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31.
徐扬 《山西地震》2008,(1):31-37
对强震动观测的意义,强震仪的发展历史,强震动观测与通常地震观测(测震)的区别,国内外强震动观测的现状以及强震动观测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论述.此外,对"十五"期间建成的山西数字强震动台网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2.
33.
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地震震源过程的体波反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扬 《地震学报》1998,20(2):113-117
利用IRIS的远震资料,经体波反演得到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地震震源过程.震源由两个走向不同的正断层型剪切双力偶组成.这两个子事件在空间上相距15 km,破裂起始时间差为7 s.总地震矩为3.811018 Nm (MW=6.3).由余震资料估计得到的破裂总面积S约为 720 km2,平均位错为0.18 m.综合考虑反演结果和震源周围的构造环境,第1次破裂可能是沿NNW向的中甸——永胜断裂带上1966年中甸6.4级地震破裂方向上的扩展;之后,第2次破裂开始沿似乎更易破裂的NE向雪山东麓断裂进行.   相似文献   
34.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保障,本文从土壤环境角度,分析评价区土壤环境承载状态,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关注土壤环境的保护。本文选用综合模型,建立土壤环境承载力评价系统测算模型,以2015年山东省会城市群7个地市为研究对象,定量描述区域土壤环境承载力,研究分析其可承载状态,进一步提出提高土壤环境承载力的保障措施。根据计算结果表明,2015年济南市、泰安市、淄博市、滨州市、德州市、莱芜市为一般承载状态,聊城市为较强承载状态。与此同时,提出相应提高土壤环境承载力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5.
利用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的远场强震动记录,研究太原盆地厚覆盖土层对长周期地震动的影响,并将其结果与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的土层反应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厚覆盖土层对长周期地震动有很强的放大作用,覆盖层厚度越厚,峰值出现的周期越大,而相对于基岩最大放大可达9倍左右。另外,对于厚覆盖层的场地,观测结果与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计算结果在一定的长周期范围内差别相当大,相对于基岩,观测结果的放大系数至少高于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计算结果的2倍以上,最大达到近9倍。  相似文献   
36.
湘东北仓溪岩群位于江南造山带中段,曾被认为属于古元古代,近年来的同位素测年显示其主要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期.本次研究通过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分析,获得仓溪岩群中绢云石英千枚岩、斜长角闪岩、透闪石岩形成年龄分别为858.3±3.7 Ma、844.3±14.0 Ma、815.0±10.0 Ma,后期辉绿岩脉...  相似文献   
37.
孔令耀  韩庆森  郭盼  邓新  李琳静  徐扬  万俊  陈超 《地质学报》2023,97(5):1463-1477
为探讨大别造山带早期结晶基底物质组成及其演化特征,对大别造山带蕙兰山地区出露的黑云紫苏斜长片麻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组成进行研究,显示其原岩应为石英闪长岩,成岩时代为古元古代早期(2463±22 Ma),且经历了古元古代麻粒岩相变质作用,锆石Ti地质温度计显示其变质温度为767~827℃(平均799℃),变质时间为2002±11 Ma(MSWD=0.46)。岩石地球化学成分显示其SiO2含量为55.16%~57.10%,MgO为4.74%~5.89%,Mg#值为47.5~50.4,钙碱性系列,富Mg贫Si,稀土配分曲线呈现轻稀土相对富集的右倾分布特征((La/Yb)N=19.3~34.1),无明显Eu异常((Eu/Eu*)=0.9~1.2),且具较高的Sr、Ni、Cr含量,以及较低的YbN值及Y含量,与镁质闪长岩具相似特征;明显富集Rb、Ba、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锆石Lu-Hf同位素显示具有较为均一...  相似文献   
38.
39.
40.
以黄河三角洲19个地区2010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应用生态足迹法,对该区2010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生态足迹均为赤字,人均生态足迹为68.396 hm2,人均实际可利用生态承载力为14.057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54.339 hm2。反映出评价区人类的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区域生态系统处于被人类过度开发利用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