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155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海洋平台结构抗震可靠性时程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地震运动视为随机过程,建立海洋平台结构在地震作用任一时刻基于剪切变形控制的极限状态方程,应用JC法计算海洋平台结构在地震作用任一时刻的可靠度,得到海洋平台结构抗震可靠度的时程曲线。该方法可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42.
利用行业经济活动数据、1 580个地面监测站和6套卫星反演数据,分析了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为碳排放和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变化。与2019年第一季度相比,2020年同期我国碳排放降低9.8%,其中交通部门降幅最大达到43.4%。与2019年2-3月相比,疫情期间全国地表臭氧浓度同比升高1.9 nL/L(5%),其中华北平原以降低为主,东南部地区以上升为主。PM2.5浓度同比下降12.6μg·m^-3(24.9%),其中长三角降幅最大。二氧化氮(NO2)的地面浓度和对流层柱浓度在京津冀、珠三角和长三角都降低20%~30%,体现了高低层的一致性。地面一氧化碳(CO)浓度同比降低17%,而对流层CO柱浓度升高2.5%,可能原因是境外生物质燃烧输送提升了我国南方高层大气的CO浓度。中东部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显著降低,导致地表晴空短波辐射同比升高11.6 W·m^-2(9.6%)。  相似文献   
143.
基于耶鲁互动生物圈模式(YIBs),结合FLUXNET网络观测时间超过8 a的站点的观测数据,研究对不同气象因子影响下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的年际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各植被类型GPP年际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是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站点GPP年际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贡献了这些森林类型年际变率的80%。相对湿度变化是作物站点GPP年际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贡献了作物GPP年际变率的65%。温度是灌木丛站点GPP年际变率的重要因子,其贡献率达到58%。草原站点GPP年际变化的不确定性较大,没有统一的主导因子。研究结果表明,气象要素是全球陆地GPP年际变化的主导因素。在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可能会进一步增加GPP的年际变率。  相似文献   
144.
湿地水文连通性是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健康状况的重要体现。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研究区,在整个公园、分园区和各园区的核心保育区3种尺度上,利用不同类型湿地单元之间的距离及其景观指数,来评估湿地生态系统的水文连通性。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源园区、澜沧江源园区和黄河源园区中的沼泽与河流或者湖泊之间的平均距离分别为370.7 m、408.7 m和869.9 m,索加—曲麻河、可可西里、莫云和扎陵湖—鄂陵湖核心保育区中的沼泽与河流或者湖泊之间的平均距离分别为267.1 m、294.3 m、405.8 m和673.3 m;澜沧江源园区、长江源园区和黄河源园区中的湖泊与河流之间的平均距离分别为1 736.8 m、2 933.8 m和3 868.7 m,扎陵湖—鄂陵湖、可可西里、索加—曲麻和莫云核心保育区中的湖泊与河流之间的平均距离分别为5 586.4 m、3 259.0 m、1 898.2 m和2 373.9 m;在3处园区中,长江源园区内的沼泽平均斑块面积最大,黄河源园区的湖泊最多、湖泊的斑块密度最大;在4处核心保育区中,索加—曲麻河核心保育区的沼泽平均斑块面积最大,扎陵湖—鄂陵湖核心保育区的湖泊平均斑面积最大,不同尺度下距离和景观特征呈现的湿地生态系统水文连通性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45.
基于GIS的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资源潜力是进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地下水资源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下水资源模数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设计并开发了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模型软件。该软件可根据评价指标域值,生成地下水资源潜力分区图。通过黄河下游浅层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的应用表明,本软件可辅助专业人员进行地下水资源潜力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46.
花岗伟晶岩型稀有元素矿床在空间分布上具明显的分带现象.在一个伟晶岩田内,不同类型的伟晶岩围绕花岗岩体呈环带状分布,甚至在同一条伟晶岩脉中也具有明显的水平或垂直分带性.现将几个典型花岗伟晶岩田的伟晶岩带状分布特点总结于下,希望能对寻找稀有元素矿床有所裨益. 花岗伟晶岩田带状分布的实例Ⅰ区锂铍伟晶岩田矿田为一轴向北北西的短轴背斜构造,出露中、上三迭纪的粉砂质粘土岩、石英质粉砂细砂岩,夹少量中基性凝灰岩.  相似文献   
147.
148.
本给出1988年8月16日中日合作发放的10厘米球载红外望远镜对亮晚型巨星、木星、火星和土星的观测结果。探讨系统由硅光电二极管及HD820滤光片组成,有效峰值波长0.96微米,带宽0.23微米。章介绍了扫描观测的处理方法和流量定标方法,给出所观测的恒星及行星在0.96微米上的视星等。  相似文献   
149.
揭示了东海西湖含油气凹陷第三系沉积体系地下水化学的基本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重溯了其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演变的阶段和特点,论证了地下水现代化学主要是遵循浓缩盐化、正向变质作用方向演变形成的,且已演化成熟,并探讨了地下水成因和形成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50.
梁国昭 《热带地理》1998,18(1):18-23
经70年代的建设,德国的美因-多瑙运河于1992年建成通航。虽然德国国内对这一宏大的工程颅有争议,但工程建设中有不少经验可供我国参考。我国已规划在21世纪兴连接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湘桂运河和粤赣运河。规划的湘桂运河位于古灵渠附近;粤赣运河位于广东南雄和江西信丰之间。建设这两条运河的天然条件均优于美国-多瑙运河。为保护漓江山水资源,建议重新考虑湘桂运河的位置,提出在广西富川和湖南江化之间选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