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78篇
地球物理   107篇
地质学   573篇
海洋学   18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8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水母类在自然海区的食物组成是摄食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管花萨氏水母(Sarsia tubulosa)和八斑芮氏水母(Rathkea octopunctata)的现场食物组成。结果表明:管花萨氏水母和八斑芮氏水母现场摄食食物具有较高的多样性,管花萨氏水母摄食食物31种,八斑芮氏水母29种;两种水母从食物组成上看,属于杂食性生物,其食物包括浮游动物、真菌、浮游植物、陆地植物碎屑等;管花萨氏水母和八斑芮氏水母二者互为捕食对象;二者摄食的食物类群具有相似性,主要来源于节肢动物门和颚足纲,均以太平真宽水蚤为摄食优势种,分别贡献两者食物总量的45.14%和42.42%。高通量测序技术是深入探究水母现场食物组成新的技术手段,两种水母的现场食物组成结果为水母摄食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72.
土地是自然万物之母体,社会立足之根基。土地利用格局的形成是人类长期以来对土地进行改造的结果,其形成特征既受自然因素制约,又受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影响。开展区域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战略研究,对于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科学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绍兴区域经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73.
于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在莆田近岸海域进行污损生物周年挂板试验,全年共记录污损生物11门94种,群落组成以近岸暖水种为主,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内湾型群落,网纹藤壶(Amphibalanus reticulatus)是最主要的优势种和代表种,其次为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中胚花筒螅(Ectopleura crocea)、太平洋侧花海葵(Anthopleura nigrescens)、侧花海葵(Anthopleura sp.)、细毛背鳞虫(Lepidonotus tenuisetosus)、福建牡蛎(Magallana angulata)、三角藤壶(Balanus trigonus)、加尔板钩虾(Stenothoe gallensis)、镰形叶钩虾(Jassa falacata)、长鳃麦杆虫(Caprella equilibra)、角突麦杆虫(Caprella scaura)、大室别藻苔虫(Biflustra grandicella)等。春季为该海区污损生物的附着旺季,其附着厚度、覆盖面积、附着密度和湿重分别为25 mm、100%、65713 ind./m ^2、1735.1 g/m ^2,其次分别为夏季、秋季和冬季,上半年的附着强度明显高于下半年,表底层污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组成差异并不大,主要区别在于表层有部分藻类的附着,而底层几乎没有藻类分布。  相似文献   
974.
级别 地价类别 897 601 360 745 404 206 一 级 二 级 三 级综 合商 服 日前,河南省淮滨县城区基准地价更新已经信阳市国土资源局认定后,予以公布。更新后的基准地价共分四大类三个级别,亩平均基准地价达24.6万元,超过以前亩平均基准地价10万元近1.5倍。淮滨县城区基准地价公布@吕志军  相似文献   
975.
鄂东南处于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与江南地层分区交界处,南华系发育齐全,莲沱组由砾岩、砂岩、凝灰岩组成,岩性组合与扬子陆块内部可以很好的进行对比,而其与下伏地层假整合接触,与东南缘盆地相同;鄂东南的古城组、大塘坡组、南沱组表现出兼具扬子陆块内部及东南缘盆地的沉积特征;在接触关系上,各组间为整合接触,与东南缘盆地沉积特征相同。扬子陆块内部与东南缘盆地南华系对比仍存在分歧,鄂东南处于扬子陆块内部与东南缘盆地的过渡地带,为不同相区南华系对比建立了很好的桥梁。通过进一步工作,有望确定莲沱组、古城组等关键层位的对比等问题。  相似文献   
976.
针对快速鲁棒特征SURF描述符匹配精度不高且对光照变化不具有鲁棒性的问题,提出利用亮度排序的快速鲁棒特征描述与匹配算法。该方法在SURF算法的基础上,对特征邻域像素的灰度值进行排序和分段。通过建立索引表对每段的像素进行表示形成描述子,再将每段的描述子串联形成特征描述符对影像进行匹配。实验表明,该算法较SURF算法匹配精度高,匹配可靠性方面提高74.7%,且对线性及非线性光照变化均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77.
