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21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业务运行综合评估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昭林  李雁  陈挺  石城 《气象》2011,37(2):219-225
综合气象观测网运行监控系统是我国气象探测设备运行保障的实时业务系统.文章以装备技术保障工程理论为基础,按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业务性、经济性等多个范畴,从装备运行状态、装备性能参数、探测数据质量、通信传输、供应保障、维护维修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我国综合气象观测网中各类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保障等工作进行综合评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梁海河  孟昭林  张春晖  李雁 《气象》2011,37(10):1292-1300
为了提高我国气象装备运行保障能力和观测数据质量,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从2006年起创建了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并依此逐步建立了监控业务。文中围绕气象装备保障业务关于台站、省级和国家级的三级用户需求,明确了以探测设备运行状态监视、技术保障信息管理、观测数据质量监视为主线的监控业务设计思想,并奠定了监控业务系统的技术框架,提出了"两级布设、三级应用"的分布结构,基于互联网和WebGIS技术,建立了一套实时气象观测网运行监控和分析系统,具备实时设备运行状态监控、装备保障信息管理、观测数据质量监视、基础信息管理、运行统计评估等功能。在此基础上,文中介绍了气象观测运行监控业务概况,通过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全网设备运行状况的实时掌握,开展监控产品分析服务,定期评估装备运行效能和数据质量状况,使重要气象装备如天气雷达的可用性大幅提升,为提高气象装备运行效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域Palmer气象干旱指数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雁 《气象科学》2019,39(5):626-634
本研究选取我国内蒙古典型草原下垫面区域,进行PDSI在半干旱半湿润典型草原下垫面下的适用性分析。从各单点PDSI结果与区域平均PDSI的相关性结果以及PDSI与降水距平百分率、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以及实际干旱记载对比分析可以看出,PDSI结果与其余各干旱指标对比分析结果无论在时间趋势的一致性还是空间分布的吻合程度方面均很好的对应,说明PDSI在典型草原下垫面区域具有较好适用性,能很好反映此类下垫面状况下的干湿状况;同时,PDSI在指示频繁交替的旱涝时存在时间滞后性。研究结果可为PDSI在类似区域的精细化应用及在其余下垫面状况下的适用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围绕当前中国源头治理与产业转型升级之间脱节严重的突出问题,在编制行业小类污染源全覆盖且取值简便的产强系数等级划分表的基础上,构建全国行业小类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生活源化学耗氧量(COD)和总氮(TN)污染物产强环境准入基准体系,并以青岛市为例,评价污染源产强环境准入基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聚类分组和归并,“全国产强列表手册”编列的3022个COD和1734个TN亚小类污染源归一化产强系数都可划分为13个等级。对于“全国产强列表手册”编列的321个COD和133个TN行业小类,产强准入基准等级构成有显著差异,分别有10和12个等级,其中不同等级占比分别是II-2和IV-6最高,V-9和VI-12最低。根据产强系数检验性监测结果按从严标定准入基准表明,对于青岛市254个COD和109个TN行业小类,产强准入基准构成与全国有所不同,分别有10和11个等级,其中分别有77和14个低于全国准入基准等级。根据青岛市陆源COD和TN产污数量比较分析表明,分级比分类产强核算结果平均相差约6%,远远低于产强系数检验性监测偏差(49%)和13等级产强等级内变幅(39%)。这说明,在按“全国行业小类COD和TN污染物产强环境准入基准体系”建立完善中国污染源产强环境准入制度中,不仅按产污数量分级产强核算结果具有相当的准确性,而且按从严标定准入基准的原则也具有相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区域自动气象站运行监控系统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自动气象站运行监控系统是保障观测网稳定、可靠运行的实时业务系统.系统基于多线程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采用两级部署、多级应用、多方共享的模式,有效利用互联网和中国气象局局域网的优势,实现了对我国区域自动气象站、加密自动气象站及暴雨监测站运行状态、探测数据质量状况、设备维护维修状况以及观测站网的实时监控与保障.从系统的逻辑架构、技术架构、系统建设的主要技术路线、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以及系统建设中所采用的关键技术等方面介绍了中国区域自动气象站运行监控系统的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6.
周青  李雁  裴翀  王曙东  郭雪星  乔贺 《气象科技》2013,41(6):1153-1160
利用中国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2009年5—10月各高度层(10、30、50、70 m)的10 min观测数据分析了全国近地层风速及风功率密度的时空、方位及梯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全国各地区平均风功率密度基本为1652 W/m2,西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更为丰富;② 5月和10月两个月风能资源的可开发量较大,其中北方地区一般5月较大,而南方地区10月较大;③全国各地大体上呈现西北内陆、东北、华北地区刮偏西北风,东部沿海地区刮偏东南风,云贵地区盛行西南风的趋势;④从不同梯度情况来看,越往高层风能资源的可开发量越大;⑤从全国风能资源的日变化情况来看,一般从08:00—20:00风能资源比较丰富,其中15:00平均风功率密度和平均风速达到极大值,但不同地区不同时段风能资源分布还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7.
自动气象站故障分析排除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ASOM)中运行的2400多套国家级自动气象站的数据、各型号自动气象站厂家备件的调研以及22个省(区)2007—2008年国家级自动气象站故障和维修信息,从采集系统、传感器、供电系统、业务终端设备、通信传输设备、软件等方面对自动气象站的典型故障原因、故障现象以及简单解决办法进行了汇总分析,为技术人员在维修活动中提供参考,为分析排除故障、提高维修效率、提高自动气象站的技术保障能力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城乡交错带土地覆被景观格局时空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0、1995、2000和2005年覆盖广州市南部拓展区的LandsatTM遥感影像,经监督分类和人工目视解译获得研究区各时相土地覆被景观图。选取景观指数指标对研究区的景观格局和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并利用缓冲区技术研究分析各时期内景观特征的梯度方向分异。结果表明:广州市南部拓展区在15年间景观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该时期内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逐年增大,景观异质性先增后减,优势斑块呈分散趋势;耕地面积先减后增,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建筑用地面积则逐年上升;景观格局梯度分析显示区域景观格局存在方向上的梯度分异,反映大城市中心区不同辐射距离范围内城乡交错带的城市化发展差异。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裴翀  宋连春  吴可军  李雁  李巍  邵楠 《气象》2011,37(2):213-218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是我国气象预报服务的基础,保障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是我国气象探测事业发展的关键.文章阐述了我国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ASOM)的结构、系统建设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和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介绍了系统功能和特点,并结合我国气象探测设备监控与保障业务实际,探讨了系统未来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20.
自动气象站运行效能统计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中对自动气象站的监控情况, 将监控平台上2100余套国家级自动气象站的运行效能分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6个区域从数据到报率、可用性和可靠性3方面进行统计, 并从数据报文格式错误和数据要素错误两方面对影响自动站效能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9-10月全国国家级自动站的数据到报率、可用性和可靠性保持在80%以上, 且三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东北区域自动站的运行效能最高, 而西南区域的运行效能最低; 数据到报率是数据可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条件, 在数据到报率一定的情况下, 数据报文格式错误较数据要素质量错误更多地影响数据可用性和可靠性; 第1行格式错误较第2行格式错误对自动站效能的影响程度更大, 相对于其他观测要素, 地温要素是影响自动站效能高低的主要因子; 在地温要素中, 不同层次地温对自动站效能影响也存在一定差异, 320 cm地温影响程度最大, 而5 cm地温影响程度最小, 基本呈现出越往地下深处地温要素对效能影响程度越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