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4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专门化气象科普作品之外,一些科普作品以嵌入的方式出现,同样发挥着阐释气象学原理、普及气象科学知识的作用,我们可称之为嵌入式气象科普。嵌入式气象科普传播的途径主要有:嵌入到纸质出版物、嵌入到广播电视节目、嵌入到新媒体。嵌入式气象科普的传播尚面临着嵌入式传播意识不足、公益性让步于市场化、创作力不足等诸多挑战,其发展应从增强传播意识、强化嵌入式气象科普创作、打造纸质出版物嵌入式传播阵地、提供高质量广播电视嵌入式气象科普服务、搭建新媒体嵌入式传播平台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22.
顾杰  郑宇华  王晓莉  马丹青 《海洋科学》2016,40(12):114-122
为研究长江口滞流点位置的季节变化,利用Delft3D-Flow模块建立长江口二维潮流数学模型,通过实测水文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模拟长江口各汊道洪、枯季滞流点移动情况,并从各汊道沿程断面的落潮量、涨潮量和落、涨潮量之比3个方面进行了水动力分析。结果显示:洪季,北支滞流点在八滧港东北方向约1.9 km处;在南支各汊道中,北港滞流点位于鸡骨礁东北方向约10.0 km处,北槽滞流点位于牛皮礁东南方向约3.8 km处,南槽滞流点位于大辑山东北方向约14.1 km处。枯季,除北槽外,其余各汊道均出现两个滞流点,且北支的两个滞流点相距最远,分别在灵甸港西南方向约3.2 km处和六滧港东北方向约3.1 km处;北港滞流点分别在鸡骨礁西北方向约25.8 km和20.2 km处,北槽滞流点在横沙以西约5.3 km处,南槽滞流点分别在中浚西北方向约6.5 km和东北方向约5.5 km处。北支洪、枯季滞流点的移动距离为4.6~53.3 km,北港、南槽洪、枯季滞流点的移动距离分别为22.0~27.7km和34.6~39.2 km,而北槽洪、枯季滞流点的移动距离最大,为57.1km。长江口各汊道滞流点的移动反映了河流径流和海洋潮流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