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59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 采用Box-Behnken设计进行丁艺优化,研究地榆皂苷的闪式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闪式提取法,以溶媒用量、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3个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以总皂苷转移率、地榆皂苷1转移率、总评归一值(OD)为评价指标进行Box-Behnken设计试验,考察最佳工艺.结果 最佳工艺为溶媒用量9倍、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时间2 min,对最佳工艺进行验证,结果实测平均值为总皂苷转移率82.20%、地榆皂苷Ⅰ转移率88.73%,RSD分别为1.59%、2.72%,与模型预测值非常接近,说明该模型比较可靠.结论 本方法科学、合理、可行,为进一步地榆制剂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2.
成都平原区地下水资源丰富,为响应国家节能、环保的号召,地下水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在成都平原区有着较快的发展,为适应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满足社会需求,对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成井工艺进行研究,并采用推广先进的技术、方法与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有机结合,最终为地下水地源热泵高效、长期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3.
本文从图文一体化的角度,介绍了利用ArcGIS Engine组件技术,采用集成开发方式模式,把地理信息系统引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并根据地政管理工作特点,结合COM技术和业务基础架构平台,提出建立了能够面向城市管理需要的业务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局域网/因特网环境下的图文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24.
基于GIS的黑龙江省积温带精细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黑龙江省的地理及气候条件,确定了黑龙江省积温区划指标;利用80个气象台站30 a的气候资料和地理信息资料,建立了区划的空间分析模型.在GIS的支持下,考虑地形的影响,按100 m×100 m网格推算出网格点的积温分布,对积温进行了区划,并对1961~1990年积温带与1976~2005年积温带进行比较,可见黑龙江省积温带发生了明显的北移和东扩.  相似文献   
125.
根据1959~2007年玉屏县的气温资料,进行趋势系数和气候倾向率分析.表明气温年际变化呈上升趋势,并具有年代际变化特征,在20世纪90年代初玉屏县的气温有突变特征,之后为显著变暖阶段.1998~2007年10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8℃;最高气温变暖不明显,仅春季增温;最低气温增温幅度最大,特别是冬、春季的增温突出.  相似文献   
126.
通过研究中国大陆1910年以来8级以上特大地震和国外几组典型特大地震对震源邻近区域的影响,发现特大地震往往发生在断裂带上,一组或一次特大地震可能使发震断裂部分破裂,未破裂断裂又是大震的空段,该空段短时间内可能会发生大震(起到增震作用);反之,发震断裂完全破裂或没有大震空段,震源邻近区域短时间可能不会发生大震(起到减震作用)。依据这一结果,特大地震发生后,可对震源邻近区域后续大震作短、中期预报。  相似文献   
127.
简述了真空挖掘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介绍了真空挖掘技术及设备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并且探讨了我国发展真空挖掘技术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28.
具有时变参数的门限自回归模型及其在气候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时变参数模型引入门限自回归模型中,提出具有时变参数的门限自回归模型,并对昆明,蒙自,河口等地区3月温度序列进行预报,结果表明:这种模型比门限自回归模型的预报准确度有明显提高,这是因为用这种模型进行预报时,可以随时更新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129.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营口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等,对2013年6月3日发生在东北冷涡背景下的一次大冰雹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高空东北冷涡环流背景下,高层干冷、低层暖湿的层结配置形成了大气层结不稳定,较强的垂直风切变和适宜的0℃、-20℃层高度有利于强冰雹天气的发生。(2)产生大冰雹的对流风暴是一个超级单体强雹暴。该风暴在反射率因子图上具有高悬的强回波、弱回波区、钩状回波等特征;在径向速度图上具有风暴顶辐散、中层径向辐合、中气旋等特征;在反射率因子和径向速度图上均可以看到三体散射的存在;同时较高的VIL含量和密度也预示了大冰雹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0.
利用玉屏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16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气候季节划分》(QX/T15—2012)方法,对玉屏县四季起始日期及长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玉屏县常年四季起始日期:入春3月5日,入夏5月23日,入秋9月22日,入冬11月28日;四季长度:春季79 d,夏季122 d,秋季67 d,冬季97 d。(2)56 a来玉屏县春季起始日期呈提前趋势,长度呈增加趋势,两者均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出现了转折,但未发生气候突变;夏季起始日期及长度趋势变化不明显;秋季起始日期呈推后趋势,长度变化不明显;冬季起始日期变化不明显,长度呈减少趋势;春季长度增加、冬季长度减少主要为春季起始日期提前所致。(3)玉屏县四季起始日期的年际变幅大,起始日期比常年偏早(晚)连续2候以上的异常年份,春季为23%,夏季为27%,秋季为32%,冬季为25%。(4)玉屏县春季开始后出现低于季节指标≥1候的概率达41%,表明玉屏县春季出现倒春寒天气的概率很大。(5)比较气象行标法与稳定通过法的四季起始日期及长度,气象行标法对玉屏县的四季划分更能满足于农业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