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54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三峡库区蓄水后夏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粒级叶绿素a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了解长江口水域富营养化现状对浮游植物的影响及浮游植物对长江口水域富营养化现状的指示作用,根据2004年8月30日~9月4日在长江口水域进行的多学科综合调查结果,报道了调查区叶绿素a的空间分布及其粒级组成特征,并初步研究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叶绿素a浓度在长江河道内和口门外水域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40~2.13mg.m-3,0.48~4.89mg.m-3,平均值分别为1.09mg.m-3,1.70mg.m-3;与三峡库区蓄水前相比叶绿素a浓度偏低,高值区向口门方向西移,其水平分布与浮游植物丰度分布基本一致。垂直方向上叶绿素a浓度峰值出现在20m以上水层,与浮游植物丰度垂向分布有一定的差异。在调查水域<20μm粒径叶绿素a的平均浓度比>20μm粒径叶绿素a要高。统计分析表明磷酸盐与叶绿素a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是控制浮游植物生长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62.
胶州湾营养盐结构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0,自引:5,他引:40  
于1985年8月-1986年12月和1991年5月-1993年11地胶州湾表层海水营养盐的调查,根据Justic等建立的浮游植物生长的化学计量及可能营养盐限制因素标准,并结合海洋硅藻正常所需的Si,N,P之间的原子比,用数学统计的方法研究了胶放湾表层海不营养盐结构,结果表明,含有丰富溶我机氮和磷的胶州湾,Si:P的值有显著的下降,同时Si:DIN和DIN:P的值也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使胶州湾水域营养  相似文献   
63.
胶州湾营养盐结构的长期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8,自引:10,他引:48  
沈志良 《海洋与湖沼》2002,33(3):322-331
根据 1 962年— 1 998年 81个航次的调查和历史资料 ,讨论了胶州湾营养盐及其结构的长期变化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近 40年来 ,胶州湾无机N和P浓度分别增加了 3.9倍和1 .4倍 ,DIN/PO4 P摩尔比从 1 5 .9± 6.3增加到 37.8± 2 2 .9,SiO3 Si浓度保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高的DIN/PO4 P比例和很低的SiO3 Si/PO4 P比例 ( 7.6± 8.9)及SiO3 Si/DIN比例 ( 0 .1 9±0 .1 5 )表明 ,胶州湾营养盐结构已经从比较平衡到不平衡。根据化学计量营养盐限制的标准 ,DIN和PO4 P作为胶州湾浮游植物限制因子的可能性已经减少或消失 ,SiO3 Si限制已经增加。营养盐结构的变化已经导致大型硅藻的减少和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的变化 ,大型硅藻可能趋向于小型化。胶州湾生态系统的这些变化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直接结果。  相似文献   
64.
水域富营养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姚云  沈志良 《海洋科学》2005,29(2):53-57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活动越来越频繁和深刻地影响着海洋环境。其中,近海水域富营养化已经成为沿海国家的一个重要的水环境问题。在大多数水生态系统中,限制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营养元素是N和P。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大量富含N、P的有机物和污水排入海湾、河口和沿岸水域,导致浮游植物在适宜的光温条件下异常繁殖,初级生产力(有机碳)急剧增加,水域呈现富营养化特征。  相似文献   
65.
长江氮的输送通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志良 《水科学进展》2004,15(6):752-759
1997年枯水期(11~12月)和1998年丰水期(8月和10月),对长江流域从金沙江至河口干流和主要支流、湖泊各种形态的氮(N)进行了调查。各种形态N的基本输送模式为,从上游至河口通量逐渐增加,其中以硝酸盐(NO3-N)、溶解无机氮(DIN)、总溶解氮(TDN)和总氮(TN)最显著,这与它们的稳定程度有关。长江口各种形式N的输出通量大部分是由中、下游贡献的,特别是枯水期。支流和湖泊贡献的N大约占输出通量的一半以上,其中洞庭湖水系贡献最大,鄱阳湖水系次之。长江枯、丰期三态无机N的输送和输出通量中,NO3 N占绝大部分。各种形式的溶解N输送和输出通量中,DIN是主要的。在所有形式的N中,溶解形式的N占绝大部分。长江枯、丰期干、支流各种形式N通量和长江口各种形式N的输出通量主要受径流量所控制,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并提出了长江各种形式N的输送方程式。  相似文献   
66.
Based on the data obtained from quarterly investigations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and its adjacent sea areas in 2004,the distributions and variations of SiO3-Si are discussed. The reslts show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SiO3-Si were higher near the changjiang estuary and lower outside ghe sea.Generally,the concentrations of SiO3-Si were higher in the surface than in the buttomin shore;the opposite distributions off shore.The SiO3-Si concentrations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mouth in summer and autum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spring and winter.Distributions of SiO3-Si varied with increase and decrease of runlff and with enlarge and reduce of the extent of Changjiang dilution water.The concentrations of SiO3-Siin May were relatively less because of phytoplankton blooming.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of SiO3-Si/DIN and SiO3-Si/PO4-P ratios we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variations of SiO3-Siconcentrations. Compared with the data of 1985-1986, the concentrations of SiO3-Sihave inereased2.3 times,both SiO3-Si DIN and SiO3-Si/PO 4-P ratios have ascended 1.6 and2.5 times respectively, which depended on the increasing of the SiO3-Si concentrations,May is the fitting season of phytoplankton blooming compared with other seasons,in which it is the relaively least that SiO3-Si/DIN and SiO3-Si/PO 4-P ratios departure from Redfield ratios. The removals of SiO3-Siin the estuary showed that aside from biological removal, there was a main effect coming from seawater dil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