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7篇
  免费   356篇
  国内免费   475篇
测绘学   143篇
大气科学   244篇
地球物理   286篇
地质学   1263篇
海洋学   283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127篇
自然地理   21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2篇
  1948年   2篇
  192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个旧变玄武岩系中热液型铜锡多金属矿床主要分布于老厂、卡房矿田西部。文章利用40Ar-39Ar同位素测年方法对老卡隐伏花岗岩体的钾长石、老卡矿田"玄武岩型"铜矿的金云母进行年龄测试。结果显示,老卡岩体钾长石的40Ar-39Ar同位素坪年龄为71.6±0.29 Ma;老厂和卡房"玄武岩型"铜矿蚀变矿物金云母坪年龄分别为81.99±0.85 Ma和82.46±0.85 Ma,表明其形成时代皆为晚白垩世。结合区域资料,指出个旧锡-铜多金属矿田经历了较长的岩浆-热液演化时期,"玄武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与燕山晚期花岗岩浆活动相关,为晚白垩世软流圈上涌、岩石圈大规模伸展减薄的产物。  相似文献   
932.
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管理、监测预警、共享服务全链条提供信息化支撑,是实现“多规合一”、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推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广东省结合“数字政府”建设要求,全省统筹建设省市县三级通用、上下贯通、横向连通的规划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支撑国土空间全域数字化、空间治理网络化、规划实施监管智能化,为国土空间规划数据治理和智慧规划实施监管系统建设,打造“互联网+规划服务”新模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33.
为保障海水抽水蓄能电站运行的环境友好和生态安全,文章以大万山岛为例,在海水水质监测分析的基础上,模拟拟建海水抽水蓄能电站运行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排放对周边海域的环境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万山岛周边海域水质较好,COD浓度在0.2 mg/L以下;当海水抽水蓄能电站的COD排放浓度不超过50 mg/L时,周边海域的COD最高浓度为2.29 mg/L,满足海水水质要求,但当COD排放浓度超过100 mg/L时即存在超标风险;受水温和潮流的影响,海水抽水蓄能电站周边海域COD的浓度、扩散方向、聚集位置和影响面积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海水抽水蓄能电站排水口周边海域的COD最高浓度随排水量增大而提高,COD最高浓度海域与排水口的距离约为1.6 km。研究结果可为控制海水抽水蓄能电站的COD排放对周边海域的环境影响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34.
曾浩淼  张学敏  任启琳  吴锋 《地理学报》2022,77(12):3180-3193
厘清中、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是完善中国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命题。本文针对县域尺度上职业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认识的不足,收集制备了县域尺度多要素匹配数据集,解析了2000—2020年间中国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关系,进而从分布均衡性、产业匹配的角度诊断了中国职业教育资源的布局优化方向,提炼了优化发展建议。研究表明,中国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均呈现以“胡焕庸线”为界东密西疏的分布格局。从影响因素差异上看,15岁以下人口占比和二、三产企业数量分别对中职、高职院校规模起到积极正影响。同时,中职教育资源分布显示出普遍性、下沉性及西部欠均衡的特征,而高职教育资源则表现出地级市内部区县间差异占主导,东部地区均衡性弱的特征。因此,研究建议根据地方与周边经济发展、产业和人才需求,优化分级、分类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东部地区合理调控市域间高职院校资源配置,西部地区加大均衡性较差区县的中职教育资源投入,实现跨区协同合作;构建依托高职院校资源聚集的市域,带动周边县域专业相衔接的中职院校发展,持续提升其社会认可度,助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35.
