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右江盆地二叠纪生物礁时空分布和沉积构造演化新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笔者等在右江盆地开展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研究了二叠纪海绵礁、藻礁的分布、时代、岩石类型、发育特征及发展演化,取得了新的认识,认为沿大小台地边缘断续发育的礁滩相沉积,是一套具有成因联系、密切相关的广义礁灰岩组合;礁灰岩主要形成于高水位期;成礁时代始于早二叠世紫松期晚期,并一直延续至晚二叠世末,划分为三个造礁期。完整连续、环状的礁滩相带及台缘沉积岩墙群、假不整合构造的分布、发育特征,证明右江盆地从泥盆纪至三叠纪是连续发育的沉积海盆;包含于三叠系中的晚古生代地层是孤立碳酸盐台地沉积,是原地系统,而非后期推覆构造形成的无根异地系统。  相似文献   
22.
北京西山及邻区下古生界白云石化与层序地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彭阳  章雨旭 《地球学报》2000,21(1):78-85
近十年来 ,笔者在对北京西山及邻区下古生界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的过程中 ,对白云石化及其与沉积环境的关系和层序地层意义进行了探讨 ,获得了如下新认识 :①根据泥质条带灰岩、泥晶灰岩和颗粒灰岩中白云石化发生的规律 ,证实粘土矿物 (泥质混入物 )的存在对白云石化有重要的催化作用 ;②北京西山下寒武统昌平组下部“疙瘩状”灰岩的形成与白云石化有关 ;③寒武纪和奥陶纪广泛发育的“生物扰动灰岩”已受到强烈的白云石化改造 ;④中寒武统徐庄组和张夏组中“砾屑状”鱼而粒灰岩的砾状构造和断续条带状构造并非原生沉积构造 ,有些“砾屑”是准同生白云石化的结果。根据白云石的形成条件 ,笔者认为 :①在奥陶系马家沟组的厚层藻纹层灰岩 -生物扰动灰岩 -白云质灰岩 -白云岩旋回中 ,白云岩是这类副层序的顶面 ;②三山子白云岩 (上部 )是寒武纪末期高水位体系域晚期的产物 ,而人们将其与三山子白云岩对比置于北京 -涞源 -浑源一带的微晶丘为低水位体系域的沉积 ,即寒武纪末期的海水仅退出了三山子白云岩分布区 ,而没有退出微晶丘分布区。  相似文献   
23.
利用次季节一季节预报研究计划(Subseasonal to Seasonal Prediction Project,S2S)的多模式产品集,系统评估了产品集中11个模式对MJO的实际预报技巧.如果以距平相关系数ACC为0.5作为有效预报技巧的阈值,S2S各模式的MJO实际预报时效为8~32 d.S2S各模式预报普遍低估...  相似文献   
24.
永宁组在地层柱中的位置——一个科学推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秀夫  彭阳 《现代地质》1999,13(2):225-226
永宁组(Qby)系发育在辽东半岛基底岩系之上、新元古界青白口系钓鱼台组之下分布广泛的巨厚砾岩层,以砾岩为主,夹砂岩及页岩,属河流三角洲沉积。其时代一直与华北燕山地区下马岭组对比(辽宁省地质矿产局,1989)。这种对比主要依据古生物及海绿石年龄值将景儿...  相似文献   
25.
彭阳  陆刚  胡贵昂 《地质论评》2013,59(2):217-224
沉积灰岩脉广泛发育在桂林及桂西北右江盆地晚古生代碳酸盐岩台地边缘.广西桂林南边村泥盆纪—石炭纪(层55 ~ 56)国际副层型剖面中,沉积灰岩脉分别出现在层50(为多条栉壳状方解石细脉标示拉张的构造背景)和层45(为液化颗粒灰岩脉).层45中的液化颗粒灰岩脉与在桂林庙头剖面和桂西北右江盆地晚古生代地层中广泛发育的沉积灰岩脉有较大差异:桂林庙头和右江盆地晚古生代碳酸盐岩台地边缘的沉积灰岩脉中充填物大多数为与围岩有时差的后期正常海水沉积物,而层45内的沉积灰岩脉中充填物为上覆软沉积物液化颗粒流.由砂屑、生物屑颗粒组成:砂屑成分为含铁泥质、破碎方解石晶体及细小生物屑,呈暗色,彼此紧密接触,几乎没有填隙物,并常因挤压而变形,表明砂屑为非正常海水沉积物;生物屑主要为腕足类和海百合茎,挤在砂屑颗粒之间,且海百合茎纤细侧刺保存完好、腕足壳完整,被缓慢挤压变形几近U型合拢并原地寸断——佐证颗粒为非正常海水沉积物.脉顶端显示上宽下稍窄V字型,脉壁无侵蚀但贴有红色铁质泥皮(表明短暂间断);而且在周围岩层中找不到与脉内岩性结构相同的沉积地层.因此脉中颗粒物应来源于上覆弱固结沉积物流.晚泥盆世晚期,在拉张的构造背景下,桂林及右江盆地各台地边缘同沉积正断层活动并伴生张裂隙,同时诱发地震;桂林庙头剖面和右江盆地各含沉积灰岩脉剖面多数处在陡峭的台地边缘,是无沉积刚性正地形(bypassing),因此同沉积正断层及地震只在此形成伴生刚性张裂隙,并在下次海侵时接受正常海水沉积物;桂林南边村剖面处于靠近台缘的斜坡位置,因此具有上覆软沉积物;当台缘同沉积正断层及地震活动波及时,形成少量张裂隙,而上覆软沉积物,如准同生灰泥、砂屑、生物屑、亮晶胶结物、铁泥质等,与孔隙水混合形成粘稠的液化颗粒灰岩流,灌入这些张裂隙.二者裂隙成因均与台缘同沉积断层的构造—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即:同沉积断层发生时,在南边村剖面层45中产生刚性张裂隙,而其上覆地层的沉积物还处在弱固结的塑性状态,发生混合、颗粒化形成塑性液化颗粒流灌入下伏裂隙中.因此,南边村剖面层45中的沉积灰岩脉是软硬岩层对同沉积断层活动诱发地震的不同响应.而南边村剖面晚泥盆世所处的台缘靠近斜坡的古地理位置是其沉积灰岩脉的内部结构构造与众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26.
