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8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监测治理PM2.5成为北京市2012年政府"一号实事",消息一发布,瞬间在网络上传播开来。人们不只是转载消息,更多的在传递惊喜。从陌生的专业符号,到民间自发"我为祖国测空气",再到人们见面打招呼的调侃,到如今荣登北京市政府实事"头把交椅",短短数月时间,PM2.5的惊艳成名路寄托了都市人怎样的渴望,传递出哪些惊喜?要说第一份惊喜,先要问PM2.5为  相似文献   
22.
四川是一个地理位置较为特殊的地方,位于我国西南腹地、长江上游和一、二级阶梯的交汇处,因其地质构造和地貌的独特性、复杂性和多样性,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最为丰富、最具特色的省份之一,全省有地质遗迹资源(含矿业遗迹)393处,其中世界级11处、国家级86处、省级264处,目前已建有地质公园(含矿山公园)35个,使75处重要地质遗迹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全省还建有世界遗产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等其它类型的国家级保护区107处,将90余处地质遗迹资源纳入有效保护。根据全省地质遗迹资源的空间展布特征、科学价值、保护价值、科普价值、美学价值和保护管理现状,结合四川省其它类型保护区的相互叠置关系,提出了10处地质类国家公园的建设设想。  相似文献   
23.
新疆罗布泊旅游资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布泊曾为中国第二大内陆湖泊,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以及塔里木河上游筑坝截流,使罗布泊无水流补给于1972年彻底干涸,干涸的罗布泊在卫星影像图上呈现出清晰的耳状环形图案,被称为神秘"地球之耳".在罗布泊古湖周围分布有龙城、白龙堆、阿齐克谷地等雅丹地貌,面积达约3 00km2,是我国仅次于柴达木盆的第二大雅丹地貌分布区,由于其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的荒漠地带,人迹罕至,是世界最神秘的雅丹地貌.除丰富的地质遗迹景观外,在罗布泊还分布有楼兰古城遗址、米兰古城遗址、贵族墓等众多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资源.这里原始古朴,是一块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是未来旅游开发的热点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24.
根据对区内土地环境质量、土壤养分质量、大气与水环境、大宗农作物以及蔬菜作物的生态效应、土地利用现状、地貌特征等综合因素的分析,结合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产品标准以及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产地的相关标准与规范,将项目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为绿色粮食产地148.81ha,绿色水果产地2.56ha,无公害粮食产地566.11ha,无公害水果产地18.31ha,一般粮食产地24.45ha,生态防护林22.64ha.  相似文献   
25.
四川黄龙大湾-张家沟钙华沉积剖面的古气候记录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王华  杨更  覃嘉铭  郭建强  曹俊 《地球学报》2007,28(5):469-474
本文通过对黄龙景区大湾张家沟钙华剖面的系统研究,确认大湾张家沟14.0~85.0 ka B.P.钙华剖面的沉积层序,该剖面不是自下而上由老到新的正常层序,而可能是多期次(最少两期)沉积形成的.通过钙华氧碳同位素分析重建了钙华沉积过程中环境的变化:在钙华剖面形成的早期,夏季风强盛,气温较高,夏半年降水较多;在钙华形成的中晚期,气候干冷且变化较大.最后,依据钙华的沉积特征和年代学数据,初步探讨了该区钙华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26.
晶洞奇观     
贵州省晴隆锑矿,近几年在坑道掘进中,连续发现了几十巨大的后生晶洞。一种叫“矿花洞”;一种是石膏晶洞。洞中方解石或石膏晶簇琳瑯满目,异采多姿,奇“花”异石,装饰其间。构成一幅幅壮丽的大自然最观。  相似文献   
27.
岩溶风化壳形成演化及其循环意义   总被引:48,自引:4,他引:44  
灰岩溶蚀速率快而难溶物含量很低的特点显示岩溶区厚层连续风化壳的形成需要消耗巨厚的碳酸盐岩地层,有利于地貌向准平原化方向发展.由于岩溶作用对地下水动力条件的敏感性,在地下水以垂直作用方式为主的地区会出现“土壤丢失”现象,导致溶蚀残余物质或地表原有的风化壳转入近地表岩溶裂隙(为石漠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从根本上制约了地表残余物质的长时间积累和连续风化壳的持续发展。所以,厚层连续的风化壳只能发育于地下水以水平作用方式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下,而这种条件从大的时间、空间尺度上只能出现在地貌发育晚期已经接近侵蚀基准的夷平面上,因此,厚层连续的岩溶风化壳具有明确的旋回意义。   相似文献   
28.
曹俊  徐义刚  邢长明  黄小龙  李洪颜 《岩石学报》2013,29(10):3336-3352
塔里木北缘皮羌地区发育大量闪长质-花岗质岩脉以及哈拉峻花岗岩Ⅰ号和Ⅱ号岩体,这些花岗质岩脉和岩体与赋存大型钒钛磁铁矿矿床的皮羌辉长质岩体空间上共生,推测其成因与塔里木地幔柱岩浆上涌有关。闪长质-花岗质岩脉出露在皮羌辉长质岩体的东缘、北缘及南缘,而哈拉峻花岗岩Ⅰ号和Ⅱ号岩体主要出露在辉长质岩体的西部。花岗质岩脉具有高硅(SiO2=64%~74%)、富碱(Na2O+K2O =8%~10%)、富集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Ga/Al)×104变化于2.85~3.85之间,具有明显Eu、Ba、Sr负异常等特征,类似A型花岗岩。闪长质岩脉具有低硅(SiO2=53%~59%)、低全碱含量(Na2O+K2O=5%~8%)、以及Eu和Ba正异常。哈拉峻花岗岩Ⅰ号和Ⅱ号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与花岗质岩脉相似。闪长质-花岗质岩脉、哈拉峻花岗岩Ⅰ号和Ⅱ号岩体的εNd(t)值范围在-2.9~-0.2之间,与皮羌辉长质岩体的εNd(t)值相近(-1.1~2.1),表明他们来源于类似的地幔源区。我们认为闪长质-花岗质岩脉、哈拉峻花岗岩Ⅰ号和Ⅱ号岩体主要由底侵的镁铁质岩浆分异出的中酸性熔体结晶分异并伴随不同程度的地壳混染形成,皮羌辉长质岩体是镁铁质岩浆浅部侵位的产物。因此~280Ma大量幔源岩浆底侵是塔里木大火成岩省中A型花岗岩形成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29.
当前测绘专业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当前高校本科培养的现状,分析了目前测绘专业在合堂授课、考试方法、考研问题、教学与科研及毕业设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并给出了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几点意见,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30.
灌水定额对玉米膜孔灌土壤水氮运移特性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俊  费良军  脱云飞 《地下水》2009,31(4):99-102
通过玉米膜孔灌测坑试验,分析了灌水定额条件下的膜孔灌农田土壤垂直剖面水氮分布规律。经研究表明:灌水定额越大,土壤含水量越大,分布范围越广,土壤80~100 cm层的含水量越高;灌水定额越大,土壤表层(0~20.0 cm)含水量变化越大,硝态氮含量越小,变化越大,对深层80~100 cm硝态氮含量影响越大;随灌水定额的增加,硝态氮累积峰越靠下,低、中、高灌水定额的硝态氮累积峰分别出现在30 cm4、0 cm5、0 cm左右,高灌水定额时,增加了硝态氮的淋失,不利于作物对水氮的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