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8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42.
中国大陆新生代上地幔铅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集了新生代(含少量晚中生代) 301件幔源玄武岩的Pb同位素数据, 编制了系统的Pb同位素变化趋势(等值线) 图件, 现仅提供“中国大陆新生代上地幔的206Pb/204Pb比值变化趋势图”.图件显示, Pb同位素在南北方向的差异比较显著, 南北的界线大体从合肥-郑州-银川-汗腾格里峰, 结合Nd同位素的资料, 以206Pb/204Pb比值为18~18.5作为分界, 以北小于18~18.5;以南大于该值.此外初步辨认出该时期存在3种类型的地幔: 造山带地幔、裂谷型地幔及“非典型地幔”.与依据不同时代、各种类型的样品铅同位素的比值, 统一编制的“中国大陆岩石圈206Pb/204Pb比值变化趋势图”进行比较, 显示出在东北的西北部的206Pb/204Pb比值、南北向东经104°附近的高206Pb/204Pb比值区是否存在、渤海周边Pb异常区的强度以及华南DUPAL异常区问题等方面都有区别, 表明晚中生代-新生代时期, 中国大陆进入了一个新的软流圈地幔对流体系, 近代地幔并没有完全继承老地幔的全部特征而是被注入了新的软流圈物质.此外, 两张趋势图都显示了南北分块的特征, 而东西向的系统变化, 仅在近代Pb比值趋势图中华南块体的东南沿海地区出现, 暗示太平洋板块俯冲对中国大陆的影响处于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43.
针对“使用属于国家秘密基础测绘成果审批”事项,由于涉及成果发布、申请、审批、分发等多环节多办事人员协同办理,且申请用户填报信息真伪、办事材料权威性等无从考证等问题,造成办理时需要多次到场、多方求证、重复填报等问题,本文介绍了测绘成果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部门数据仓的构建、“标准+应用”元数据管理策略及基于QR编码的二维码跨网络信息传输等关键技术,解决了办事周期长、效率低下及材料的溯源、权威性等问题,同时能够支持省市县三级的“一站式”成果服务和审批分发,符合“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对类似问题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