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4篇
综合类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在甘肃北山干旱荒漠戈壁残山景观区选择试验区,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和土壤测量工作。对比结果认为,两种方法均可在该类景观区圈定出明显、完整的矿致异常。在残山和剥蚀戈壁相间分布区,土壤测量较水系沉积物测量覆盖面积大,异常强度高,效果好,缺点是较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工作量大。实际工作时,可根据工区水系发育情况合理采用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22.
在森林沼泽水系较不发育区开展土壤测量时,部分区段存在厚度为1~3 m的黏土层,采样困难,大家选用采样介质不一。通过对比研究残积土、腐殖土、黏土的粒级分布特征、元素分布特征及同点采集的样品元素含量的对比研究,认为在大兴安岭中北段森林沼泽丘陵景观区开展1∶5万化探时采用的方法为:采样介质为残坡积土;采样粒级为-10~+60目;采样密度为9点/km2;野外样品加工方法为水筛。  相似文献   
23.
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分布规律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在晚古生代东北及其邻区属于一个稳定的地块——佳—蒙地块认识基础上,通过地层展布分析,识别出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分属于佳—蒙地块的北缘、南缘和东缘沉积,即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分别由佳—蒙地块的北缘、南缘和东缘三套大陆边缘沉积组成。将这三套大陆边缘沉积区域分别命名为兴安地层区、内蒙古草原—松花江地层区和宝清—东宁地层区,统归佳—蒙地层大区。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岩石地层对比表。  相似文献   
24.
天宇铜镍矿位于干旱戈壁荒漠区。通过对研究区2 km^2范围内1∶1万地气测量,统计分析了地气中Ni、Co、Fe、Mg、Cu等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了各元素对矿化体及物化探异常的指示效果,划分出了5处地气综合异常,得出Ni、Co、Cu、Fe、V地气指标能有效指示矿体位置,对天宇铜镍矿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该结论为在干旱戈壁荒漠区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5.
地球表层是由山水林田湖草等要素构成的互动和互馈的复杂系统,这些要素中化学元素的互动和互馈过程均可驱动化学元素分布模式的变化。本文以系统的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为基础,讨论了中国西南地区土壤中常量元素、亲生物元素、卤族元素、重金属元素分布模式的驱动机制和互动过程。结果发现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地资源中化学元素的自然状况,表生地球化学动力学过程重塑了表层土壤中元素分布模式,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驱动了土地质量的演化趋势,强烈的人类活动(如矿业活动)破坏了元素分布的自然演化规律。表生地球化学动力学理论的提出将引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知识体系构建和土地资源地球化学综合调查技术的革新。  相似文献   
26.
根据河北平泉地区中元古代高于庄组和杨庄组中21件岩石样品分析结果,显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在纵向上的演变规律不明显,但各种元素含量在岩石地层界线均有明显变化,表明地球化学特征可作为划分沉积地层的标志或对已划分的地层界线进行优化.此外,据w(CaO)/w(MgO)值、w(Ca)/w(Ca Fe)值、w(Sr)/w(Ba)值及V、Pb、Co、Ni和Ti等元素特征分析,高于庄组与杨庄组的沉积环境有极大的差异.高于庄组为远岸深水海洋环境下的沉积,陆源碎屑供应匮乏;而杨庄组为干热气候下的近岸海洋环境沉积,具有较多的陆源碎屑物质供应.  相似文献   
27.
根据辽河岩群杨树沟岩组叠层石指向研究、盖县亚岩群晚期收缩阶段构造样式分析、辽河岩群南北区域地层特征对比以及南北区域差异的原始沉积探讨四个方面,进一步说明南北辽河岩群是相变而不是上、下关系  相似文献   
28.
记述康克林组腕足动物45属64种,描述9个新种。其时代为阿舍尔期。古生物地理区划属特提斯大区,欧洲-华夏区。  相似文献   
29.
广西玉林北均塘组腕足动物群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首次报道了广西玉林樟木北均糖组较深水相腕足动物群。论证了其较深水相的性质;讨论了部分种的演化;建立了四个腕足生物带;简述了与笔石带的关系并进行了国际对比;确定其时代为晚洛赫柯夫-早布拉格早期,得出腕足动物集群具有快速迁移能力的结论;鱼化石的发现也为我国华南早泥盆世早期海相与陆相地层的对比提出了线索。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四川省沐川县北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查明了工作区土壤Se的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区土壤Se含量范围为0.06×10-6~1.49×10-6,平均值为0.41×10-6,主要以富硒土壤为主,满足富硒土壤条件的土壤面积占工作区总面积的60%。不同成土母岩中土壤Se含量差异较大,趋于表层富集,成土母岩为香溪群的土壤中Se含量较高,且重金属含量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土壤Se含量最高;不同土壤类型中Se含量差异较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Se含量与有机质、Pb、As、Cd等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成土母岩对Se含量与pH值的相关性影响较大,表明成土母岩、有机质、重金属元素是影响该区土壤中Se含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