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86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41.
日本区调工作现状与动向杨坤光(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笔者在参加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1996年8月4~14日),与日本地调所(GSJ)展厅展示员进行了有关地质调查工作方面的交流,获取了有关日本区调所近况和研究动向等方面的某...  相似文献   
42.
大陆剥蚀速率与造山隆升速率研究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陆的机械剥蚀速率与区域高度和地表径流量呈正相关关系。化学溶蚀速率与地表径流量呈正相关关系。在大陆地壳无升降运动条件下,现代大陆剥蚀夷平至海平面只需30-300Ma。大陆平均高度受控于地球内部的放射性热能,由于放射性热能的缓慢衰减而引起大陆平均高度的缓慢降低。剧烈构造运动期间,隆升速率可以是剥蚀速率的数倍,由于隆升的阶段性(短期性)和剥蚀的持续性(长期性)使大陆高度长期发生不断的变化。  相似文献   
43.
西昆仑康西瓦断裂带新发现的麻粒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昆仑康西瓦断裂是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一条规模宏大的构造缝合带。它西起哈萨克斯坦乌孜别里山口 ,经班迪向南东延伸至麻扎、三十里营房 ,后向东经康西瓦、慕士山至琼木孜塔格西南被阿尔金断裂斜向截断 ,在我国境内延伸有 1 0 0 0 km余 ,宽 3~ 5 km,断面倾向北东 ,总体走向北西 ,整体呈反“S”形 ,主弧形向南西突出。结合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新疆西昆仑成矿带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综合研究”项目 ,笔者对康西瓦断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地质考察 ,首次在断裂带北侧中元古界地层中发现麻粒岩 ,为研究康西瓦断裂提供了重要的地质资料。康西…  相似文献   
44.
秦岭地区城口—房县断裂带变形特征及ESR定年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秦岭城口—房县断裂带是秦岭造山带和扬子板块的分界断裂带, 平面上呈向南西突出的弧形, 构成大巴山弧。断裂带的宏观构造组合显示了断裂带由北向南强烈逆冲, 断层岩的宏观特征和显微构造特征表明断裂带以浅层脆性变形为特点, 对断层岩的有限应变测量得出岩石发生了中等到较弱的变形。由断裂带石英脉电子自旋共振 (ESR)定年,测得 11个石英脉的年龄集中在 3个年龄段(240~230Ma, 165~130Ma, 70~60Ma), 其中 7个样品的年龄集中在 165~130Ma之间, 由此推断断裂带活动于中晚侏罗世(165~130Ma)达到其构造变形最强烈时期。  相似文献   
45.
粤西黄岭岩组片麻状花岗质岩石属于云开地块的基底岩系(2600Ma~1700Ma)。自下而上发育3种均造样式:下部透入性剪切变形带;中部平直均匀变形带;上部为揉皱带。应变分析表明,近水平分层剪切作用以及剪切应变带的向上迁移形成了上述不同构造样式,化学分析显示不同构造样式的花岗质岩石具有陆壳改造S型花岗岩特点。它们可能是形成于浅海一半深海的碎屑原岩在原地或准原地剪切深熔的结果。剪切深熔深度约13km~15km,峰期变形在2000Ma~1700Ma。  相似文献   
46.
根据花岗岩类资料,分析了大别造山带自古生代以来的岩石隆升-剥露历史。认为北淮阳地块、大别地块西段及大悟地块的岩石隆升-剥露主要发生于侏罗纪之前,而大别地块东段在白垩纪之后还发生了强烈岩石隆升-剥露.本文指出,含超高压变质岩的大别地块东段自海西期以来的岩石隆升-剥露幅度达20km.这一深度的负荷压力与大陆碰撞过程中超过压和高应变条件的结合,有可能形成柯石英榴辉岩,但高压变质地体中的金刚石,更可能是早期慢源岩浆挟带到地壳中的捕虏晶。  相似文献   
47.
