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6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189篇
测绘学   90篇
大气科学   192篇
地球物理   145篇
地质学   558篇
海洋学   74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18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5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轻型飞机航空遥感摄影的生产性试验研究获得成功由核工业地质研究院研制的轻型飞机航空遥感摄影系统,先后在5个省内完成了18个测区范围的航摄任务,完全达到规范要求,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航摄系统共有5套,分别由不同飞机和不同航摄仪组成,航摄系统的组成及航摄仪的...  相似文献   
962.
庐枞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的起源、演化及形成背景   总被引:54,自引:32,他引:22  
庐枞中生代火山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断陷带内,地处扬子板块的北缘.庐枞盆地内火山岩分布广泛,为一套包括粗玄岩-玄武粗安岩-粗面岩的富碱橄榄安粗岩系,划分为龙门院、砖桥、双庙和浮山等四个喷溢堆积旋回.盆地内火山岩浆活动起止时间约为136~124Ma,均为早白垩世火山活动.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庐枞盆地4个旋回火山岩岩浆具有同源关系,源于性质接近于EMI型富集地幔的交代地幔;各旋回火山岩岩浆演化过程中存在结晶分异作用,同时还受到了一定的地壳物质混染;火山岩由早到晚(龙门院旋回→砖桥旋回→双庙旋回→浮山旋回)具有向高钾、负Eu异常增强、结晶分异作用增强、岩浆分异程度增高方向的演化规律;庐枞盆地早白垩世存在由挤压-拉张过渡背景转为典型张性背景的构造转换,转换时间约为130.5Ma左右,龙门院、砖桥旋回火山岩形成于挤压-啦张过渡的构造背景,双庙、浮山旋回火山岩形成于典型的拉张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963.
湘南地区燕山期成矿花岗岩的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可划分为3种类型,不同成矿花岗岩形成的岩浆演化机理有明显差异:(1)成矿花岗岩的K_2O/Na_2O比值较高,均显示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特征。(2)MC型与CM型早期次单元花岗岩相对贫硅、碱.富钙、镁、铁,铝质指数(A/KNC)较低,碱度指数(KN/A)都不高,属镁质-铁质准铝质的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类,总体显示出I型花岗岩的特征。C型和CM型晚期次单元花岗岩相对富硅碱、贫镁钙,属铁质弱过铝质-过铝质钾玄岩系列-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类:岩石的FeO~T/MgO值明显高于一般I型和M型花岗岩.较高的FeO~T值又与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相区别,总体显示出S型花岗岩的特征。(3)成矿花岗岩的F或Cl含量高.岩浆向过铝质方向或过碱性方向演化,晚期岩浆中的高场强元素浓度增大,导致MC型与CM型的花岗岩的早期次单元多有Cu、Pb、Zn、Sb等多金属化,C型和CM型的晚期次单元花岗岩则常有大型Sn、W、Pb、Zn、Nb、Ta和稀土等矿化。(4)成矿花岗岩的形成与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有关.形成MC型和CM型早期次单元花岗岩的岩浆演化主要是岩浆混合作用.而CM型花岗岩晚期次的花岗岩类和C型花岗岩类的岩浆演化可能还存在分离结晶作用。  相似文献   
964.
山东东营凹陷东部深层浊积扇储层的微观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东营凹陷东部深层浊积砂体以三角洲前缘的滑塌浊积砂体为主,储层岩性以长石细砂岩、岩屑细砂岩及粉砂岩为主,结构成熟度及成分成熟度均较低。储层微观特征研究表明,浊积砂体中主要发育剩余原生粒间孔、粘土矿物杂基内的微孔隙、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及微裂缝等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结构以低渗细喉型为主,为物性较差的中低孔、低渗型储层。通过对储层物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得出,岩石组构、沉积微相、成岩作用和异常超压的形成与分布是影响本区浊积砂体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其中成岩作用对浊积砂体物性的改造明显,压实和胶结作用是导致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而溶蚀作用和成岩收缩作用则有利于储层孔渗性的改善。异常超压系统的存在、高的地温场及烃类的早期注入对该区浊积砂体储层物性起到了良好的保存和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65.
湘南地区燕山期成矿花岗岩有3种类型,其主要造岩矿物化学成分和种属明显不同;矿物的化学成分变异特征均显示出壳幔岩浆混合成因的特点:①角闪石均属于钙质角闪石亚类。②MC型早期次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多属镁质黑云母;CM型晚期次花岗岩中的黑云母主要为铁质黑云母;C型花岗岩中的黑云母主要为铁叶云母-铁黑云母,且多为铁锂黑云母。3类型花岗岩中黑云母的成分变异呈线型关系,暗示有成因联系。③3类型花岗岩中斜长石有明显区别,MC型多为中长石,CM的多为更长石,C型多为钠长石。斜长石环带构造发育程度不同,CM型早期次单元花岗岩中的斜长石环带最发育。④CM型花岗岩及其暗色微粒包体中的碱性长石主要属于相对富钾的正长石,包体中的个别属歪长石,表明其形成温度较高;C型花岗岩中碱性长石为相对贫钾的钠正长石及微斜长石。⑤造岩矿物特征和成分变异显示了成矿花岗岩的形成与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有关,形成MC型和CM型早期次单元花岗岩的岩浆演化主要是岩浆混合作用,而CM型花岗岩晚期次的花岗岩类和C型花岗岩类的岩浆演化可能还存在分离结晶作用。  相似文献   
966.
