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81.
李南  李晓东  刘想  刘柏伶 《干旱区地理》2022,45(6):1978-1987
以新疆15个地州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区域流强度模型和引力模型,分析2010—2019年新疆辐射能力以及区域间的经济联系,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经济联系网络结构演变特征,为优化新疆区域经济网络结构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出建议。结果表明:(1) 区域流强度整体表现为北高南低的发展格局,10 a间平均提升率达60%,以乌鲁木齐市和喀什地区为首区域流强度相关指标增长最为显著,但中心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总体较弱。(2) 2019年新疆弱经济联系数量占比降至48.57%,低等级经济联系格局显著,逐步形成以乌鲁木齐市为中心、克拉玛依市和石河子市为次中心的放射状空间联系格局,10 a间经济联系整体略有增长,过程中虹吸效应远大于涓滴效应。(3) 网络中心势2019年达63.61%,整体中心性水平以极化效应为主,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凝聚子群内部成员不断发生变化,空间分割现象显著。新疆整体经济联系时空网络格局“核心-边缘”现象显著,呈现出“东北强、西南弱”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82.
本文采用小波变化分别对受磁扰时段的"天宫一号"大气质谱信号和乌鲁木齐台地磁FHDZ-M15秒数据进行频段分析.实验发现"天宫一号"大气质谱信号和地磁M15秒数据信号的频谱优势频段在0.005~0.025 Hz之内,其中主要受干扰的频段为0.01~0.02 Hz.在地磁M15秒数据的预处理数据中,将H分量和F分量的主要磁扰频段滤出,实验结果表明:含有主要磁扰频段的H分量和F分量SNR(信噪比)分别为37.17 d B和32.99 d B,滤出空间主要磁扰频段后的H分量和F分量SNR分别为215.71 d B和245.54 d B,SNR有了很大的提高.地磁M15秒数据信号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提高地磁资料对于地震监控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3.
库尔勒地震台宽频带面波震级与传统面波震级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IASPEI新推荐的宽频带面波震级M_(S(BB))标准,选取库尔勒地震台记录到的2015~2016年772个数字地震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新版JOPENS6. 0-MSDP软件测定其宽频带面波震级M_(S(BB)),同时对传统面波震级M_(S7)重新测定,经过宽频带面波震级M_(S(BB))与传统面波震级MS7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4.
李晓东  宋开山  闫守刚 《湖泊科学》2022,34(4):1294-1307
半干旱内陆地区的湖泊湿地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季节和年际时间尺度上的湖泊水文变化对湖泊湿地生态结构和功能有着重要影响.近20年来,月亮泡湖泊湿地经历了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水文波动过程.为了实现大尺度地表生态年内/年际变化检测,更好地了解湖泊年际水淹范围及其水淹频次对内陆湖滨湿地生态的影响,基于1994—2018年Landsat TM/OLI影像数据(30 m),首先,计算提取月亮泡的年际水体信息和水淹频次,进而获取湖泊年际淹没范围.其次,采用综合生态指数变化检测法提取生态信息,选取3个标准观测年(1995、2006、2016年),从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视角分级评价了研究区生态变化,并分析了水淹频次与湿地生态变化的关系.最终,现有研究表明:湖泊年际水淹区主要分布在月亮泡的北侧与西侧尾闾,月亮泡湖泊湿地北侧的年际水淹频次更为显著.湖泊面积的扩展与自然湿地的减少是月亮泡水淹区域的主要变化类型.在这种变化情况下,研究区水体指数累积量的增加与植被指数累积量的衰减成为显著的生态变化特点.月亮泡湖泊年际水淹频次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影响着水淹区域的植被生产能力,水淹的低频波动是研究区植被累积量增加的关键因子.因此,在湿地生态恢复与管理过程中,维持合理的水文波动,恢复月亮泡北侧与西侧沼泽湿地是该区域内生态保护的核心措施.  相似文献   
185.
为了探究拉萨河中下游浮游植物群落优势种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本文选取拉萨河中下游干流及其支流作为研究地点,设置了17个样点,于2015年5月、8月和2016年11月共采集了3个水文期的水样。通过定量样品和活体观察相结合的方法鉴定浮游植物物种,使用直接计数法统计浮游植物数量,共鉴定393种,隶属于6门8纲24目48科100属。计算优势种的优势度指数(Y),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值和生态响应速率、总体联结性、χ2检验以及共同岀现百分比分析优势种的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浮游植物整体为硅藻绿藻蓝藻型群落特征,浮游植物优势种(Y>0.02)共19种,均隶属硅藻门,其中尖针杆藻(Synedra acus)、双头针杆藻(S. amphicephala)等7个优势种是3个水文期的共有优势种,优势种岀现频率和优势度在不同水文期均有差异。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变化范围为0.089~0.751,双头针杆藻在3个水文期均为优势种且生态位宽度值均大于0.5,表现出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属广生态位种;短小曲壳藻(Achnathes exigua)种间相互竞争激烈且生境趋向于特化,可作...  相似文献   
186.
