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2篇
地质学   54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正科体拉(Kittila)金矿田发现于1986年,它位于芬兰拉普兰(Lapland)省科体拉(Kittila)小镇的东北方向35 km处,中心位置坐标为北纬67°54'55″,东经25°23'27″,是北欧规模最大的黄金产地(Patison et al.,2007)。1997年芬兰地质调查局通过钻探圈定了150万t矿石,Au平均品位5.9 g/t。该金矿田主要由5处金矿床组成,分别为凯托拉(Ketola)、泰莱(Etela)、苏瑞(Suuri)、鲁拉(Roura)和锐皮(Rimpi)金矿床。2005年科体拉金矿田被阿哥尼可恩格拉公司(Agnico Eagle)收购,从2006年6月开始进行大规模开采。直到2012年底,该公司已从科体拉金矿田开采了16 t金,预计2013~2015年每年的金产量可  相似文献   
42.
初论内蒙古长山壕金矿床的成矿时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长山壕金矿床是近年来在白云鄂博裂谷带上发现的一处具有代表性的超大型金矿床,是中国最大的金矿之一。对长山壕金矿区内含矿石英脉中的黑云母和白云母进行了40Ar/39Ar同位素年代测定,结果表明矿石中黑云母的形成年龄为256.3±1.8Ma,白云母的形成年龄为250.9±1.5Ma~246.0±1.6Ma。结合前人对该区域岩体的测年结果推测出大规模岩浆活动不仅为成矿提供重要的热源,而且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来源。岩浆演化后期的热液中成矿物质的出溶沉淀是主要的成矿过程,随着温度降低,压力减小,含矿热液中的黑云母和白云母相继结晶,含矿热液中的金及其他成矿元素也在此期间沉淀聚集。  相似文献   
43.
基律纳铁矿床位于瑞典北部拉普兰地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产于中-基性火山岩中规模最大的磷灰石-磁铁矿建造矿床,也是欧洲目前唯一正在开采的特大型铁矿山。研究表明,基律纳铁矿床受构造-岩浆控制作用明显,多产在古元古代花岗质绿片岩体内。矿体与围岩呈整合接触,在两者的接触带上,普遍发育钠长石化和钾长石化;矿石以高度富集磁铁矿和磷灰石为特征。根据切割关系和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其成矿年龄为1.9~1.88Ga。依据其地质背景、围岩蚀变分带性和成矿流体的组分特征,将该矿床初步认定为铁氧化物IOCG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44.
帕拉博鲁瓦铜(金)矿床(Phalabowra,以下简称帕瓦),位于南非德兰士瓦东北部的帕拉博鲁瓦城附近,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34°08′,南纬23°59′,是南非最主要的铜生产基地.该矿山于1956年正式投产,目前由力拓(Rio Tinto)和英美资源(Anglo American)共同拥有.地质勘探结果表明,帕瓦矿床铜和金的储量为425万吨(Sillitoe,2002).  相似文献   
45.
安徽繁昌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铜-铁-金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构造控矿作用明显。对区内的褶皱、断裂和节理进行了野外调研和实地测量,并通过变形特征观察和构造配套分析,确定了繁昌地区多期次构造活动的主应力方向,即主压应力方向依次为:前印支期的EW向和SN向、印支期的NNW向、燕山早期的EW向、燕山晚期的NWW向以及喜山期的NE向和EW向。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该地区的构造演化特征,并指出从印支期到燕山晚期为主要的构造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46.
