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随着观测手段、理论模型和数值方法的发展,人们对各种太阳风扰动如日冕物质抛射,以及相关的空间天气效应的认识和理解越来越深入。为获取行星际背景磁场、背景太阳风参数和日冕物质抛射、激波等太阳风扰动的传播参数,人们建立发展了各种模式;在这些获取的参数基础上,建立了各种太阳风扰动的传播模式,从而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了必要的经验和理论模型支持。根据这些模式所研究和描述物理量的不同,将这些参数获取模式和传播预报模式分为背景磁场获取模式、背景太阳风参数获取模式、日冕物质抛射传播参数获取模式、日冕物质抛射偏转模式、日冕物质抛射(激波)传播模式以及基于三维磁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方法,并分别概述性地总结了各种模式的特点及其用途。  相似文献   
32.
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CME)是一种由太阳的剧烈活动所引发的空间天气现象,如何针对特定的CME/太阳风暴事件了解其日冕/行星际传播及演化过程,预报是否以及何时到达地球轨道,预测近地空间太阳风状态相应的变化,是空间天气科学界一直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CME通常携带巨大的能量,当其到达地球...  相似文献   
33.
CLGI系统是基于煤田测井数据边推理、边解释的解释型专家系统。该系统是按煤田测井特点设计的,采用接触面识别法自动划分钻井地质剖面,确定煤、岩层厚度。应用专家系统技术模拟测井解释者的思维活动,整理和归纳测井领域专家的知识,采用规则和静态知识表的知识表示方法,采用以可能性理论为基础的模糊推理,最终判定岩石类型、标志层及地层时代。CLGI系统集数据处理、接触面识别、岩性解释、人机联作和图表输出为一体,力求结构化、实用化,便于修改、扩充和移植。CLGI系统已试解释了晋东南沁水煤田潘庄井田30个钻孔的测井资料,应用效果表明,该系统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和较好的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34.
将1995~2003年间10幅不同时期的长江口海图资料数字化,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Info8.3)相应的模块进行处理,建立起不同时期的长江口水下数字高程模型。以此作为基础资料,从横断面、深泓线纵剖面以及平面变化等不同角度,对长江口北槽航道水下地形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整治一期工程完成后,增加了主槽流速,减少了航道回淤,北槽形成了一条深8~10m的微弯深槽,水深基本稳定。二期工程基本保持了一期工程的河势,河床断面未发生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35.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与灾害预测的GIS技术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沈芳  黄润秋 《山地学报》1999,17(4):338-342
基于GIS技术的信息论原理及方法对四川,云南两省交界的金沙江流域某工程近坝库区进行了区域地质环境的评价及空间预测,划分出库区地质环境稳定性级别,并对基础GIS软件进行了专业分析模型扩展研究的尝试。  相似文献   
36.
行星际背景太阳风的三维MHD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子才  沈芳  杨易  冯学尚 《地球物理学报》2018,61(11):4337-4347
近地空间的太阳风参数预报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三维磁流体力学(MHD)数值模拟是太阳风参数预报的重要手段.本文建立了一套基于经验模型的三维MHD数值模型.模型的内边界设置在0.1天文单位(AU)处,在六片网格系统下利用TVD Lax-Friedrich格式求解理想MHD方程组,采用扩散法消除磁场的散度.模型以GONG的观测磁图作为输入数据,利用经验模型并结合卫星观测特征确定内边界条件.边界条件中保留了6个可调参数,以便适当调整参数使其方便适合模拟不同太阳活动期的太阳风.利用该模型分别模拟了2007年和2016年的背景太阳风,得到了太阳风速度、密度、温度和磁场强度,这些参数与ACE/WIND卫星观测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37.
沈芳  匡定波 《遥感学报》2003,7(3):221-226
近年来太湖流域中小型湖群的网围水产养殖业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挑、涌湖经遥感分析网围养殖面积占总湖水面积75%以上,属超密度网围。超密度网围养殖的负面效应是湖水营养盐急剧增高,水草资源大幅度减少,从而破坏了湖泊的生态平衡,恶化了湖水环境。采用15年以来的陆地卫星影像结合航空数据,对研究区的水资源利用类型、空间分布及变化状况进行了分析解译和目标分类,结合佃技术,对各类型进行了面积量算,推算了网围养殖密度,同时遥感分析了养殖水域环境和水草资源的变化,并展开了野外实地调查验证。  相似文献   
38.
九段沙湿地植被时空遥感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收集了研究区近20年以来的陆地卫星影像,结合以往实地调查资料,探讨了九段沙湿地优势植被群落多光谱遥感的分类方法,并对分类结果进行了现场校核,得出(1)多光谱遥感数据能够区分海三棱藨草与芦苇、互花米草植被群落;(2)季相变化的多光谱遥感数据可进一步区分芦苇与互花米草。分析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九段沙草滩及优势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基本分为两个阶段80年代至1999年的自然演替阶段,2000年至今的人工干预阶段。结果表明(1)自然演替阶段。0m以上潮滩面积自然淤涨平均每年3.6km2;草滩平均每年增长1.2km2;芦苇仅出现于上沙的中部(除中沙1997年人工种植芦苇和互花米草外),其余均为海三棱藨草并占整体植被的80%以上,湿地自然演替速度相对较慢。(2)人工干预阶段。0m以上潮滩面积自然淤涨平均每年8.2km2,比自然淤涨速度快一倍以上;草滩平均每年增长7.86km2,增长速度远超过自然演替阶段;中沙人工引种的芦苇和互花米草群落扩散迅速,其覆盖占中下沙草滩的53.70%,其中互花米草扩散速度远快于芦苇,在中、下沙上占据了优势地位,而先锋植被海三棱藨草所占比例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