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测量标志是控制点成果的物质载体,信息化监管是加强测量标志管护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SOA架构、Web Services、GIS及移动终端采集等技术,设计了省域测量标志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实现了测量标志信息的分布式集中统一管理,以及省、市、县、所(分局)4级用户的信息互连互通,满足了测量标志分级分类管理原则和业务需求,提高了测量标志管理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2.
浅层地热能适宜性分区结构的分形原理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可再生的新型环保能源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由于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借用分形原理可将原来研究中所采用的还原论方法即线性问题处理方法转换为更符合地质条件本质特征的非线性处理方法。探讨了浅层地热能赋存条件适宜性分区结构的分形维数及标度与分形维数的关系; 简析了面状地形地貌信息几何属性对分维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浅层地热能适宜性分区结构存在明显的分形特征,其分形维数较好地反映了适宜性分区轮廓的曲折程度,分形数越大,则轮廓线越不规则。旨在为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工作提供全新的非线性化的处理方法,对分形理论的实际应用和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工作都有较强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3.
基于线性倾向估计、小波分析、Mann-Kendall检验及空间插值等方法,对1962—2013年28个均匀分布在青海省内的气象站点数据近50 a(1962—2013年)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趋势上青海省极端降水事件呈上升趋势,其强度与频数变化分别具有28 a和15 a±的主周期,并且少数站点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突变;青海省内的极端降水事件在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整体呈自西向东逐渐增强的特征,极端降水事件在南部地区发生频率总体高于北部地区,东南部发生极端降水的频率最高;近50 a青海省内大部分地区极端降水事件的强度与频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东北部地区极端降水事件的强度上升趋势较为明显,仅有东南端与西北端呈现下降趋势,极端降水事件频数的上升趋势由东南端及西北端分别向中部加强。  相似文献   
84.
岩体不连续面迹长、产状、空间组合形态等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结构面整体几何形态研究存在困难。利用岩体内大量随机展布的不连续面所具有的统计相似性,结合具有统计意义的数学方法进行结构面参数描述,是岩体随机不连续面三维网络模拟的基础,也为岩体稳定性评价提供可靠依据。本文基于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对长春市净月开发区东升采石场坡面进行调查研究,获取高精度的大量岩体结构面迹长、产状、间距、张开度等几何参数。利用Matlab编制Kolmogorov-Smirnov(K-S)检验程序,实现结构面参数的K-S法概率分布检验,分析了结构面参数所服从的概率分布类型;同时用SPSS软件检验程序正确性,并引入最优拟合度,选取符合多种概率分布参数的最优拟合概率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结构面迹长、间距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规律,产状服从伽马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5.
针对陕西省乾陵地震台FHD分量质子磁力仪和CB-3型三分向磁变仪的记录资料,利用线性相关性分析法,求出这两种仪器记录曲线的相关系数及剩余离散程度,定量分析其记录资料的相似程度,查看是否满足地震预报工作对资料连续性的要求。研究认为,两台仪器的观测数据一致性较高,两种资料延续衔接使用的可能性比较高。  相似文献   
86.
落叶松毛虫害的大规模爆发导致了森林生态系统和经济的严重损失,快速、准确地对落叶松毛虫害发生区域进行识别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知识图谱技术,对与森林虫害相关的敏感特征进行筛选,并综合利用多源数据,分别构建3种不同数据组合的随机森林模型,对研究区内落叶松毛虫害发生区进行遥感识别。结果表明:1)依据图谱构建流程可以实现知识图谱构建及筛选,本研究实现了构建森林虫害遥感识别特征图谱,并筛选了中国东北地区落叶松毛虫害的遥感识别特征;2)知识图谱与遥感技术手段相结合,能够为构建虫害识别模型提供有效特征;3)与单一数据源相比,基于多源数据的落叶松毛虫害识别效果更好,本研究综合使用Sentinel-1A、Sentinel-2A和地形数据的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92.78%,0.876 6。  相似文献   
87.
通过对2016-2020年期间登陆广东的台风24 h路径距离、移向和移速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表明:所有路径误差评定时次中,超过50%时次的台风路径预报质量较好(小于过去5年的平均距离误差70 km),其中在台风首次登陆广东前24 h内,台风路径预报误差较小的时次比例更大,但南海台风的路径预报误差偏大,对南海台风的...  相似文献   
88.
广西海岸带有用重矿物粒级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凤  金秉福 《海洋科学》2010,34(12):57-61
从广西海岸带自西向东依次选取了13个具有代表性的矿物样品进行了有用矿物粒级分析,研究了广西海岸沉积物钛铁矿、电气石、锆石在不同粒级中含量的分布变化,结果表明:钛铁矿和电气石粒级分布相对较宽,在3.5φ~4.0φ粒度区间内相对百分含量最高;锆石粒级分布窄,高度集中在3.5φ~4.5φ,优势粒级是3.5φ~4.0φ,有个别样品在4.0φ~4.5φ之间锆石颗粒分数较高。除2.0φ~4.0φ粒级之外,大部分样品的有用矿物在1.5φ~2φ和4.0φ~4.5φ之间存在一定量的分布,在这两个粒级中合计,钛铁矿颗粒分数为7.15%、电气石颗粒分数为5.34%、锆石则颗粒分数为17.58%,这一结果意味着重矿物分析选取2.0φ~4.0φ粒级是合理的,但具体到矿种的资源评价上是有一定偏差的,而且有的情况下这种偏差还不小。在广西海岸带重矿物资源评价中,要具体考虑到不同重矿物在1.5φ~4.5φ不同分布有利于减少偏差。  相似文献   
89.
90.
针对轻小型无人机数字航空影像的色彩校正问题,笔者采用先匀光,后校正,将原始影像分块,每一块影像都对R、G、B三个通道进行处理,分别在不匀光、Mask匀光、Wallis匀光和Retinex匀光下,基于近距离拍摄的参考影像进行色彩校正,最后合并3个通道及所有分块,消除拼接缝.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比不匀光及3种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