安徽庐枞地区位于下扬子断陷带内,区内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壳幔交换频繁,形成了一系列A型花岗岩类,其中产有一些同源岩石包体。这些A型花岗岩类以富碱富钾为特征,为准铝质硅饱和岩石,具有高的104×Ga/Al比值和REE含量,明显富集Rb,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Nb,Ta,Ti和Zr等高场强元素和Sr,P相对亏损。与寄主岩相比,岩石包体SiO2和全碱含量偏低,Cr,Co,Sc,V等元素明显偏高,Zr和Eu的负异常不明显。包体和寄主岩的(87Sr/86Sr)i 值为0.7053~0.7089,εNd(t)值为-2.2~-8.66。这些资料表明,庐枞地区中生代A型花岗岩类是起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玄武质岩浆与地壳物质发生轻度同化混染作用,并经历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在岩浆演化过程中,结晶分异作用发挥着主导作用。从岩石组合来看,庐枞地区的A型花岗岩类主要由石英正长斑岩、正长斑岩、辉石二长岩和碱长花岗岩组成,属于碰撞后准铝质镁铁质-长英质岩套的一部分。岩石样品分析数据在Nb-Y-Ce,Nb-Y-3Ga和Rb/Nb-Y/Nb图上的投影结果表明,庐枞A型花岗岩类为碰撞后环境结束阶段的产物。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可以认为庐枞地区A型花岗岩类形成于岩石圈伸展背景下的碰撞后岩浆活动的末期,其出现可能标志着碰撞后环境的结束。  相似文献   
47.
孙康  曹毅  张伟  赵洋 《现代地质》2021,35(5):1371-1379
安徽青阳铜矿里钼多金属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夕卡岩型钼多金属矿床。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流体包裹体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探讨了流体来源与演化过程。基于脉体穿插和矿物交代关系将铜矿里矿床的成矿过程划分为早期夕卡岩、晚期夕卡岩、石英辉钼矿、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和碳酸盐矿物5个阶段。显微观察表明铜矿里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富液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和含子晶三相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早期成矿流体具有高温、中高盐度的特征,而晚期成矿流体具有低温、低盐度的特征。结合已有的氢、氧同位素数据,表明铜矿里矿床早期热液为岩浆热液,晚期有大气水加入。石英辉钼矿阶段石英中出现富液相、含子晶三相和富气相包裹体共存的现象,且这些包裹体均一温度相近,但均一方式截然不同,表明流体沸腾作用可能是导致铜矿里钼多金属矿床中钼元素沉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48.
宛良朋  汤开宇  李建林  曹毅  胡静 《岩土力学》2015,36(Z1):476-480
大岗山水电站右岸边坡位于大渡河断裂和磨西断裂所切割的断块上,地震发生频繁且烈度高,岩体卸荷强烈,构造稳定性差,裂隙发育集中。已有研究成果显示出边坡开挖过程中锚索支护的重要性,也有较多学者对抗剪洞支护的设计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在已有的锚索支护基础上,基于卸荷理论对设计抗剪洞的再次支护效果和和采用拟静力法模拟的抗震效果进行评估,通过不同高程的关键点的位移响应,较系统地论证抗剪洞设置的必要性。通过研究应力的变化发现锚索支护段和抗剪洞支护段之间形成较为明显的拉裂区域。对工程后期监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9.
为明确缓坡型台缘生物礁的沉积特征和储层特征及其对气井产能的影响规律,以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东侧长兴组生物礁为例,采用高密度三维地震连片处理成果、测井解释结果及岩心分析资料,研究开江—梁平海槽东侧缓坡型台缘生物礁气藏的构造、断层、沉积及储层特征,分析气藏地质特征与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为典型的缓坡型台缘生物礁,礁体发育在台地边缘相中,台缘坡度小,为20°~30°,礁体呈层状发育,纵向上多套叠置,礁体规模差异大,形态多样(条状、环状、点状等);研究区各构造高度差异大,断层为逆断层且呈条带状发育,主要储集岩为礁云岩、生屑云岩及砂屑云岩,生物礁储层主要发育于长兴组中、上部的长二、长三段,属于以低孔—超低渗的次生孔隙为主的裂缝—孔隙型储层,非均质性强;缓坡型的沉积模式及储层非均质性导致气井产能差异大。该结果为研究区气藏储量核算及开发调整方案编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0.
张芸  杜杨松  鲁颖淮  曹毅 《地质学报》2015,89(Z1):245-247
<正>幔源岩浆的底侵作用是壳幔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岩浆演化以及区域成矿的重要作用。安徽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及其岩石包体的形成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壳幔相互作用以及铜、金、铁、硫矿床成矿有密切的关系。铜官山矿区是铜陵矿集区中五大主要矿区之一,该区出露的石英二长闪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