针对村镇房屋隔震设施薄弱的问题,本着低成本、易施工的原则,设计了一种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材料的摩擦摆隔震支座。将该新型支座与传统钢制摩擦摆支座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了该新型支座在相同的竖向荷载作用,不同频率下的干摩擦和润滑摩擦两种工况的支座的滞回性能,得出了该新型支座的基本力学性能,通过利用SAP2000有限元模型对采用该新型支座的隔震结构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并且将该新型支座与传统钢制摩擦摆支座在滞回性能、构造方式和经济性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摩擦摆支座的滞回性能略低于钢制摩擦摆支座滞回性能,该支座隔震效果显著且易模性好,便于施工,造价低廉,适用于低层村镇房屋隔震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187.
亚非季风区夏季降水变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利用比较完整的格点资料,采用Gamma分布百分位数的降水量指标系统分析了亚非季风区夏季降水变率及其与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区SST的关系。首先根据REOF分析,指出亚非季风区里有五个关键地区,分别为萨赫勒地区、日本南部到中国长江流域、中国华南到印度半岛东部、热带非洲地区和东亚地区。然后利用子波分析等方法对这五个中心地区的降水变化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8.
湖泊是陆地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局地气候和全球环境变化的敏感指示器之一。湖泊面积增加和水位的变化直接反映了流域内水量平衡变化过程,对区域和全球的气候变化的反映较为敏感。利用线性趋势法对青海湖流域长时间序列气象、水文资料以及流域水热条件和植被生长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计算了各因素与湖水位的相关关系,旨在定量评估区域气象、水文、植被等要素的变化对和湖泊水位变化过程的贡献,开展细致的青海湖水位变化特征的影响因子探讨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域气候呈现显著的暖湿化趋势,其中流域年降水量总体上呈现弱的增加态势,气候倾向率为10.8 mm·(10 a)-1;流域年平均气温呈显著的升高趋势(P <0.01)。流域年可能蒸散率和年实际蒸散波动较大,年实际蒸散虽有波动但增加趋势非常明显(P <0.01)。流域净第一性生产力(P)平均值为2.86 t DM·hm-2·a-1,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P <0.01)。从1961年开始湖水位呈现逐年波动下降的趋势,到2004年水位最低(P<0.01);2004—2015年的近10 a连续上升,上升速率达14.4 m·(10 a)-1P <0.01)。流域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流域气候呈显著的暖湿化特征,入湖河流径流量也呈现出弱的增加态势;气候暖湿化特征导致流域生物温度增加,植被生长状况得到改善,[WTBX]NPP[WTBZ]显著增加。年降水量增多,河流径流量增大,湖水位抬升;前一年的降水量、≥0 ℃积温、温度、径流量、NPP和蒸发量对湖水位的影响更大;NDVINPP的增加反映流域植被生长状况得到好转,从而增加了流域植被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能力,对湖水位产生间接的影响。降水量、≥0 ℃积温、温度、径流量和NPP对青海湖水位起到正反馈效应,而蒸发量对湖水位主要起负反馈效应,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是湖水位变化的最直接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89.
付帆  陶士先  李晓东 《探矿工程》2020,47(4):129-133
针对国家深部地质资源绿色勘查需求,以及地质特深孔复杂地层小环空条件下护壁难、冲洗液排放污染等难题,采用高温交联保护技术,研制了一套耐温150 ℃环保冲洗液体系。研究表明,该冲洗液经过150 ℃高温滚动后仍具有良好的流变性、降滤失性及页岩抑制性能,并具备较易降解(BOD5/CODCr值为21.5%)和经济性好的特点,在绿色勘查和环保要求严格的地质钻探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0.
以12个野生型龙须菜个体为材料,选择7个SSR位点,分别使用PAGE电泳银染检测和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每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并对这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PAGE与毛细管电泳分型结果相一致的4个位点包括全部的五碱基和六碱基重复:H88、S96、H97和H98。而分型结果不一致的3个位点则均为三碱基重复:H30、S25和S28。经测序检验,PAGE结果均准确,而毛细管电泳分型结果出现误差。在样本量少,SSR位点的变异小时,使用PAGE检测SSR位点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