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95篇
大气科学   77篇
地球物理   109篇
地质学   341篇
海洋学   118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9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The East Kunlun fault zone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Bayan Har block. The study of earthquake rupture behavior in the fault zone is of importa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future seismic risk in northwest Sichuan. A number of geological field investigations, typical micro topography DGPS measurements and sample dating show that the earthquake activity of the East Kunlun fault zone extends to the north boundary of Zoige basin, a segment known as the Luocha segment of Tazang fault. In the satellite image, the segment is seen clearly as gray and yellow strips. The earthquake deformation zone mainly features fault scarp, valleys on the slope, offset gullies and terraces, linear distribution of plants, waterfall, fault spring, fault sag pond, and landslide, collapse and talus associated with surface rupturing. These phenomena are distributed intermittently along the re-existing fault and form a ~50km-long inverse L-shaped deformation zone. Fault activities caused left-lateral offset of gullies and terraces, with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concentrated at 5.5m~6m, 18m~23m, 68m~75m, and 200m~220m, respectively. The recent earthquake occurred between 340±30~500±30BP. The macro epicenter is located 5km~7km northwest of Benduo village, with magnitude of MW7.3~7.4, maximum coseismic displacement of 6m,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5.5m~6m and vertical displacement 0.2m~0.5m, being in a proportion of 5∶1~10∶1. These phenomena show that the Tazang fault is the causative fault of this earthquake. The fault is a Holocene active fault and was dominated recently by left-lateral movement with a small amount of thrust component under compressive shear stress. This characteristic is similar to the movement in other segments of the East Kunlun fault zon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pport the "continental escape" model.  相似文献   
132.
童恒建  黄洪  左博新 《地球科学》2012,37(3):587-592
Google Map或其他遥感图像发布系统发布的遥感图像都是先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进行3波段彩色图像合成后, 然后建立金字塔和分块等处理, 放在服务器端.用户只能看到合成后的图像信息, 其他波段信息无法看到.提出的方法是将多波段遥感图像的每个波段分别处理后, 分别放在服务器端, 然后根据浏览器端用户的请求, 动态选择3个波段的图像数据传输到浏览器端, 在浏览器端应用最新的HTML5的功能动态地进行3个波段图像的合成.这样, 用户能看到不同波段组合合成后的图像信息.因此, 系统能提供给用户更丰富的遥感地物信息, 并且能极大地节省在服务器端的存贮空间.   相似文献   
133.
南京长江新济洲群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京长江新济洲群湿地为例,分析了在长江中下游开展洲滩湿地生态恢复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在分析了南京长江新济洲群湿地退化现状及其驱动因素的基础上,对其保护和恢复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希望为长江中下游洲滩湿地的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4.
针对特殊环境胁迫下河流健康评价的不足,本文依据生态中心与人类中心相结合、整体论、运动论等哲学观点,建立4级模式、参数权重法、百分制计算的评价体系。第2级评价参数为流域环境胁迫程度、河流状况、防治环境胁迫潜力三部分。以海水入侵影响的黄海岸沿海诸河为例,评价结果为72分,准确反映了该河流的健康状况、危害程度和防治潜力,同时高权重参数为保护河流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5.
采用最大加速度也可以评价边坡的安全性。当黏聚力在土的抗剪强度中所占比重较小时,加速度与稳定系数的相关性较好。本文进一步比较加速度临界滑动面与稳定系数临界滑动面的关系,发现对于坡角α≥45°的简单边坡,在ξ < 0.1时,加速度临界滑动面与稳定系数临界滑动面是比较接近的。对于加筋土边坡,在筋材较短时,稳定系数较小的区域分布在筋材末端位置;筋材长度较长时,其位置和区域随着筋材长度的增加不再发生明显变化。但加速度较大的区域几乎都分布在筋材末端。相关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6.
侏罗系是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与开发的重要目的层。华庆地区富县组油藏是近年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的新区块和新层系,已展现出良好的勘探前景和资源潜力。本文利用印模法等方法精细刻画了华庆地区前侏罗纪古地貌特征,深入分析了侏罗系富县组油藏控制因素和富集规律。结果表明,华庆地区侏罗系富县组油藏主要来源于下部三叠系延长组优质烃源岩,油藏类型为构造油藏和岩性-构造油藏,发育在古地貌斜坡带背景之上的河道边滩沉积主砂带内。油藏富集主要受控于前侏罗纪古地貌特征,充足的油源供给、河道边滩相沉积、优越的输导条件、鼻隆构造及良好的泥岩封堵等是华庆地区富县组油藏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37.
新林区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第20个“全国土地日”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38.
介玉新  杨光华 《岩土力学》2010,31(Z2):38-42
广义位势理论为岩土材料的本构关系研究指出了更开阔的数学背景。基于广义位势理论可以构造出基于应力空间的模型,也可构造出基于应变空间的模型,利用两者之间的对称关系,把常规基于应力空间的模型直接转换到应变空间中,对本构模型自身无需做任何改动。基于广义位势理论也可以对已有的本构模型进行修正,比如,可基于广义位势理论对剑桥模型进行修正,这种修正可使模型利用三轴试验的部分成果,比单纯使用压缩试验的成果要好一些。另外,也初步探讨了模型的三维化问题。  相似文献   
139.
根据新疆防震减灾中心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实际需求和设计要求,对中心的通信网络、传输信道等资源进行了整体优化集成设计。系统集成实施后信息网络平台传输可靠、性能稳定,达到了在速率、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化,提高了网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0.
玉树M_S7.1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同震位移分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MS7.1地震,野外地质考察及室内遥感解译表明地震形成反"L"形地表破裂,长约50公里,宏观震中位于郭央烟宋多(33°3′N,96°51′E)。总体上可分为三段,北段与中段间有16km未发现明显地表破裂形迹,中段和南段呈左阶排列,阶区内发育有右阶羽列式破裂。玉树地震最大位移量不小于1.3m,以左行走滑活动为主,兼有挤压逆冲活动。玉树断裂是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断裂南侧羌塘块体和北侧巴颜喀拉块体差异运动导致了玉树地震的发生。地震复发间隔108~185a。破裂南端与1896年强震破裂之间尚有20余公里未发现破裂,其地震危险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