变异函数在都龙锡多金属矿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异函数是地质统计学的核心和基本工具.它既能描述区域化变量的空间结构性变化,又能描述其随机性变化,变异函数分析是许多其它地质统计学计算的基础.文章在阐述了地质统计学原理和变异函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Surpac矿业软件,根据都龙锡多金属矿床主矿体的产出特征,对该矿区锡、锌品位进行了变异函数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地质解释.  相似文献   
978.
粤北大宝山是华南金属成矿带的大型铁铜、铅、锌、钼等多金属综合性矿床,富含硫化物,位于北江支流横石河的上游分水岭,流域封闭性很好。矿山开发引起横石河下游的上坝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癌症"村,部分村民出现"痛痛病"疑似症状。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对下游引发的严重污染,该矿山成为研究湿热地区含硫化物金属矿山重金属元素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迁移的理想场所。以Zn为例,该矿山重金属元素从矿体中向生物体迁移过程经过尾砂/水反应界面、水/沉积物反应界面、土壤/间隙水溶液界面和土壤/植物界面4个重要的反应界面。其中,尾砂/水反应界面控制重金属从源头尾砂中的释放;水/沉积物反应界面控制重金属在水体中与河流沉积物的沉淀与释放的平衡;土壤/间隙水溶液界面控制土壤生物有效性;土壤/植物界面控制生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利用。4个界面的介质间相互作用较好地刻画大宝山矿山因为开采,重金属元素从内生环境中曝露出来,然后在表生环境中释放、迁移、转化、归宿的迁移模式。上述认识对矿山重金属污染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改变重金属迁移反应界面的条件,可以阻断矿山元素的迁移,达到污染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979.
广西海岛岸线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利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岛的可持续发展关乎海洋生态平衡、海洋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海岛岸线空间资源是海岛开发利用价值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基于数理统计和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法,分析广西646个海岛的岸线长度、岸线系数及岸线空间资源利用模式。结果表明:1)广西海岛岸线长度小,大部分海岛的岸线长度小于2 000m,可利用岸线资源贫乏。2)岸线系数超过0.2的海岛仅占海岛总数的5%,大部分海岛的岸线空间利用价值不大。3)广西海岛岸线资源利用可分为4个模态,其中第一模态反映了岸线资源利用为特征的主要模态,相关指标包括三通一平、近陆距离、海岛面积、海岛侵蚀能力;第二模态仍是表征岸线资源利用为主的模态,但指标主要包括最高点高程和海岛侵蚀能力;第三、四模态是海岛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的次要模态,包括植被覆盖、最高点高程两个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980.
呼斯特岩体是新疆西天山博罗科努岛弧带上的一个与矽卡岩成矿有关的复式杂岩体,由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正长花岗岩、花岗细晶岩、闪长玢岩、辉长岩和中基性包体等组成。本文对该岩体不同岩相岩石开展了岩石学、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和Hf同位素研究,探讨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正长花岗岩、闪长玢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80.2±4.6Ma、372.8±5.9Ma、367.7±4.5Ma和366.2±4.5Ma,岩体侵位时代为晚泥盆世,在大约15Myr期间,至少发生了3~4次岩浆侵入。在地球化学组成上,除辉长岩外,岩体为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低钾(拉斑)系列的I型花岗岩,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具Eu负异常;富集Th、U,亏损Ba、P和高场强元素(如Nb、Ta、Zr、Ti),为晚古生代北天山洋向南俯冲于伊犁地块背景下岩浆活动的产物。二长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组成较为均一,εHf(t)值为1.3~3.0,二阶段Hf模式年龄为1171~1280Ma,远大于成岩年龄,说明原始岩浆从地幔分异后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地壳滞留。研究认为,高钾中酸性岩(花岗岩、闪长玢岩和中基性包体)由元古代新生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而成,伴有受俯冲沉积物熔体交代的幔源岩浆混合。低钾花岗闪长岩高Sr、低Y和Yb,属O型埃达克岩,与同源的辉长岩一起由俯冲的大洋板片部分熔融形成,源岩为低钾的拉斑玄武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