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8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邹书平  柯莉萍  黄钰  杨哲  曾勇  陈林 《气象科技》2024,52(1):90-103
本文选取了2017—2020年威宁县111个对流单体(35个冰雹云单体和76个雷雨云单体),着重分析了对流单体雷达回波在垂直指向上的分层结构特征,并结合双偏振雷达观测分析了对流云单体偏振参量和水凝物相态分布特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①威宁对流单体雷达回波典型特征量基本一致,对流单体生命史周期约为100 min,最大反射率因子主要位于与0 ℃层高度差±2.0 km的范围内;②当对流单体雷达回波强度从45 dBz发展到55 dBz以上时,冰雹云具有发展迅速且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冰雹大小则与强回波在融化层高度以上的扩展高度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高度越高、冰雹越大;③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能够较好地反映降水粒子类型,基本符合粒子形状、大小和相态分布的特点,但应考虑降水相态粒子处于临界过渡区域的转化特点;④威宁多小冰雹主要与垂直风切变较弱、对流有效位能CAPE值不稳定能量偏低,且中小冰雹在下落过程中逐渐融化变小有关。  相似文献   
32.
将CODE以及GPS广播星历提供的8个系数分别作为Klobuchar模型的输入参数,利用Klobuchar模型及NeQuick模型计算得到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15个GPS基准站上2000~2008年的电离层VTEC序列,以欧洲定轨中心CODE提供的事后电离层产品作为参考标准,得到了两个模型在中国地区的精度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33.
唐山地震房屋倒塌率与烈度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哲  程家喻 《地震地质》1994,16(3):284-288
以街区和自然村为样本,通过唐山震害航片对1942个样本进行房屋倒塌率判读和分区统计,建立了房屋倒塌条烈度相关模型,分析了不同烈度区房倒率的频度展布特征。其模型可为大震应急及震害损失快速评估时烈度评定提供定量标准,频度分析结果可为震害预测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34.
利用1981-2010年近30年白城地区5个气象站的历史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总结出白城地区冰雹、雷雨大风和短时暴雨3种强对流天气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受地形影响,白城市冰雹少,但多雷雨大风和短时暴雨。时间分布上,冰雹1980年代为多发期,1990年代明显减少,但2000年代后期又有增多的趋势;雷雨大风1980年代初期为多发期,1980年代后期有所减少;短时暴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末期分别出现峰值。冰雹、雷雨大风6月出现的次数最多;短时暴雨7月出现的次数最多。冰雹、雷雨大风和短时暴雨主要出现的时段分别是13-17时、13-20时和14-21时。空间分布上,冰雹基本呈现北多南少的分布;雷雨大风基本呈现南多北少的分布;短时暴雨基本呈现两侧多中间少的分布。  相似文献   
35.
向淑君  周筠珺  邹书平  杨哲  曾勇 《气象》2022,(2):203-215
利用探空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0.5°×0.5°逐6小时再分析资料、X波段双偏振雷达观测资料对小槽触发的雹暴过程进行诊断分析。针对其发生发展特征,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预报指标阈值构建针对小槽触发的雹暴诊断方法。利用此方法对雹暴多发地黔西山区,小槽触发下3次雹暴过程进行诊断分析,验证诊断方法对各类小槽触发的雹暴过程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根据多个个例降雹前的环境条件特征,选取湿热力垂直螺旋度大于0.8×10-3 Pa·m3·K·kg-1·s-2和水汽垂直螺旋度大于0.8×10-5 kg-1·m3·Pa·s-2作为指标阈值,在雹暴发展初期可诊断出个例的降雹潜势;针对强风切变、单体合并过程将促进强雹暴发展的特性,利用热力切变平流参数绝对值大于3×10-8 K·Pa-1·s-1的大值中心区域与降雹地的对应关系和45 dBz回波顶高与0℃高度关系阈值,可诊断...  相似文献   
36.
利用2019年6月至12月威宁县边界层风廓线雷达数据和威宁探空数据,预设二者风速偏差<=3m/s、风向偏差<=20°为有效数据样本,研究两者在不同风速、风向范围和不同高度、时次、降水条件下风向、风速数据对比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风廓线雷达和探空的风速、风向均具有较好的正向相关性;(2)在不同高度下,且无论有无降水或任意时次,风速有效样本比率大体上高于风向有效样本比率,500米左右高度以下有效样本比率总是最小(不足50%),而中高层较大;(3)不同时次对风速、风向数据有效性影响不大;(4)有降水时风速、风向有效样本比率比无降水时偏小且变化剧烈;(5)除东北(20°-40°)和西南(200°-260°)风向外,其他方位风向数据一致性较差;(6)除大于24m/s的风速外其他大小风速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7.
1前言洮南市地处吉林省西北部,大兴安岭东麓,松嫩平原的西部边缘。位于东经121038'~123020',北纬45002'~46001'。市境总幅员5103km2,西、西北与(洮南市气象局  相似文献   
38.
压制数值频散,提高正演模拟精度,一直是有限差分正演模拟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时空域频散关系的有限差分法,比基于空间域频散关系的传统有限差分法,模拟精度更高.时空域声波方程数值模拟,普遍采用常规十字交叉型高阶有限差分格式.而在频率-空间域,普遍采用旋转网格和常规网格混合的有限差分格式,有效提高了模拟精度和计算效率.本文将频率-空间域混合网格有限差分的思想引入到时空域,提出了时空域混合网格2 M+N型声波方程有限差分方法.首先推导出基于时空域频散关系的混合网格差分系数计算方法,然后进行频散分析、稳定性分析,并和传统高阶、时空域高阶有限差分法对比,结果表明:计算量相同时,新方法能有效压制数值频散,显著提高模拟精度;新方法相比传统2 M阶有限差分法,稳定性增强,与时空域2 M阶有限差分法稳定性基本相当.最后利用新方法进行均匀介质、层状介质、盐丘模型的数值模拟和盐丘模型的逆时偏移,模拟效果和成像质量进一步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39.
最小二乘偏移能够消除非规则地震采集、带限子波等因素对偏移结果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成像分辨率和振幅保真度,但高昂的计算成本严重制约了其实用性和应用前景.本文基于射线理论格林函数和地震波走时一阶近似,提出了一种快速的点扩散函数计算方法,不但可以大幅降低点扩散函数的计算成本,还能够适应任意的空间采样以保证点扩散函数的插值精度.以此为基础,本文进一步发展了成像域最小二乘偏移方法,能够高效、灵活地实现地下反射率的迭代更新,并最终获得分辨率更高、照明更加均衡的反演成像结果.文中给出的模型和实际数据的测试结果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0.
两种不同时代、相互接触的花岗岩,由于其化学成分上的差异以及后期水—岩反应,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内必然导致其中元素、天然放射性核素的迁移,这种迁移行为可类比为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库中放射性废物的近场迁移行为。广西资源县境内的某处印支期花岗岩(全岩Rb-Sr年龄214±3 Ma)和海西期花岗岩(锆石U-Pb年龄196±31 Ma)接触带,根据全岩化学成分、O、Pb同位素待征和铀系核素的~(234)U/~(238)U,~(234)U/~(230)Th,~(230)Th/~(238)U,~(226)Ra/~(230)Th等核素活度比值,其两侧花岗岩在其演化过程中成为一个相对开放的比学体系,但由于其附近没有明显的开放性断裂,其中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天然铀系核素在接触带中的迁移距离仅约1~2m,接触面薄弱带中发生的水-岩反应仅使化学组分迁移约30 cm。花岗岩裂隙是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