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71.
一种协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PM2.5浓度估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阳阳  刘纪平  杨毅  石丽红  王梅 《测绘科学》2016,41(12):172-178
针对PM2.5浓度估算中时空特征考虑不足和样本量较少的问题,该文将协同训练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相结合,提出了协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采用两个不同参数的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作为回归器,利用一个回归器训练另一个回归器的未标注样本,选择最优结果作为标注样本加入标注样本,通过不断学习扩大标注样本量提升模型的回归性能。以京津冀地区2015年3-7月的PM2.5浓度数据为实验数据,利用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进行建模,采用不同核函数的时空地理加权回归作为对比方法进行实验。结果显示,协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性能比基于Gauss核函数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提升了10%,比基于bi-square核函数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提升了6.25%,证明该文方法能够提升时空样本数量不足时的PM2.5浓度估算精度。  相似文献   
72.
珠江口盆地文昌X-2油田珠江组发育一套低阻油层,该套油层电阻率与水层电阻率非常接近,给储层流体识别和含水饱和度计算带来较大困难,目前其低电阻率成因机理尚不够明确。基于铸体薄片、CT扫描、X衍射等实验分析资料,结合地质、测井资料和导电数值模拟技术,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对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若条带状分布的泥质含量高于20%,泥质在岩石中连续性较好,可提供较好的导电网络,因此油层电阻率仍然低于1.6 Ω·m,与水层差距不明显。低幅度构造和浅海沉积环境是低阻油层形成的主要宏观成因,复杂孔隙结构、细岩石粒度、高束缚水饱和度、高含量且条带状分布泥质是低阻油层形成的主要微观成因。  相似文献   
73.
武军杰  智庆全  邓晓红  王兴春  杨毅  张杰  代鹏 《地球科学》2020,45(11):4027-4037
白云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北部辽东青城子矿集区,具有深部找矿潜力.为寻找白云金矿区深部及外围矿体,应用大功率瞬变电磁系统开展了白云矿区含矿地层和控矿构造的勘查.野外数据采集采用中心回线和大回线2种装置.大发射磁矩(7.2×106A·m2)和低发射基频(5 Hz)保证了高数据质量和长的有效观测时间,从而加大探测深度.研究区地层主要为大石桥组三段和盖县组.大石桥组三段总体电阻率较低,主要由透辉透闪片岩和含石墨大理岩引起.盖县组主要成分为片岩和变粒岩,属中高电阻率.研究结果表明瞬变电磁法可以有效探测大石桥组三段和盖县组的分布以及其中发育的褶皱和断裂.3条瞬变电磁测线反演结果表明,白云金矿西部受到较大挤压,形成明显的推覆构造,而白云矿床东部褶皱平缓,挤压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74.
环肋圆柱壳体在水下冲击波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屈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加肋圆柱壳体为对象建立力学模型,在水下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作用下,考虑流体与结构的耦合效应,研究加肋圆柱壳体的弹塑性失稳变形量及动力响应特性。数值分析显示出的最终变形形状和压力变化过程与实验资料一致的  相似文献   
75.
东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热结构及断面模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金昕 《中国科学D辑》1996,26(Z1):13-22
东秦岭岩石圈热结构热状态十分不均匀,沿断面可分成华北地块、北秦岭、南秦岭、扬子地块4大特征,其分界明显,南秦岭为“热区”,北秦岭为“冷区”。商丹断裂带具81.3mW·m~(-2)高热流值,是南北秦岭的分界线,是多期构造运动的活动带,是扬子与华北的缝合带。加里东期扬子向华北俯冲碰撞;印支-燕山期俯冲板片由于“去层状化作用”断开下沉,软流圈上侵,岩石圈土地幔变薄。后因华北岩石圈下部插入扬子俯冲板片中形成穿插构造,商丹断裂带成为现今向南倾的走滑断裂带。中上地壳有不同时期的大规模逆冲推覆体、断块向南叠置;下地壳缩短成“漏头”状下滑,地壳增厚造成东秦岭造山带现今独特复杂的岩石圈五层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在剖宫产围手术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 例足月妊娠择期剖宫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2组术后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及子宫复旧、泌乳、肠道功能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住院时间更短、产后出血量更少、子宫复旧情况更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组患者术后24h内均成功泌乳,泌乳充足率治疗组为83.3%(25/30),对照组为6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便秘发生率治疗组为20.0%(6/30),对照组为4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仅对照组1 例患者出现尿潴留,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可缩短剖宫产术后住院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加快子宫复旧与肠道功能恢复,促进泌乳,且不增加术后尿潴留的风险,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77.
