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79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106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162篇
海洋学   6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精细高密度电阻率法在白云岩矿采空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间距精细高密度电阻率法,选用对称四极装置方式对华北某白云岩采空区进行探测,清楚地探测到破碎带位置,较好地圈定出采空区的影响范围和深度,充分说明了高密度电法在采空区探测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2.
节点刚度对单层柱面网壳地震响应及内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首先采用壳单元Shell163建立了单层柱面网壳模型,同时利用壳单元模拟了焊接空心球节点,并通过计算验证了模拟方法的合理性。然后,通过调节空心球节点的厚度,考察了节点刚度变化对单层柱面网壳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强震作用下节点刚度变化对网壳节点响应与杆件内力的影响均较大,建议在进行此类结构的动力分析时考虑节点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舟曲“8.8”特大泥石流是我国有历史记载以来造成损失最大的一次泥石流灾害,如实地记录这次灾害的特点、形成条件及致灾因素,分析其发展趋势并提出风险减缓措施,对指导灾后重建和今后的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以舟曲“8.8”泥石流中的罗家峪为对象,通过泥石流勘查,分析了泥石流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描述了三眼峪泥石流的分区特征和堆积物特征,从泥石流的堆积特征、重度、流速、流量的特征值等方面阐述了本次泥石流的发育特征;从地形地貌、固体物质和极端降雨等方面分析了泥石流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84.
西准噶尔包古图地区广泛发育富镁闪长质岩墙.对这些岩墙进行角闪石Ar-Ar和锆石U-Pb定年分别获得(313.1±3.5)Ma和(316.3±3.8) Ma的年龄,显示其主要形成于晚石炭世.闪长质岩墙以富Si(SiO2=56.8 %~62.9%)、Mg(MgO=2.39%~4.04%、Mg#=54-62)、Cr(Cr=30×10-6~80×10-6)、Ni(Ni=20×10-6~62×10-6)为特征,具有弱的Eu负异常和高Sr/Y比值(36~44),强烈亏损HREE (Yb=1.32×10-6~1.54×10-6、Y=13.1×10-6~15.5×10-6),富集LILE (K、Sr、Ba),亏损HFSE(Nb、Ta、Ti).这些特点显示,这些闪长质岩墙可能是由俯冲的板片熔体与地幔橄榄岩反应而成,与洋脊俯冲有关.而闪长质岩墙的形成过程也有利于铜金矿床的形成,显示该区有良好的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85.
为了定量评估北京气候中心(BCC)发展的BCC_CSM对当代全球海表温度和混合层深度的模拟能力,以WOA09(World Ocean Atlas 2009)观测资料作为检验模式的气候态实况场,提取包括BCC_CSM在内的CMIP5中的17个海气耦合模式的模拟结果,评估BCC_CSM模拟的全球海表温度和混合层深度的气候平均态并分析造成偏差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BCC_CSM模拟的海表温度在北半球中高纬的误差较大,而在其余纬度的模拟性能较佳。偏差的产生主要归因于海洋环流偏差。BCC_CSM模拟的最深混合层在北半球中高纬和南半球高纬地区的误差较大,同时这些区域也是多模式模拟差异最大的区域;其模拟的最浅混合层在南半球中高纬的偏差较大。冬季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的模拟在北大西洋下沉的位置偏南导致北半球高纬地区海表温度偏冷。由此认为包括BCC_CSM在内的许多海气耦合模式需重点改进对南、北半球深对流海域物理过程的描述,以提高气候预测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86.
87.
2008年云南地震灾害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列出了2008年云南省破坏性地震目录.在此基础上,结合云南省地震局的地震灾害评估资料,总结了2008年云南地震灾害的主要数据和特性.最后列出1990~2008年云南地震灾害的相应数据,并进行了简要对比.  相似文献   
88.
通过古隆起地貌恢复、不整合分布样式及沉积相等研究,揭示了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古生代重要发育期的古构造地貌特征及其对沉积相发育分布的控制作用.中奥陶世末至晚奥陶世早期的中央隆起带是由和田河古隆起、和田河东古隆起、塔中古隆起及巴楚古斜坡等组成的、具有复杂古构造地貌的大型古隆起一古斜坡带,总体由西向东倾没;可划分出高隆带、断隆平台、古隆边缘斜坡或坡折带、陆棚斜坡或低凸起带、陆架坡折带及深海盆地或平原等古地貌单元.它们对沉积古地理的发育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古隆起边缘斜坡.坡折带往往控制着构成重要储层的台缘礁、滩等高能沉积相带的发育和分布.晚奥陶世晚期盆地东南缘强烈隆起,塔中古隆起东段随之隆升并由东向西掀斜,形成由东向西倾沿的鼻状古隆起带.早志留世和晚泥盆至早石炭世盆地中北部的古构造地貌由原来的东低西高转为北东高、西南低;可划分出强烈剥蚀高隆带、古隆边缘斜坡带、坳陷边缘缓斜坡带及坳陷带等古构造地貌单元.构造隆起末期沿古隆起边缘斜坡至坳陷边缘发育的低位及海侵体系域可形成重要的储集体.古隆起地貌与盆内多个不整合的分布样式具有密切关系.从古隆起区向坳陷区可划分出高隆区的不整合复合带、古隆起斜坡边缘的削蚀不整合三角带和超覆不整合三角带、古斜坡与坳陷区过渡的微角度或平行不整合带以及坳陷内的整合带.削蚀不整合和上超不整合三角带可形成重要的地层圈闭,是有利的大型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发育带.  相似文献   
89.
90.
利用1981—2020年气象台站的实测降水数据,对CRA40、ERA5、JRA55和MERRA2这4种再分析月降水数据在内蒙古地区的降水分布特征,与实测降水的相关性和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内蒙古地区4种再分析降水数据的空间分布与台站降水基本一致,误差分析表明CRA40与MERRA2的数据质量较高,ERA5次之,而JRA55数据质量相对较差。(2)CRA40和MERRA2在1983—1986年存在明显的降水低估,ERA5在2005年之后的内蒙古中东部出现明显的降水低估,JRA55在115°E以东存在明显降水高估,在115°E以西则以降水低估为主。(3)4种再分析月降水数据的年内最大均方根误差和绝对误差均集中在6—8月,与台站降水相关系数的年内最小值均出现在7月,内蒙古夏季汛期是再分析降水误差产生的主要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