Belfort M6400型是Belfort仪器公司在M6000型基础上在软件和硬件方面均作出优化和完善后生产的成本更低的、观测更高效的能见度观测仪。本文利用2021年6月11日至7月11日番禺国家气象观测站的Belfort M6000型能见度仪与Belfort M6400型能见度仪观测数据作比对试验,分析两款能见度仪的观测差异特征及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两款能见度仪观测的分钟平均能见度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二者相关系数为0.92;(2)随能见度等级的增加,差值范围和离散程度均有所增大;(3)两款能见度仪观测值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与气压呈正相关关系,与其他气象要素的关系不明显;(4)两款能见度仪在雨天时的日平均相关系数(0.93)比晴天(0.82)时要高。  相似文献   
936.
安徽庐江泥河铁矿床成矿流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庐江泥河铁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中生代火山岩盆地,为一典型的玢岩型铁矿床。本文在详细野外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了泥河铁矿床各个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测温工作,明确磁铁矿黄铁矿化阶段流体均一温度集中在330~370℃之间;石英碳酸盐黄铁矿化阶段流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60~295℃之间;石英黄铁矿化阶段流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05~250℃之间;脉状碳酸盐硫酸盐阶段流体均一温度集中在140~190℃之间。利用包裹体均一及冰点温度算得流体盐度集中在6%~12%之间,密度集中在0.70~0.8g/cm3之间,属于中盐度中低密度流体。结合前人的研究工作,对泥河铁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及流体演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37.
为了对EMCCD冷指温度进行精确的控制,介绍了一种新的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铂电阻Ptl000作为温度敏感元件,AD7705作为模数转换模块,以单片机STC89C52为核心实现数据采集与加热控制功能.温度数据可以在系统的液晶屏上实时显示,也可通过RS232串口传至上位机进行显示、存储.系统测试时,分别采用了20 V和18.5 V的电源电压对EMCCD冷指进行加热.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该系统能将EMCCD冷指温度控制在一个设定低温值(如-100℃)附近,系统误差在0.006 8℃以内.  相似文献   
938.
为了对EMCCD冷指温度进行精确的控制,介绍了一种新的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铂电阻Pt1000作为温度敏感元件,AD7705作为模数转换模块,以单片机STC89C52为核心实现数据采集与加热控制功能。温度数据可以在系统的液晶屏上实时显示,也可通过RS232串口传至上位机进行显示、存储。系统测试时,分别采用了20 V和18.5 V的电源电压对EMCCD冷指进行加热。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该系统能将EMCCD冷指温度控制在一个设定低温值(如-100℃)附近,系统误差在0.006 8℃以内。  相似文献   
939.
隧道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安全控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铁路客运专线隧道分步验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对隧道净空收敛和沉降观测进行数据分析,优化隧道施工方案和设计,确定合理的安全步距和支护时间,保障隧道施工和工后运营安全。虽然国内外对隧道监控量测工作十分重视,但目前监测水平与信息化施工要求还相差甚远。本文讨论隧道监测新技术和新方法,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反分析,提出监测数据信息化分析技术,并在工程实际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40.
中国不同纬度城市群对东亚夏季风气候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工作利用中尺度模式(MM5),通过在中国东部不同地区设置城市扩展区,进行了东亚夏季风气候的模拟对比试验,以研究不同纬度带上城市化对东亚夏季风气候的影响,并试图了解不同气候背景(不同纬度)下大规模城市群(带)的气候效应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城市下垫面扩展使得扩展区及其周边地区的降水减少、气温升高,总体上呈现出干、暖化的趋势.城市化的气候效应通过大气环流的传输可以传播到较广阔的范围.而且不同地域(纬度)的城市下垫面扩展对大范围气候的影响也具有明显差别,北方城市带扩展比南方城市带扩展对东亚气候的影响更为显著.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城市扩展造成的下垫面改变相对不敏感,因而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比较适合发展大规模城市群,而在中国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平原地区,则应该对城市化的规模进行适当控制,以减小城市化发展对东亚区域气候产生的不利影响.该工作的模拟结果还表明,城市带扩展对东亚夏季风有明显影响,但由城市扩展激发出的次级大气环流具有较强区域性的特点,因而难以将城市带扩展对夏季风强度的影响概括为整体增强或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