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2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186篇
测绘学   156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140篇
地质学   625篇
海洋学   132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7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绵阳市城市遥感综合调查”是 1998年 3月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下达的二级课题 ,由四川省遥感中心承担。课题宗旨是充分运用遥感技术优势 ,对绵阳市土地利用、绿化、交通、风景名胜、地表水资源、工程地质环境、“三废”污染现状及城市历史变迁进行遥感综合调查和评价 ,提供相应的基础数据资源和新一代图件 ,为有效指导绵阳市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事业 ,全面提高城市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以及为绵阳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课题于 2 0 0 0年 12月通过评审验收。评审意见认为 ,“该成…  相似文献   
102.
山东泰安岩溶水系统地下水化学环境演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随着地表环境质量的降低以及岩溶地下水的过量开采 ,泰安市岩溶水化学环境在总体上呈现出显著退化的演化规律。自 6 0年代初以来 ,泰安市城区及旧县岩溶水的常规组分、NO-3 浓度、硬度及TDS的浓度呈现不断升高的变化趋势 ,并检出有Cr6+ 、CN-、酚等人为环境物质。水位降落漏斗区与非漏斗区、岩溶塌陷区与非岩溶塌陷区的岩溶水化学组分浓度的对比结果表明 :由于岩溶水的超量开采引起地下水动力场的改变和岩溶塌陷是控制和影响岩溶水化学环境演化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在时间及空间尺度上与岩溶水化学环境的快速退化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3.
104.
中国西南天山山前的晚新生代构造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天山是研究现今陆内造山作用及过程、陆内变形、陆内强震及其预测等大陆动力学问题的理想实验场。西南天山和塔里木之间的新生代褶皱-逆断裂带基本上由一南冲弧形推覆构造系统和一向北反冲的构造系统组成,由北而南主要由以下4个运动学单元组成:(1)新生代复活的喀拉铁热克山-天山南脉古生代造山带,其快速变形和抬升可能起始于23-26Ma前,持续至13-16Ma前。(2)向南逆冲的西南天山前陆薄皮主冲断带,包括木兹杜克弧形薄皮推覆体和依柯冲断带,前者代表了向南薄皮逆掩的天山型岩系,地表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飞来峰群,在14Ma前曾有过大规模活动,最小缩短量约为20-35km,最小缩短速率为1.4-2.8mm/a;后者代表了向南叠瓦状薄皮逆冲推覆的前陆古生代基底(塔里木地台型沉积岩系)卷入构造,其西段在距今14Ma时曾有过强烈活动。两者共同组成了一复杂的双重构造;新生代地层也卷入变形。(3)喀什-阿图什弧形反冲褶皱-逆断裂带,由3排向北(天山)反冲的左阶雁列展布的第四纪地表滑脱褶皱组成,仅在大山口以西发育。该构造带形成于距今约1.4Ma以后。依什拉克喀拉乌尔断裂以南,博古孜河剖面的最小缩短速率约为5.8mm/a,翁库尔剖面的最小缩短速率约为8.6mm/a。(4)塔里木克拉通下盘块体,向北西方向缓倾,内部变形较小。里木块体西北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其学问基底高角度逆断裂和走滑断裂控制了盆地新生代沉积的厚度,导致西南天山前陆冲断带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变形样式、变形时间以及变形缩短量沿走向的巨大差异性。迈丹-喀拉铁克断裂和阿图什断裂带均为岩石圈规模断裂,研究区的中强地震主要发生在这两条断裂带以及它们之间的西南天山前陆冲断带上。  相似文献   
105.
塔里木盆地阿图什-八盘水磨反冲构造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大量野外地质调查和深部物探 (地震剖面、MT和重力 )综合构造解释 ,在位于东起八盘水磨 ,西至乌鲁克恰特以西的南天山前陆冲断带中 ,确定了阿图什 -八盘水磨反冲构造系统及其三角带构造 ;该反冲系统由小阿图什 -八盘水磨和乌尔 -喀拉套山反冲构造系统及小阿图什 -乌鲁克恰特被变形的反冲构造系统组成 ;即在以往认为南天山向塔里木盆地大规模逆冲推覆的地区 ,塔里木盆地盖层第四纪以来沿多组滑脱面向天山新生代造山带反冲推覆。塔里木盆地反冲构造系统发育的区域基底埋深往往大于 10km ,对应麦盖提基底构造下凹区 ,而相邻柯坪塔格薄皮推覆构造系统发育的区域基底埋深一般小于 10km ,对应巴楚基底构造上隆区 ;逆冲和反冲构造转换带基底埋深约10km ,平衡剖面恢复表明弧形逆冲和反冲构造顶部分别为逆冲和反冲位移量最大位置  相似文献   
106.
帕米尔东北缘及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弧形构造的扩展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归纳了帕米尔东北缘弧形构造的基本特征 ,分析了塔里木盆地西北部EW向逆断裂背斜带与NNW向隐伏走滑断裂之间的关系。通过塔里木盆地与西南天山和帕米尔东北缘变形特征的对比 ,认为塔里木盆地西北部的变形样式与帕米尔东北缘的弧形构造类似 ,弧形构造具有由帕米尔东北缘向塔里木盆地扩展的特征 ,这种构造是帕米尔向北挤入运动所特有的变形样式  相似文献   
107.
用XG-4冷原子吸收型数字测汞仪对水汞等进行纳克级别以下的极微含量分析。测量中有一些干扰因素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本文介绍了连接气路用的硅胶管和测试流程中的一个环节上的影响情况;并给出了一般的具体的解决方法。实验和分析计算显示效果显著;在地震和其他领域微量汞测量中都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8.
江西庐山发现古元古代结晶基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09.
华南地区中、下寒武统界线划分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华南地区寒武系片Kunmingaspis—Chittidilla带出现了Redlichia、Bathynotus等重要下寒武统三叶虫,因此该带的归属出现了归中寒武统,归下寒武统及隶属中下寒武统过渡层的三种意见。本文提出了解决中、下寒武统界线划分的工作建议,主要是在过渡区选择剖面、详测剖面、运用多学科研究、整体修正有关三叶虫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0.
于光  常欣  陈立  沈美龙 《物探与化探》1992,16(6):463-467
本文介绍了DJJ-1五型井中激电仪的特点、结构和野外初步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