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36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204篇
地球物理   76篇
地质学   373篇
海洋学   41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7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1.
根据50个测站点101个样品的分析结果,文章描述了珠江口海区碳酸盐各组分的比例随pH的变化。求得∑CO2在珠江不同入海口与盐度的关系式、钙与盐度的关系式。并计算了珠江钙的年输送量和珠江口海区方解石和文石饱和度。  相似文献   
812.
813.
814.
815.
816.
南极大气外太阳辐射的能谱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17.
通过对1996~2000年17个气象站风资料的分析和计算, 结合高空环流形势分析, 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近地面风场特征进行了研究, 并对风场特征与周边地区沙丘排列方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①塔克拉玛干沙漠近地面风场特征是在高空西风带的背景下, 经过青藏高原、天山山脉的动力分支和抬升等作用下形成的。冬季, 尼雅河以东盛行偏东风, 以西盛行偏西风; 夏季, 克里雅河以西地区盛行偏西北风和西风, 以东盛行东北风。②从东到西, 东北风系影响逐渐减弱而西北风系影响逐渐加强; 南北方向变化较为复杂。③除若羌地区外, 塔克拉玛干沙漠输沙势都小于200 VU, 属于低能风环境, 且以单峰或锐双峰为主。在区域分布上, 沙漠东部及中部强度较大, 西部及南部较小。④沙丘排列方向主要由主、次输沙方向的夹角及二者的输沙比率决定, 其走向与最大输沙总量垂直。  相似文献   
818.
杨静  万雪丽  金建德 《贵州气象》2005,29(Z1):39-42
介绍了贵州省气象台2005年开展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和建立城市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的工作,并对今后工作作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19.
“第一届气候与冰冻圈国际科学大会”于2005 年4月11-1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25个国家共254 人参加了会议。本次大会由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和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共同主办,中国气象局、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及一些国外机构协办。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院士出席了会议开幕式,祝贺大会的召开。WCRP/CliC科学指导委员会成员,中国CliC 国家委员会主席秦大河院士担任本次科学大会的地方组委会主席。  相似文献   
820.
通过对1961~2000年4~6月份贵港三县(市)暴雨过程进行总结,归纳出现暴雨前的一些主要特征,探讨用本地气象要素变化指标与天气系统、数值预报产品及指标站资料作暴雨预报的方法,并建立贵港市暴雨预报模式。暴雨预警信号:暴雨出现前1~7d,本地气象要素都有明显的变化特征,与暴雨关系最为显著的主要有以下三条:(1)夜间闷热:02时T≥24.0℃,E≥27.0hPa(概括率144/205=70%);(2)强(连续)升湿:02~14时有一个或以上时次△E24+≥6.0hPa;或14时E连续两天以上+≥6.0hPa(概括率80/205=39%);(3)高温:日平均气温T≥28.0℃(概括率55/205=27%)。以上三条历史概括率199/205=97%,只要达到一条就是一次暴雨预警信号,符合两条以上者,未来24~72h出现暴雨的机率就越大。结论:(1)前汛期一次暴雨过程就是一次大气能量的充分积蓄与释放过程,本地温湿反映最明显,暴雨出现前大部有2~5d高温高湿“闷热”天气,可作为预警、预报指标。(2)低空西南急流(有时伴有低涡或切变线)主要是输送大量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它对暴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贵港处于低空急流轴的左侧时,出现暴雨的机率最大,是贵港市暴雨预报的第一个着眼点。(3)当850hPa切变线和地面静止锋到达湖南、贵州省南部和广西北部,未来继续南压到柳州~贵港附近时,有利于产生暴雨。(4)500hPa孟湾到青藏高原有低槽东移,有利于引导冷空气南下,当副高脊线在20°N以南,西端在110°E以东时,有利于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贵港,出现暴雨。(5)通过对产生暴雨的不同天气系统进行分型,有利于提高暴雨预报的识别能力。(6)建立暴雨预报模式,用“指标卡形势”方法作暴雨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