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72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212篇
海洋学   5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01.
福建省山海经济差异及其协调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省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经济差异明显。通过1990~2004年经济发展综合指数的分析,福建省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经济差异呈扩大趋势,其因素是多方面的。基于此,本文提出5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2.
环渤海地区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环渤海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面对区内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地质灾害严重,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有效保护地质环境,是实现环渤海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中以环渤海地区地下水资源与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现状为基础,围绕区内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就环渤海地区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调查下一步工作进行了探讨,提出重点应放在优化调整地下水开采布局和层位,充分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利用滨海河谷建设地下水库;利用地下空间和雨洪水资源,实施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度;扩大咸水资源改造利用;勘查、建立城市应急(后备)水源地;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与研究等措施,建立以城市、港口为重点的地下水供水安全保障体系。环境地质调查重点则放在确定海岸基准线,开展重点城市、港口以及湿地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建立海岸带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和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构建海岸带地质环境保障体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3.
使用VIL选择人工增雨作业区域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李薇  李永振  汤达章 《气象科学》2006,26(4):432-435
本文利用长春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层状云降水整体VIL及0℃层上、下VIL的分布特点,指出VIL较雷达强度回波更适用于人工增雨作业区域的选择,0℃层上部VIL对北方人工增雨作业区域的选择更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以大同煤田区域地质构造特征为基础, 对门帘石的定义、岩性特征、形态与产状、分布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 指出其与井田发育的准同生岩溶陷落柱具有成生联系。因此, 门帘石的存在具有重要的地质与生产意义。  相似文献   
105.
中国晚寒琥世长山期最大海泛事件及其全球对比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祥化 Tuck.  ME 《地质学报》1996,70(2):108-120,T001
  相似文献   
106.
二、建造的形成速率及补偿原理沉积速率是标定和分析沉积盆地及建造发育的构造背景的重要研究内容。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资料证明,各种沉积物质本身的形成速度是很不相同的。蒸发岩类沉积速率最快,而各类蒸发岩的沉积速率又变化很大。蒸发白云岩,膏岩的沉积速度较低,石盐、钾盐的堆积速度最高,生物礁灰岩和浅滩的  相似文献   
107.
一、沉积建造学说的研究现状 (一)历史回顾沉积建造做为岩石地层组合的概念,出现在地质学史中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这个概念及其涵义也随着地质学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着。最初(十八世纪中叶)建造一词引入地质学文献中,只是用来单纯地表示在成分及在剖面中的位置都相似的区域岩石地层组合(菲克谢尔,1762)。1882年,国际地质学会决定禁止用这一术语来表示地层意义。十九世纪斯塔德尔(Studer)首先把阿尔卑斯第三系的粗碎屑沉积的岩相—岩性组合称为磨拉石(或称磨拉石建造);把韵律性很强的海相细碎屑沉积之砂—泥页岩组合称为复理石(或称复理石建造)。直到十九世纪中叶末期,随着地槽学说的发展,才开始把建造的概  相似文献   
108.
辽南新元古代营城子组臼齿灰岩的沉积环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臼齿(Molar—Toom)灰岩是发育于中新元古代碳酸盐台地的一种特殊灰岩类型。辽东半岛南部大连地区震旦系营城子组中部臼齿灰岩十分发育,野外观测、室内薄片以及比较沉积学研究表明,臼齿灰岩的出现与环境密切相关。通过米级旋回研究发现,该岩相段以发育浅水碳酸盐岩米级旋回层序为主,臼齿构造主要产出在微旋回中下部的中薄层泥晶灰岩和粉屑灰岩中,形成环境为潮下浅水环境。  相似文献   
109.
耕地分等工作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以福建省福清市耕地分等为例,就GIS技术在耕地分等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着重论述了GIS环境下指标区的划分等各流程中主要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0.
第四纪泥石流活动期与气候期的阶段性耦合过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参考绝对年代测试结果、基于地球化学分析和区域地层对比等手段,对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及华北地区近40多个第四纪泥石流沉积剖面进行了分析,初步认为我国第四纪泥石流沉积主要集中大约在1.8~1.6MaB.P.、0.7MaB.P.、0.5MaB.P.、0.14MaB.P.~80000aB.P.、40000~25000aB.P.、8000~5000aB.P.和200aB.P.以来共7个阶段。泥石流发育与区域乃至全球性气候波动呈现出大致同步的规律性;同时,不同地区泥石流发育历史存在明显的差异。云南小江流域的泥石流几乎贯穿整个第四纪时期,很少间断;甘肃白龙江流域第四纪期间泥石流活动受全球气候波动影响明显;太行山东麓及北京地区的泥石流活动主要集中在晚更新世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