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It has long been recognized that the circulation in the East China Sea (ECS) and Japan/East Sea (JES)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at in Pacific, especially with the Kuroshio (e.g., Nitani[1], Hi-daka[2]). Based on current measurements in the Taiwan Strait a…  相似文献   
82.
1966年至1976年在华北相继发生的邢台、渤海、海城、唐山4次7.0级以上强震的震后异常与后续地震有某些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异常的起始时间与转折时间上,同时还表现在异常点的优势分布方向及其逐渐转移的进程上。研究这种关系对于判断同组强震的迁移趋势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3.
应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关于青藏高原地区边界层-对流层-平流层相互作用(Surface-Troposphere-Stratosphere Interaction(STSI))合作研究联合专家组的邀请,以佐治亚理工大学Robert Dickinson院士和加利福尼亚大学K.N.Liou院士为首的美方专家组于2005年8月5日访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美双方专家组就青藏高原STSI研究问题举行了学术研讨会。出席这次研讨会的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负责人陆则慰与罗云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人禾院长、周秀骥院士,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韩菲、科技发展司高云处…  相似文献   
84.
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应用拓展浅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吉林省2003、2004年多普勒雷达资料,对层状云连续性降水和对流云降水整层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ertically Integrated Liquid Water,简称VIL)及0℃层上、下层VIL的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VIL可应用于人工增雨作业区域的选择、暴雨和强风暴的分析以及降水机制等研究。  相似文献   
85.
任建国  李薇  李荔敏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12):1361-1365
1 2005年度面上项目受理和同行通讯评议情况 1.1项目受理情况2005年地球科学四处(资助范围:海洋科学与极地科学)共受理面上项目437项,其中包括自由申请303项、青年基金126项和地区基金8项。申请项数比2004年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86.
刘先林研制测绘仪器,一无现成图纸,二无外国数据可供参考,完全靠自己摸索.科研经费不足也是一个问题.这意味着刘先林每走一步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刘先林说,他从搞一个项目到产生一定的规模,历时十年左右,前几年都像在地狱里一样.每个科研成果都经过上百次的失败,经历过无数次的起起落落,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都不可能成功.  相似文献   
87.
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金清  王光生  周砺  李薇 《水文》2007,27(5):21-24
本文,对水文模型,流域水文模型,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对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的性质、特点进行了论述,并对其在实时洪水预报中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8.
大气季节内振荡的耦合模式数值模拟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李薇  俞永强 《大气科学》2001,25(1):118-132
分析GOALS/LASG海气耦合模式10年积分200hPa纬向风场的逐日输出结果,引用1980~1989年期间逐日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作为实测对照,结果显示该耦合模式抓住了热带大气低频振荡(IO)的基本时空分布特征,模拟IO的强度较多数大气模式强而接近真实,但空间一致性仍不清晰,典型周期不够显著。NCEP资料与耦合模式都反映模拟IO的季节变化与其年际变化有关,模拟较强IO的年份表现IO的季节变化特征也较真实。模拟IO的年际变化与热带东太平洋的SST呈明显的负相关变化。SST暖异常的年份,IO活动较弱。IO变化滞后于SST异常60天左右的相关性最显著。对比单独积分GOALS/LASG的大气模式的结果,发现二者的主要差别在于耦合模式再现IO的季节性特征更真实,反映了海气耦合对IO变化的调制作用。利用海气耦合模式,理解IO对流活动与上层海洋的相互作用过程,是真实描述IO必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89.
Rao  AD 李薇 《气象科技》1995,(3):46-49
风暴潮预报是流体力学中一个著名的问题。本文描述了一个用有限差分方法的沿海地区数值模式,该模式已被用于在斯里兰卡和印度半岛南部沿海由热带气旋产生的风暴潮预报。我们以1964年的Rameswaram气旋、1992年的Tuticorin气旋的强迫风应力分布为代表作了两次风暴潮模拟试验,试验结果都与记录的相应最大潮位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90.
周麟  田莉  张臻  李薇 《地理学报》2018,73(8):1433-1448
研究基于空间句法理论与方法,结合不同时期的数字化历史地图,从街道网络显型、“局部—整体”层级关系及运转效率等三方面探讨民国以来北京老城的街道网络演变进程。结果表明:① 政权更替是其演变的分水岭。民国时期,老城街道网络由封建隔离结构向现代通达结构转型,环环相扣、中轴对称式的整合、穿行核心格局同时被打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街道网络的几何格网特征越发明显,“环形+大格网”式的核心运动骨架凸显,不同街道段的可达性与穿行频率则逐渐趋同。② 老城各子区域的可达性层级关系在百余年来持续变化,穿行频率层级关系则保持稳定,与其他区域相比,东城的可达性与穿行频率优势明显。③ 政权更替之际新结构的集中嵌入与随后规划建设的路径依赖使得老城全域的运转效率历经“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起伏演变过程。这一过程同样出现在东城、西城与外城,但更强的几何格网特征促使前者的两次上升幅度较大,运转效率也相对较高,而皇城的运转效率则随小规模封闭系统的日益开放呈阶梯式下降。概括来讲,研究不仅运用数字化手段系统梳理了北京老城的街道发展史,为如何更好地保护古都风貌,传承历史文脉提供了街道网络视角的逻辑支撑,对于空间句法的理论算法体系也进行了一定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