鲁特组中热水沉积组分所占比例较大,形成时海水较深。  相似文献   
46.
内蒙东升庙硫多金属矿新圈出菱铁矿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7.
东升庙超大型多金属硫铁矿床为赋存于中元古界狼山群内的典型热水沉积矿床,形成于狼山-渣尔泰山中元古代裂陷槽构造环境.控制其形成超大型矿床的主要因素为:①有利的区域地质构造背景;②具高丰度成矿元素的矿源层;③封闭性极好的成矿环境;④同沉积期构造热事件的发生;⑤良好的保存条件.  相似文献   
48.
同生断层对层控超大型矿床的控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同生断层对于超大型层控矿床的形成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以对南秦岭、粤北、狼山等区的研究为基础 ,并综合对比国内外有关的同生断层控矿实例 ,提出了 3点新认识 :( 1 )不同级别的同生断层有不同的控矿作用 ,可称之为“同生断层多级控矿” ;( 2 )同生断层在盆地演化不同阶段 ,对盆地的流体 成矿系统有不同的控制作用 ;( 3)伴有热水沉积矿层的同生断层 ,在后期的构造 热事件中 ,因其作为地壳中先存的软弱面 ,常可复活而成为岩浆或热流体的通道 ,使原来的层状金属矿床又受到后期热液的叠加和改造 ,从而构成大型或超大型的复合型矿床 .  相似文献   
49.
变质作用一方面使已存岩石发生变质而形成各种类型的变质岩,同时伴有一定的成矿作用和对已有矿床的改造作用.变质作用和成矿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由温度、压力、变质热液等因素的变化而改造原有矿床或使成矿元素迁移富集而成矿.基于公开数据库对沉积岩容矿铅锌矿床建立变质作用-矿物网络模型并进行特性分析,将为解决变质作用对铅锌矿床的改造及其成矿效应研究提供新思路.本文将全球沉积岩容矿的507个铅锌矿床中的变质作用与矿石矿物相关联,搭建了包括305个有效节点(48种矿物和6种变质程度)和17416条关系边的复杂网络模型.一方面,利用数据信息搭建变质程度-矿物的复杂网络模型,刻画了变质程度间以及全部矿床主要矿物间的关联关系,发现了网络中的关联结构,结果显示,绿片岩相和低角闪岩相控制了绝大部分的金属矿床,而麻粒岩相控制了绝大部分的非金属矿床;另一方面,在模型基础上利用文本信息统计针对该模型的关键节点,选择同等条件统计数据分析使得关键节点评价的结果更具有客观性.尝试进行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客观实例,大量统计数据能有效表达该模型中的关键节点,证明了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找矿预测提供决策意见,对于岩石和矿物学知识的量化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0.
中国铂族元素矿床特征及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铂族元素是我国紧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我国的铂族元素矿床主要分为岩浆、岩浆热液及沉积3种成因和9个类型,文章分析了典型铂族元素矿床的基本特征,并对不同类型矿床的资源潜力进行了探讨,认为岩浆成因铂族元素矿床依然是找矿重点,黑色岩系型铂族元素矿床具有重大找矿潜力,对现有金属矿床的含铂(族)潜力再评价是发现共(伴)生铂矿的一个有效途径,此外,还要重视对热液型矿体的识别和追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