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134篇
测绘学   123篇
大气科学   76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380篇
海洋学   158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77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及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永强  李维佳  袁立婷 《地理科学》2018,38(8):1319-1327
阐述主要粮食作物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对中国粮食安全决策意义重大。基于河北省县市近15 a (2001~2015年)的农业数据资料,采用分段线性趋势以及生产指标-产量波动系数来分析河北省主要粮食作物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河北省粮食作物进行安全评价。结果表明:从产量与播种面积来看,近15 a河北省主要粮食作物变化趋势经历了由波动减少到稳步增长2个阶段,且变化趋势显著;从空间格局变化来看,大致呈由南向北逐渐递减的规律分布,其中不同农作物分布规律各有差异;从粮食安全方面来看,河北省70%以上年份粮食波动系数均超过中国粮食安全平均水平,粮食波动系数较高,粮食安全风险较大;但从人均粮食产量来看,安全程度相对比较乐观,粮食安全状况渐趋于平稳。研究可为河北省粮食生产时空布局的优化、结构调整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2.
空间目标信息系统(STIS)是基于空间信息实现重要目标信息采集、管理、显示、查询、分析等功能的一种面向多部门、多应用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不同用户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引入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技术,从访问控制体系结构、RBAC数据库、用户访问控制流程3个不同的角度对STIS访问控制方案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该方案对于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明确用户职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3.
吕庆田  管志宁 《现代地质》1997,11(3):268-268,321
青藏高原中部岩石圈结构及地球动力学的天然地震学研究研究生吕庆田导师管志宁(应用地球物理系北京100083)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地壳缩短被普遍认为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结果,然而对隆升和地壳缩短的机制和动力学过程仍不清楚。已提出的动力学模式可分为3类:...  相似文献   
144.
最小二乘解的一种直接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一种最小二乘解的直接算法,它无需组成和解算法方程就可以求得问样的L和X。  相似文献   
145.
本文分析了测绘科技档案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档案管理工作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46.
万顷碧波,稻囤千座。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尤如巨大的地毡,平展开覆盖在龙江的大地上,昭示着这黑土地资源的丰裕,昭示着这里的富庶和文明。从寸土寸金的江南到广阔无垠的龙江大地,耕地资源的巨大反差使这里的管理者们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和巨大压力。耕地少是一种压力,耕地多又是一种挑战。  相似文献   
147.
机载高光谱遥感是悬沙浓度反演的重要方法。针对高光谱悬沙浓度反演中敏感波段和反演方法的确定,以机载高光谱影像为数据源,采用相关性分析法确定单波段模型和双波段组合模型的敏感波段,并基于敏感波段构建单变量回归模型,确定最佳反演模型并获取长江口北港区域的悬沙浓度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发现,基于归一化差值指数(NDWI)构建的二次多项式模型为最佳反演模型,精度上优于其他5种常用的反演模型;且长江口北港区域的悬沙浓度与水下地形基本上呈倒数关系。相较于基于多光谱卫星影像进行遥感反演,本文的结果表明高光谱影像的精细化光谱能够更为准确地表达含沙水体的光谱信息变化,在复杂的水环境反演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8.
二叠纪- 三叠纪之交发生了地史上最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该事件可能与当时气候环境的强烈变化有关。前人对该时期较连续的海相地层揭示的古气候研究较为成熟,而对同时期陆相地层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资料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选取豫西宜阳地区上二叠统孙家沟组为研究对象,运用沉积学、矿物学与元素地球化学等方法对该时期的古气候进行恢复,并与同时期陆相地层对比,进而讨论气候变化对该时期生物灭绝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宜阳地区孙家沟组经历了滨湖- 浅湖- 滨湖等亚相的演化过程,其地层中岩相变化、古生物化石缺失、大量的钙质结核及其它沉积构造的出现揭示了孙家沟组的上段气候明显比下段炎热干旱。②元素地球化学指标以及粘土矿物组合的垂向变化等指示了该时期的气候经历了温湿向炎热半干旱- 干旱转变。③宜阳地区孙家沟组的气候指标所得出的结论与其他地区同时期陆相地层古气候的变化基本一致,反映了研究区与同时期全球古气候的变化存在一致性。二叠纪末期温度的骤升、气候极度干旱化以及陆表生态系统遭受毁灭性破坏等因素,可能是导致或加速陆地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次研究对该时期气候变化与生物灭绝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探讨全球P- T之交生物灭绝的原因提供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9.
在岩土工程设计中,准确地衡量土层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决定了设计结构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土参数的自相关距离是反映其空间变异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对于自相关距离与结构可靠性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还很不完善。本文以单桩可靠性设计为例,选取工程场地的静力触探试验数据,引入随机场理论描述侧摩阻力和锥尖阻力的分布特征,利用递推平均法计算各地基土层侧摩阻力和锥尖阻力的自相关距离,在描述土层侧摩阻力和锥尖阻力的分布特征时考虑了自相关距离的影响,进一步结合蒙特卡洛法计算单桩的可靠指标。结果表明土参数取值考虑自相关距离的影响后,降低了土参数分布的离散程度,计算的单桩可靠指标更高。在保证桩基安全度的前提下,设计结果能够降低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150.
冠状动脉数字图像造影(CCTA)是一种有效的无创评估冠脉血管狭窄等病变情况的成像技术,对CCTA的自动筛查评估依赖于冠脉管腔的高精度分割。为探索能够分割出高质量的冠脉官腔的算法,本文进行基于深度学习的端到端分割实验以及基于中心线先验信息结合CCTA灰度特征的冠脉管腔分割实验,其中基于深度学习回归方法的Polar1DMLP模型能够结合中心线先验信息得到较好的分割效果。基于公开数据集Coronary Artery Stenoses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Evaluation Framework中的78组冠脉截段数据进行训练与验证,在16段数据的验证集上得到MSD (mean surface distance)为0.169 mm,DICE为0.796。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以中心线为导向信息的Polar1DMLP模型能够较好地整合血管CCTA灰度特征,回归出较为准确的冠脉血管内壁管腔轮廓半径,得到较为平滑的冠脉管腔表面模型,本方法有着较大的潜力以及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