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剪切型结构考虑参数不确定性的抗震可靠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2.
<正>中国气象局卫星数据广播系统(以下简称CMACast系统)具有每天广播400GB数据资料的能力,系统的建成进一步提高广播气象资料的种类、数量、时效性和可靠性。该系统硬件安装分为卫星接收天线和接收机的安装、县级小站计算机安装;软件接收系统采用SuSE Linux操作系统,安装时需注意该目录共享和产品调用问题。  相似文献   
23.
24.
浅析控震构造与发震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马边震区和鲜水河震区的控震和发震构造进行了研究,重点从发震构造的特点入手,探讨了发震构造与控震构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发震构造与控震构造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25.
26.
道孚盆地位于中国四川西部鲜水河断裂带次一级的道孚和乾宁两条断裂左旋右阶的阶区内,是属拉分型盆地。本文根据1:5万活断裂地质填图的资料,从盆地的性态与地层的分布和演化入手,来研讨鲜水河断裂带次一级断裂的运动特征与演化过程。盆地为乾宁断裂、道孚断裂和子龙断裂(东西向)所围限,位于道孚县城关附近,北西起格日经道孚县城到格西乡泥湾一带,是一三角形的狭长河谷盆地,长约17公里,宽1—3.5公里。地势南东高北西低,盆地北西部鲜水河和纽日河的汇合处,是现代的沉积中心,沉积了大片全新世晚期的冲、洪积层(Q)。在格西乡附近是三角形盆地的最宽处,地势北东高南西低。盆地北东最高处为中更新世的冲洪积堆积(Q),向南西为一宽大的扇形斜坡,由晚更新世早、中期冲、洪积层组成(Q),斜坡下为现代河谷全新世早、中期的冲、洪积层(Q)。道孚断裂、乾宁断裂和子龙断裂,都是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断裂。由于它们不同时期的活动与演化,所沉积的相应沉积物是断裂组合活动空间的具体反映。据此从盆地的形成、断裂组合活动可划分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中更新世之后,晚更新世之前。那时乾宁断裂北西段的东支断裂开始活动,切断金卡附近的中更新世冲、洪积层(Q);同时伴随运动的  相似文献   
27.
随着地震地质工作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对地震断裂的性质、规模、展布方式、活动特征、新老断裂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要求有更准确的答复。就四川的几条主要活动断裂而言,其断裂的长度均在几十千米甚至几百千米以上,而且很大部分为第四系覆盖,其断面的确切位置难以寻找,为断裂的研究带来了困难。尤其在地震工程中确定断裂的位置和延伸方式更  相似文献   
28.
对天山不同地质时期大小千余个花岗岩体,至今未作过岩体放射性测量数据的研究对比工作,笔者在研究《天山花岗岩类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试用放射性测量数据对比天山不同地质时期花岗岩类的特征及期次的划分。放射性测量数据的统计,采用南京大学地质学系的《多种数值统计法》,对资料完好的花岗岩类岩体进行综合对比和研究,反映天山不同地质时期花岗岩类放射性特征的总体概况。  相似文献   
29.
通过叠前反演获得的单参数或组合参数都有一定的流体识别能力,但如何将多种流体识别因子有效融合是目前进行流体识别的一个难题.利用人工参与进行流体性质的综合解释是目前流体识别因子融合的主要途径,但这种方法人为干扰较大,不确定性强.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近似支持向量机的流体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以实际工区测井资料为依据,优选出对工区内储层所含流体特征敏感的流体识别因子作为输入参数,然后通过近似支持向量机进行流体性质的判别,实例证明该方法的识别结果客观准确,是一种可靠的流体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30.
(接上期)当大家完成一次拍摄后,都会迫不及待地上传社交媒体来分享自己的作品。而不经过后期处理的图片很难展示出灿烂的星空。现如今,各种方便又实用的图像处理软件日益增多,爱好者们也用它们开发出一套使用技巧,可以说,几乎所有星野摄影在后期处理时最终都要回归到本文介绍的内容,下面为大家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