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质学   23篇
综合类   1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岩石化学、地球化学资料表明,中晚元古代开原岩群蛇绿混杂岩由蛇绿岩和岛弧拉斑玄武岩、钙碱玄武岩(斜长角闪岩、角闪石岩)、钙碱性基性—中性火山岩(变粒岩)、陆缘碎屑岩(浅粒岩)组成。蛇绿岩由绿泥滑石片岩(橄榄岩)、角闪岩类岩石(大洋拉斑玄武岩)、石英岩(远洋深海硅质岩)组成。与内蒙古温都尔庙群蛇绿岩,吉林色洛河群同时位于古华北陆块北缘,为陆缘活动带向古华北陆块俯冲形成。这表明古华北陆块北缘造山带在中晚元古代即已出现。  相似文献   
12.
辽东半岛市部上先寒武系自下而上划分为4群15组,其中细河群的三个组即钓鱼台组、南芬组、桥头组产宏观藻类化石;五行山群的长岭子组、南关岭组产蠕虫和宏观藻类化石;金县群兴民村组产类水母化石,葛屯组产蠕虫、宏观藻类化石,上覆的下寒武统碱厂组产三叶虫和古杯动物化石。上先寒武系7个宏体生物化石层位构成一个连续的、完整的宏体生物序列,可分为4个演化阶段:①细河期宏观藻类发生发展阶段;②五行山期蠕虫发生发展阶段和宏观藻类发展阶段;③兴民村期类水母发生发展阶段;④葛屯期蠕虫和宏观藻类新的发展阶段。据此可以划分为4个生物群,即细河生物群(800Ma前)、五行山生物群(800—700Ma)、金县生物群(677Ma)、满家滩生物群(600Ma)。另外早寒武世三叶虫和古杯动物组成葫芦套生物群,为早寒武世晚期。辽东半岛与苏皖北部晚先寒武纪地层不仅沉积序列相同,而且宏体生物序列也基本相同,两区生物地层完全可以对比。辽东半岛南部晚先寒武纪宏体生物序列的建立及其在同一地层区的延展性,提高了本区晚先寒武纪地层剖面的地位。使其可能成为全球晚先寒武纪生物地层层型剖面。  相似文献   
13.
复州区金县群出露子复州城西瓦房、复州湾五行山和赵坎子地区。复州区金县群的剖面结构和地层特征和金州区金县群基本一致,其中十三里台组、马家屯组不仅岩性基本相同,而且含相同的叠层石组合,这表明复州—大连凹陷在晚先寒武纪时期为同一海盆地。复州区袁家沟—赵坎子一带缺失马家屯组以上沉积,寒武系大林子组直接覆于其上,表明复州湾区地壳曾一度抬升,出现了两凹夹一中隆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14.
开原岩群蛇绿混杂岩OPHIOLITEMELANGEOFKAIYUANTERRAIN在编制辽宁省新一代1∶50万地质图过程中,笔者对铁岭—开原地区构造地层进行了清理,提出貂皮屯幅、聂家沟幅1∶5万区调建立的沙河岩群与开原岩群为同一时代的构造地层。废弃沙...  相似文献   
15.
辽北华北陆块北缘存在巨型的晚前寒武纪造山带,其标志有:开原蛇绿混杂岩、构造混杂岩、阿拉斯加型岩体、碰撞造山型花岗岩、榴辉岩高压变质带。它们呈狭长的带状分布于辽北建平—阜新—铁岭—清原一带,是晋宁造山运动期间,古亚洲洋板块和古西伯利亚板块依次向古华北板块俯冲碰撞造山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17.
八家子铅锌矿田位于华北地台之燕山台褶带内之辽西台陷南部边缘,靠近山海关隆起。地层为燕山型中、上元古界、侏罗系,中生代花岗岩为印支—早燕山期碱厂“S”型同运动似斑状花岗岩超单元、燕山中晚期圣宗庙“Ⅰ”型花岗岩两个序列。构造应变图形复杂可分为印支期褶皱推覆构造系统,燕山中期出现的裂谷盆地和正断层系组成的伸展构造系统,燕山晚期形成的逆冲推覆构造系统,燕山末期出现的走滑构造系统。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沿八家子盆地东缘和北西缘分布,控制铅锌矿床的就位与分布,为成矿期构造。八家子铅辞矿床为矽卡岩型热液矿床,与圣宗庙“Ⅰ”型花岗岩超单元有成因联系,特别是与晚期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受逆冲推覆构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1 大连超群的概念大连超群包括辽东半岛南部上先寒武系的五行山群、金县群,含由类水母化石、蠕虫化石、宏观藻类化石所组成的五行山生物群、金县生物群、满家滩生物群,同位素年龄值为800—600Ma,以内源沉积岩为主的浅海相沉积物,总厚度3543m。大连超群整合于细河群桥头组之上,与下寒武统大林子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相似文献   
19.
关于内蒙地轴的东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辽北和吉南地区,与内蒙地轴具有共同的地质构造特征,它们都发育了太古界麻粒岩一角闪岩相变质结晶基底岩系,相同的沉积盖层、变质变形作用、构造演化历史。因此,铁岭一靖宇隆起与内蒙地轴均为地轴性质,是北部地槽与南部地台的天然屏障。其北界沿赤峰一开原断裂带,向东经辽吉地区延入朝鲜,其南界大致沿太子河及鸭绿江凹陷的边缘断裂为界。  相似文献   
20.
渣尔泰群、白云鄂博群与辽北汛河流域中晚元古宙地层中陆源碎屑普通较多,三者沉积序列相同岩石组合相似含有相同的叠层石组合,为靠近古陆边缘同沉积断裂活动较强的环境形成的。它们与燕山地区中晚元古宙地层均属地台沉积盖层,可以对比。所以燕山中晚元古宙地层划分标志对渣尔泰群、白云鄂博群划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