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欧阳首承 《气象科学》2000,21(3):354-359
本文以罗斯贝方程和爱因斯坦的引力波方程为例,讨论线性化和形式分析构成的物理实在性的失落,及相应“长波”和“引力波”理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2.
以高岭土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在晶化前加入合成磁铁矿制得Fe3O4含量为 4.48%的磁性4A分子筛。通过X 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磁化率分析(MS)及磁回收效果实验对制备的磁性4A分子筛进行物性分析,并将该吸附材料应用于氨氮吸附实验,将吸附实验数据根据相应吸附等温方程进行拟合,随后使用动力学分析手段考查了其吸附过程反应机理。表征结果表明,Fe3O4的载入对分子筛的晶体结构影响不大,磁性4A分子筛磁化率稳定,可用来重复使用。该分子筛可以通过磁性分离进行回收,且磁性分离快速高效。吸附实验结果表明磁性4A分子筛容易吸附水中的氨氮,Fe3O4的载入对于分子筛本身的吸附容量影响较小。在Langmuir、Freundlich两种等温吸附模型拟合结果中,Freundlich曲线拟合效果更好。Lagergren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NH+4在磁性4A分子筛上的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3.
汉江丹江口流域水文气象预报系统在GIS技术的支持下,以水文气象监测网、定量降水估算、定量降水预报、洪水预报技术为基础,通过雷达估算降水技术、中尺度数值模式预报技术获取高时空分辨率的降水信息输入水文模型来进行水文气象预报。以Web形式为基础的汉江丹江口流域水文气象预报系统平台在2010年7月以及2011年9月汉江丹江口两次洪水过程中及时、准确地显示了流域实况降水、预报降水,准确地预报了洪水入库过程。目前系统已成功移植到三峡区间、清江水布垭、淮河王家坝、漳河水库等流域开展汛期试验与服务,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4.
基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祁连山区及附近有关气象站1960—2011年的气温观测数据,利用线性倾向分析、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法等方法,对甘肃河西内陆河流域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上游祁连山区气温系列的多尺度变化特征与突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余年来,该区域气温变化与青藏高原整体的气温变化基本一致,但又有着鲜明的区域差异。具体表现为:三大水系上游山区气温的年代际、年际、各个季节的变化总体上均呈现显著的上升态势,但受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各水系上游山区气温上升的幅度有所不同,气温的气候倾向率总体上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增加的趋势。位于祁连山区东部的石羊河上游山区年平均气温突变发生时间在1980年代中期前后,位于祁连山区中、西部的黑河、疏勒河水系上游山区年平均气温发生突变的时间为1990年代后期。但东部的石羊河上游山区气温跳跃幅度较小,中、西部的黑河、疏勒河水系上游山区,尤其是西部的疏勒河水系上游山区气温跳跃幅度较大。2000年代是近50余年来河西内陆河三大水系上游山区最暖的10 a。与年平均气温和其他各季节气温相比,各水系山区冬季(11月至次年2月)气温升幅最大,黑河、疏勒河山区春季气温升幅最小,石羊河山区夏季气温升幅最小。  相似文献   
45.
本文对扰动量方程引进了相应的简单的非绝热作用,分析了二维界面流的稳定性。结果发现:非绝热加热作用是影响稳定性的重要因子,尤为下行波急流的左侧,加热作用与切变均能导致不稳定。  相似文献   
46.
本文是在的基础上,对内边界处理地形的能力进行了进一步的试验,为突出其作用,改用了P坐标,内边界改为尽量逼近真实地形(水平方向)的多边形。结果表明,多边形地形的高度场比长方形地形的结果稳定得多,且有预报能力。内边界不仅有处理地形的能力,还具有不受地形高度限制的优点。  相似文献   
47.
48.
热处理Mg/Al-LDH结构演化和矿物纳米孔材料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层状双氢氧化物(LDH)是自然界不常见的矿物,然而却是易于合成的重要材料。本文利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Mg/Al-LDH热处理结构演化。结果表明,对于层间阴离子主要为碳酸根的Mg/Al-LDH,在400~800℃之间形成镁铝固溶体似方镁石结构氧化物。在层状双氢氧化物脱出结构水形成氧化物的过程中,产生2~3nm的纳米孔隙,但仍保留原来LDH片状晶体假象形貌,并继承原来的晶体结构取向。煅烧形成的具有似方镁石结构的氧化物可以重新水化形成新生LDH,但重新水化形成的LDH结晶度比原来的LDH结晶度低,这一过程可以导致微米和亚微米颗粒LDH趋于纳米化,并产生纳米粒间孔隙。温度高于1000℃时似方镁石结构氧化物进一步相变为尖晶石结构氧化物和方镁石复合物相,其中的方镁石可以水化为水镁石并且可以酸溶去除,相转变形成的尖晶石呈现纳米多晶并存在纳米粒间孔隙。这一发现为利用矿物相变原理制备廉价似方镁石结构纳米孔材料、LDH结构纳米孔材料和尖晶石结构纳米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9.
简论信息在科技创新和地域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信息是现代三大资源之一,为充分发挥信息在科技创新中的重大作用,需要用反映论与能动论相统一的观点深刻认识信息的内涵和属性,揭示“三体循环”的原理和科技创新过程中信息运行的6个环节,相应地提出优化配置信息资源的具体设想,信息资源对地域研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0.
相对广义温度平流在强对流天气分析和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厚楹  孙承旬 《高原气象》1996,15(3):363-369
利用1994年4月6-7日发生在鄂、赣、皖交界地区的强风暴过程和8次历史个例,对其前一日资料作了温度平流和广义温度平流的计算分析。分析指出:广义温度平流上下层之差的负值中心附近是未来较强对流天气最可能出现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