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永年北杜井250 m深度安装的ZKGD3000-NT型地下水数据监测系统水温仪和SZW-1型数字式温度计进行对比观测与井水温梯度测量。结果表明,随着深度的增加,井水温度逐渐升高,水温与深度呈正相关,温度梯度没有明显的梯度异常井段。但两者温度动态差异较大,SZW-1温度计观测结果动态稳定性高,可以判定温度22.58℃是永年井250 m深度的井水温度,基本保持稳定上升趋势,上升速率稳定;而同孔、同深度安装的ZKGD3000-NT水温仪测值波动性较大,变化速率亦大,呈现下降趋势或下降速率增大。  相似文献   
12.
洪洞临汾大震震源断层的相互作用和地震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临汾地区1303年和1695年发生了洪洞(M8)和临汾(M7 3/4)两次相距最近特大地震。地震所在区域至今仍有持续不断的小震活动。我们根据1670次中、小地震精确震源定位结果和149个小地震的震源机制。通过震源三维空间分布和震源机制解的分析,认为洪洞地震和临汾地震的强相互作用是解锁,因此导致临汾地震提前发生;此外,2者之间还存在弱相互作用,并且和随机发生的地震达到一种平衡。2次大地震对区域所积累的应变基本释放完毕,难以再形成与应力场一致的大破裂,使得临汾地区连续的地震活动以中小地震的形式体现,连续300多年都没有5级以上地震发生。估计今后临汾地区的这种低水平活动将继续下去,发展趋势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近景摄影测量中旋转矩阵构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本文简明扼要地叙述了近景摄影测量中构成旋转矩阵的常用方法,分析了各种矩阵的结构形式及存在缺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章介绍了一种利用四维代数(又称四元数)构成旋转矩阵的方法,并详细说明其原理及应用。通过推导四维代数构成的旋转矩阵在相对定向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它与其他几种矩阵在运算过程中收敛性的实例比较,说明利用四维代数构成旋转矩阵在近景摄影测量中是一种很有实用意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借鉴数据挖掘思想,设计了一种利用特征量检测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的方法,可快速定位异常数据。该方法对于前兆台网中心大量数据处理及大数据应用中的前期资料处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控制点标志的选择与设计,采用了图像处理、Hough变换、角点与直线高精度定位算子等方法,实现了中南大学近景摄影测量二维控制场1 350个人工标志点的自动识别和亚像素定位,仿真图检测平均精度达到±0.05 pixel。  相似文献   
16.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统计量,使用计算机,计算了河北北部和南部地下水观测资料,对关联度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