华北吕梁地区出露的以陆源碎屑沉积为主的汉高山群为中元古界底界界线层型的理想候选剖面,其时代的确定对认识华北前寒武纪地质演化历史及初始盖层的确定及Nuna超大陆聚散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汉高山群的时代、划分对比及其意义还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使用SHRIMP(二次离子质谱仪)对汉高山群安山岩中的锆石进行了 U-Pb同...  相似文献   
27.
古郯庐带沧浪铺阶地震事件、层序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9  
胶辽徐淮地区下寒武统的沧浪铺阶沿郯庐断裂两侧分布.辽东半岛的沧浪铺阶包括葛家屯组、大林子组与碱厂组(位于郯庐断裂东侧).大林子组形成于滨海萨布哈环境,整个岩组充满了地震灾变事件记录,其特征为液化泄水脉、水塑性褶皱、水塑性微断层(三者相伴生),液化卷曲变形、液化角砾岩与砂岩墙;总结了萨布哈泥质岩中的地震液化序列.苏皖北部的沧浪铺阶(位于郯庐断裂西侧)包括金山寨组、沟后组下段及上段.沟后组同样系干旱的潟湖环境沉积,与大林子组为同一气候带岩组,但在苏皖北部的沧浪铺阶岩组中未发现地震事件记录.苏皖北部沧浪铺阶可识别出4个层序,但在辽东半岛则缺少一个层序.从灾变事件、层序地层以及具体岩组岩性对比角度,不支持辽东半岛的沧浪铺阶系由苏皖北部于中生代平移数百公里至目前位置的观点.  相似文献   
28.
郭宪璞  彭阳等 《地质通报》2002,21(7):377-383
本文研究的是大陆边缘海以底栖有孔虫为主的化石群落与层序地层的关系。海平面变化是控制化石群落演替和识别划分层序的主要因素。化石群落在一个完整海水进退诈回中呈机会种群落、平衡种群落、终极种群落演替变化,在化石丰度、多样度、均衡度、成壳类型等方面分异显著,与层序地层的三级层序的海进体系域、凝缩期沉积、高位体系域具有密切的耦合关系。化石群落的替变化是对海洋环境变迁的能动反映。因此,化石群落的研究可以帮助识别和优化层序、沉积体系域和层序界面,从而为层序地层的准确识别划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9.
凤台砾岩的特征是砾石磨圆差、无分选,主要来自下伏四顶山组叠层石灰岩、砂屑灰岩,砾石和胶结物均以碳酸盐岩为主.在寿县李冲乡的两个剖面上,凤台砾岩与下伏四顶山组叠层石灰岩具有指状交叉的过渡接触关系,具缓坡相特征的叠层石完好地生长于砾岩之上.研究表明,凤台砾岩是在四顶山组沉积的同时,由于地震(或其他地质作用)使得四顶山组灰岩破碎形成高密度流堆积于碳酸盐台地的缓坡环境而成.  相似文献   
30.
北京西山及邻区寒武系顶部微晶丘特征及层序地层学意义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彭阳  季强 《地质论评》1998,44(1):35-43,T002
北京西山,河北涞源及山西浑海等地位于寒武系-奥陶系界面处的厚层块状“纯灰岩”实际是由微晶方解石,丛状或丝状蓝绿藻,碎屑等共同营造而成的大型微晶丘,具明显的丘状外貌及侧向地层向微晶丘顶部的上部,地球化学特征也显示出与周围同期地层的不同及与土覆冶里组中层纹状叠石灰岩的相似性,内部岩石微相有:藻粘结灰岩相,具有规则孔洞藻占结灰岩相,碎屑藻粘结灰岩相(藻间为黄褐色白云岩砾块,砾屑灰岩及砂屑灰岩)内部有7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