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9篇
地质学   109篇
综合类   10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凤凰山矿区地电提取法寻找隐伏铜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隐伏铜矿的地电化学异常特征和地电提取法在寻找隐伏铜矿体的应用效果,并在安徽铜陵凤凰山铜矿矿区的深部及边部开展了地电化学勘查的找矿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凤凰山铜矿测区发现3个明显的地电化学铜异常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3个有利的找矿靶区,其中部分经钻孔和坑道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凤凰山铜矿床新的矿化类型—斑岩型铜矿体的系统采样分析,认为斑岩型铜矿体具有各自的原生晕分带性;多阶段矿化作用和多矿体的迭瓦状产出,使各阶段矿化作用和各矿体的原生晕叠加形成了统一的、范围较大的、较为稳定的原生叠加晕。因此,矿体的原生晕和原生叠加晕特征可指导本区斑岩型铜矿体的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63.
文章总结了河南省金矿床与深部构造的关系,并以壳体成矿学理论为指导,从连续介质物理的角度探讨了深部构造对金矿的控制机制和金成矿的深部构造条件,指出了新的金找矿区段。  相似文献   
64.
甘肃阳山超大型热液金矿床的成矿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从阳山超大型金矿床的区域构造演化发展背景、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等特征进行的研究与分析表明,它是形成、产出在中新生代活化造山带、地壳高位浅成的中低温热液型超大型金矿床。从大地构造成矿学的研究途径,对其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的源区类型、形成与演化的构造环境、成矿作用的地质成因类型、成矿流体传输与聚集的构造系统等方面的初步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是变质与非变质的复杂混合体系,主要由基底、盖层中的构造热动力区域变质流体+重熔花岗岩浆热变质流体+岩浆热液等,组成多成因类型混合成矿流体,并受到同生水、大气降水的混染。因此,阳山金矿主要是由混合型变质成矿流体与岩浆热液成矿流体叠加形成,具有多因复成成矿特征的超大型中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65.
云南个旧锡矿遥感信息提取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在对云南个旧锡矿成矿地质环境,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重点应用遥感找矿方法,以TM多光谱遥感数据为基本信息源,解析了个旧锡矿线环构造的遥感异常信息和遥感蚀变异常信息。通过与已有的物化探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研究后提出了4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66.
应用分形理论和方法对个旧锡矿遥感信息进行了定量化研究。结果显示,在格子边长为1.4~4.5km的标度范围内,其遥感蚀变和断裂构造进入的总格子数的对数与格子边长的对数均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表明在研究标度范围内,各子区遥感线性与蚀变信息具有良好的统计自相似性和分形特征。在此基础上,以19号区和26号区为例,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遥感信息分形特征的成矿意义。  相似文献   
67.
核—幔相互作用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幔边界是地球内部反差最大的一个边界,也是最重要的边界,界区的核-幔相互作用过程在整个地球动力学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概述了该-边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有关核幔物质的化学反应和D”层的形成,核-幔间的质量传递及其对地幔对流之贡献,核-幔耦合与动量传递等的研究成果及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8.
扬子壳块西缘地台型铜成矿作用——以云南段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子壳块西缘云南段在晚震旦世-三叠纪处于相对稳定的地台演化阶段,但局部地段的拉张裂陷作用至少在早奥陶世开始,断续延续到三叠纪.地台期的铜成矿作用主要与初定期海浸沉积的碳酸盐岩、砂砾质碎屑岩建造和余定期台地边缘裂陷或拗陷带的碎屑岩建造、火山岩建造有关.地台阶段晚期逐渐积聚的地幔热能致使局部地段拉张裂陷,并引发基性岩浆喷出或侵入,使初定期以沉积型为主的成矿作用转变为余定期的火山-沉积型或喷流-沉积型.矿床形成后受地洼期构造-岩浆活动的影响,或多或少地都遭受了热液作用的叠加或改造,使先成矿床发生一定程度的叠加富化或改造富化.  相似文献   
69.
非静水应力作用固体的化学位及其构造地球化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静水应力作用的含水岩石中的力学 -化学相互作用是构造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 ,非静水应力作用固体物质的化学位则是了解这种作用的关键。本文在总结前人有关成果的基础上 ,从理论上了提出了非静水应力作用固体岩石中固 -液界面上的固体物质的化学位的一般形式。在此基础上 ,根据 Onsager扩散方程和局部平衡假设 ,推导了固体物质在颗粒间流体中溶解浓度随固体岩石中应力场和应变能的时空变化关系的动力学方程。以此论证了在温度较低时 ,固体物质在颗粒间流体中的溶解的浓度的时间变化是受固体岩石中应力梯度和应变能梯度控制的  相似文献   
70.
金属矿山隐伏矿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金属矿山隐伏矿找矿预测的特点和难点问题,简要介绍了矿床模式、成矿系列、成矿系统、多因复成成矿、地质异常理论等地质找矿预测的基本理论,以及模型找矿预测方法的内涵和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物化探新技术新方法的性能特点和在隐伏矿找矿预测中的应用前景;对数学地质、地理信息系统、找矿技术方法的有效性定量评价等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了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