联合会际岩石圈委员会(ICL)最近开始实行一项新的全球性大断面计划。最近己用模拟来研究北美大陆-大洋大断面计划,着重研究从大洋到大陆的构造变化以及在过去700万年中每条六断面带的演化。这项计划的先进性在于促使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的资料结合。  相似文献   
48.
湘西花垣-张家界断裂带构造变形特征与ESR定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花垣-张家界断裂带作为雪峰山隆起带北西部的一条重要断裂带,其活动历史包含了隆起带很多的演化信息。对断裂带宏观构造、微观构造、ESR定年和流体包裹体测温的综合研究表明,其经历了挤压、伸展、走滑多期复合的演化历程,北西段的活动强度相对较强,中生代以来变形以浅部的脆性为主,并伴随了多次的低温热液活动。包裹体测温显示均一温度的众数值主要集中在120~150℃,180-200℃和270-330℃3个阶段。断裂带的石英脉ESR定年表明,其中生代以来剧烈活动时间处于燕山中-晚阶段(86-131.8Ma)。根据石英脉的野外产状和流体包裹体温度特征,结合前人资料认为雪峰山隆起带中生代从挤脏向伸展的转换时间应在131.3~120Ma之间,至110Ma年左右伸展作用趋于强烈。  相似文献   
49.
白垩纪碰撞后花岗岩是研究大别造山带碰撞后伸展垮塌的重要载体,西大别南缘的桥店花岗斑岩脉为约束大别山碰撞后构造机制转化提供了新的约束信息。SIMS和LA-ICP-MS锆石定年结果表明,桥店花岗斑岩脉侵位年龄约为129 Ma,并具有富集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εHf(t)=-24.5-14.7)和古元古代二阶段模式年龄(2.41.9 Ga)。矿物组成上,花岗斑岩脉以富含粗粒的长石斑晶为主要特征。它们具有变化的SiO2含量(63.07%73.22%)和A/CNK值(0.871.73),同时具有高的K2O(4.51%5.47%)、低的MgO (0.42%1.82%)含量,属于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类。岩石的轻稀土元素相对重稀土元素富集,具有Eu的负异常(Eu/Eu*=0.770.92);同时富集Rb、Ba和Pb,而亏损Nb、Ta和Ti。相较于典型埃达克质岩石,桥店花岗斑岩的Sr含量(78×10-6724 ×10 -6)变化较大,Y(11.8×10-614.8×10-6)和Yb(1.09×10-61.37×10-6)含量相对较高,对应的Sr/Y(6.755.5)和(La/Yb)N(29.634.2)比值较低。以上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古元古代的残留锆石和二阶段铪模式年龄,共同反映出桥店花岗斑岩是区内古元古代下地壳物质在中-低压力条件下部分熔融的产物。与区域上碰撞后岩浆岩的对比研究表明,桥店花岗斑岩的侵位指示了西大别地壳在约129 Ma已经开始减薄,西大别白垩纪加厚下地壳的拆沉及构造机制转换的时间可能在约130 Ma前后。  相似文献   
50.
青藏高原内部及边缘分布大量地热田,主要有青海共和—贵德地热田、甘肃张掖盆地地热田、甘肃天水地热田、云南腾冲地热田等,所有地热田系统整体围绕青藏高原边缘呈带状展布,主要受控于青藏高原构造活动。对该区域多个地热田进行分析,均具有深部热源垂直传导供热、深大断裂和其发育的次级断裂为有利通道等特性。青藏高原深部分布多个通道流,在地震层析成像观测结果、远震P波走时层析成像等地球物理资料上均有显著反映,青藏高原中北部地壳低速-高导层是部分熔融层的岩石学证据亦被证实。主要地热田均分布在通道流沿线,根据地热田的研究成果,认为下地壳的通道流不仅为地热田提供热源,形成明显的大地热流异常区带,通道流区域的地壳厚度减薄、构造活动增强,热流易于向上传导运移。文章综合分析后初步建立了地热分布与通道流关系模型、与通道流相关的地热田地热模型,认为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分布的多个地热田均受控于其深部的通道流;通过对该区域地热资源前景进行分析,认为甘肃天水地区位于通道流的交汇部位,地热资源前景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