基于海冰密集度的消退起始时间判别方法改进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毅  聂红涛  董春明  魏皓 《海洋学报》2021,43(7):152-161
海冰融化过程以正反馈的形式影响着海洋的热量吸收,对北极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经济活动的开展起着重要作用。基于1979–2018年北冰洋逐日海冰密集度数据,本文综合考虑不同海域海冰冰况等因素,对北冰洋边缘海海冰消退起始时间的判别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不同的方案对比分析表明,改进后的方法能够反映不同海域、不同年份冰情的变化;并且可消除一些天气扰动现象的干扰,避免过早地判别消退起始时间。应用本方法分析发现北冰洋各边缘海消退起始时间存在提前的趋势,与融化起始时间的提前趋势较为一致。但是不同海域提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喀拉海和楚科奇海提前消退的趋势最强,达到了9 d/(10 a),而东西伯利亚海消退提前趋势最弱,只有4 d/(10 a),区域间的差异逐渐增大。海冰消退起始时间存在显著的年际差异,各边缘海的标准差均在15 d左右,近10年中消退最早与最晚之间的差值最大可达50 d,出现在波弗特海。  相似文献   
78.
随着我国一系列发展战略的实施,在沿海滩涂区等低阻环境下开展电磁法深部探测工作的需求越发迫切.传统瞬变电磁法(TEM)一般观测感应电动势(dBz/dt)参数,其响应函数复杂,数据解译难度大,且衰减极快,勘探深度较小,不能满足深部探测的需求.而瞬变电磁法的感应磁场(Bz)参数具有响应函数单调、衰减速度慢等优点,深部探测应用前景广阔.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讨论了TEM的Bz参数相比dBz/dt参数在响应曲线形态、探测深度等方面的优越性,然后在某沿海滩涂区开展了野外验证工作.理论分析计算和野外试验结果表明,TEM的Bz参数相较于dBz/dt参数有诸多优势,基于Bz参数的瞬变电磁法在滩涂区的极低阻条件下仍具有较强的分层能力、较大的探测深度和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9.
三峡水库香溪河初级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3 2014年采用黑白瓶测氧法对香溪河不同站点(上、中、下游及其支流库湾)和不同水深(0.5、1.0、2.0、5.0和10.0 m)的初级生产力进行原位测定.结果显示:(1)三峡水库蓄水后香溪河水域初级生产力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支流和上游的总初级生产力大于中、下游,下游的初级生产力水平最低;初级生产力随着水深增加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2)初级生产力具有显著的季节差异,春、夏季显著高于秋、冬季;(3)光照强度、水温和天气对初级生产力有显著影响,水体叶绿素浓度与初级生产力极显著相关.结果显示,蓄水后改变的水文情势将香溪河的初级生产划分为明显不同的两个区域,水动力条件成为影响初级生产力的重要因子;依据初级生产力判断香溪河为富营养、自养代谢型水体.  相似文献   
80.
以焦化苯(工业级)为碳源,二茂铁(工业级)为催化剂前驱体,氢气为载气,含硫化合物噻吩为生长促进剂,采用浮游催化热分解法制备碳纳米管,通过TEM对产物形貌进行观察和表征,着重讨论噻吩含量、反应温度、苯的挥发温度、催化剂分解温度等实验参数对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形貌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只要控制好实验参数,工业级原料完全可以制备出碳纳米管,主要工艺参数为噻吩/苯体积比为0.55/100,二茂铁的分解温度为150℃,苯的挥发温度为50℃,反应温度为11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