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深化改革和严格土地管理的重大举措。为了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土地资源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中的龙头地位,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作用,及时研究解决新形势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面临的问题并实施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规划的修编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正>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数字中国建设[1],以智能建造推动建筑业实现数字转型势在必行。202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建市[2020]60号)。成都市作为国家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发布了《成都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成府函[2023]34号),随着相关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智能建造步入发展快车道。  相似文献   
43.
探讨了采用环境一号卫星CCD多光谱数据在1∶250 000地形图框架要素更新中的应用情况,对不同框架要素在环境一号卫星CCD影像中的识别率和最小分辨率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对环境一号卫星CCD影像的分辨能力和要素识别精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进一步证实了采用环境一号卫星CCD数据进行1∶250 000地形图框架要素进行更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4.
运用Arc GIS软件进行航空港分布、航空运输等级规模、复合流量密度与航空网络构建的研究;利用SPSS软件进行空港经济区与航空运输相关性研究;并对我国空港经济区的规划布局和发展方式提出了建议。结果表明,航空运输具有制约空港经济区布局、影响其类型、限制其规模、指导其产业形态发展的作用。空港经济区成熟阶段会反哺航空港及其腹地,对当地的经济区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5.
松花江上游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花江是我国七大河流之一,研究其底泥重金属元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对流域的水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松花江(哈达山至松花湖段)底泥(表层沉积物)中元素As、Hg、Cr、Cd、Pb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地累积指数分析了这些元素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底泥几乎未受到As、Cr和Pb的污染,但多数地段内出现了Cd和Hg的污染,尤其是元素Hg,在个别地段的污染程度达到了极强;与10年前相比,一些重金属的污染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吉林市区段内Hg的污染仍非常严重。污染样品空间分布特征表明,松花江吉林市区段可能有来自工农业废水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46.
为了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及湖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根据湖泊的具体情况加强对湖泊生态系统的管理.建立在生态适宜性分析基础上的湖泊生态功能分区,可为科学合理地开发湖泊资源、协调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提供依据.以湖北省斧头湖为对象,在对斧头湖生态环境调查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水质、生物及人为干扰因子;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确定水质评价等级,采用专家论证法确定生物及人为干扰因子评价等级,建立起湖泊生态养殖适宜性评价等级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并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因子叠加法,对斧头湖生态养殖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各区域生态养殖适宜性综合评价结果,同时考虑到湖泊生态环境和综合资源保护要求、斧头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可将斧头湖划分为极适宜区、高度适宜区、中度适宜区、轻度适宜区和较不适宜区;各适宜区面积分别占斧头湖总面积的12.04%、24.81%、49.65%、9.58%和3.92%.从湖泊生态系统保护及渔业的可持续利用角度看,极适宜区、高度适宜区适合开展生态养殖;中度适宜区和轻度适宜区要以生态恢复为主,可进行一定规模的放养养殖;较不适宜区应进行生态修复,不适宜进行各种开发活动.  相似文献   
47.
连云港洪门古沙堤沉积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钻孔、年代地层、沉积物粒度和有孔虫组合综合分析,并配合探地雷达,对洪门古沙堤的成因类型以及古海岸环境进行了探讨。洪门古沙堤沉积物和海州湾现代沙滩、苏北平原贝壳堤相比较,颗粒集中在粗砂—极粗砂范围,分选性偏差,极有可能形成于靠近河口或受河口影响的环境。探地雷达揭示洪门古沙堤曾有过向海方向的进积和生长,指示当时沙源丰富。洪门古沙堤的浅钻地层反映了洪门地区在6400 aBP左右为滨海沼泽环境,此时期与青莲岗文化期的年代相吻合;湖沼沉积结束后,洪门地区迎来了中全新世的最大海侵,受周围地形的制约,洪门地区可能形成了河口浅海湾环境,普遍沉积了2 m左右的青灰色淤泥沉积,有孔虫组合反映当时的环境并非完全开敞,而是受到一定程度限制的近岸浅水环境,反映了洪门地区为浅海湾环境;6000 aBP左右,随着砂砾质沉积物供应的丰富以及相对海平面下降,洪门古沙堤开始发育,直到5000 aBP苏北和连云港地区普遍发生海退,古沙堤发育结束。  相似文献   
48.
利用西安地面自动观测站资料、MICAPS资料和西安多普勒雷达资料对发生在陕西西安地区的两次下击暴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17年7月10日下击暴流发生在伴有冷空气侵入的环境背景场中,中低空垂直风切变弱,0~6 km垂直风切变为10 m/s,有弱的潜在不稳定能量;(2)2017年7月22日的下击暴流发生在副热带高压西北侧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由局地热力条件触发,0~6 km垂直风切变为6 m/s,垂直风切变弱,有中等强度的潜在不稳定能量;(3)7月10日、7月22日两次天气过程中下沉气流同位相叠加,造成地面产生更加有破坏性的灾害性大风;(4)下击暴流初生时,下沉气流导致对流体中高层整体对流减弱,反射率因子减小,当下沉气流产生导致中层径向辐合出现后,中层辐合增强后产生的补偿作用,使得对流体中径向辐合区上部的对流得以再次增强,反射率因子出现短时增大,并维持了对流体底层辐散下沉。  相似文献   
49.
根据贵港市对城市规划管理的实际需求,利用数字贵港地理空间框架提供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空间信息技术,建设贵港市规划项目选址辅助系统,笔者在完成多个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示范应用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对贵港市规划项目选址辅助系统建设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可为正在建设或将要开始建设相关信息系统的单位部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0.
本文介绍了不动产权籍调查内容,从权籍调查成果审查的必要性、成果审查内容、成果审查原则以及不动产成果审查模式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了东莞市不动产权籍调查成果审查最优模式,为东莞市不动产成果的准确应用及不动产权籍调查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