埃达克岩与皖中沙溪斑岩铜矿的成矿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埃达克岩是一组从安山质到长英质系列岩石,具有高硅(≥56%)、富钠(3.5%≥Na2O≥7.5%)及低的K2O/Na2O(~0.42),高Mg#(~0.51)和高Ni(20×10-6~40×10-6和Cr(30×10-6~50×10-6)的岩浆岩;其主要特点还有高锶(>400×10-6,最高可以达到3000×10-6,轻重稀土强烈分异((La/Yb)N>10)以及非常低的重稀土元素含量(Yb<1.8×10-6,Y≤18×10-6,具有明显Nb、Ta负异常的火山岩和侵入岩.埃达克岩构造环境仍存在很多争议.主要的观点:(1)年轻的俯冲洋壳(<25 Ma)在俯冲过程中脱水熔融;2)加厚下地壳环境下的镁铁质下地壳(如榴辉岩和石榴辉石岩)底垫岩浆作用或拆沉作用下熔融.与埃达克岩石有关的矿产资源主要为铁、铜、金、钼矿床.在对安徽省沙溪斑岩型铜金矿床岩石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分析和处理基础上,笔者认为沙溪侵入岩属于埃达克岩,其成因是燕山晚期西太平洋板块俯冲至扬子地块深部所导致的洋壳板片熔融作用有关,洋壳俯冲过程的大量流体参与,所携带的幔源大离子亲石元素及铜金物质在地壳浅部形成adakite岩石,同时形成该区斑岩型铜金矿床.  相似文献   
967.
交通流作为城市间要素流的重要表征,已逐渐替代传统研究中的城市属性数据,被用于城市网络分析研究中。基于成渝城市群51个城市单元间的铁路、公路客流,从联系强度和节点等级两个角度分析成渝城市群城市网络特征。研究表明:(1)成渝城市群城市网络呈现"双核、一轴、两带"布局,成渝、成绵乐、渝万客运专线以及沿江高速公路沿线成为高层级网络集中分布地带。(2)城市网络极化现象显著,成都市市区与重庆主城区辐射能力过强,高等级网络过于集中,次级城市网络发育不足。(3)公路运输仍是成渝城市群城市联系的基础运输方式,覆盖率高,而高铁动车对城市网络等级的提升作用明显,强于公路交通与普通列车。此外,行政要素依旧会对城市网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68.
Swidden agriculture is by far the dominant land use system in the uplands of Southeast Asia(SEA), as well as other tropical regions,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REDD) of United Nations. To our knowledge, the long-term inter-annual area of newly burned plots(NBP) of swidden agriculture in mainland Southeast Asia is still not available, let alone in the whole tropics. With the strengthening regional geo-economic cooperation in SEA, swidden agriculture has experienced and/or is still experiencing extensive and drastic transformations into other diverse market-oriented land use types since the 1990 s. In this study, high-level surface reflectance products of Landsat 4/5/7/8 family sensors including Thematic Mapper(TM), 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Plus(ETM+) and Operational Land Imager(OLI) acquired in March, April and May of each year between 1988 and 2016 were firstly utilized to detect and monitor the extent and area of NBP of swidden agriculture with multiple thresholds of four commonly-used vegetation indices, namely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 Normalized Difference Moisture Index(NDMI), Normalized Burn Ratio(NBR) and Soil 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SAVI), in combination with local phenological features of swiddening and topographical dat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1) an annual average of 6.08×10~4 km~2 of NBP of swidden agriculture, or 3.15% of the total land area of MSEA, were estimated in the past nearly three decades.(2) Annual NBP were primarily distributed in four major geomorphic units including the Central Range of Hills, Northern Mountainous Region, Western Myanmar Hills, and Annamite Chain.(3) A decadal averag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NBP of swidden agriculture opened year by year declined as a whole, especially after 2010, merely with an average of 5.23×10~4 km~2.(4) The top ten provincial administrative units in Cambodia, Laos, Myanmar, Thailand and Vietnam, which consistently accounted for over 90% of the newly opened swiddens of each country, showed distinct fluctuations in using slash-and-burn practices in the last decades. The Landsat-based(30 m) reconstructed 29-year longitudinal updated maps(including extent and area) of the NBP of swidden agriculture may contribute to REDD and local livelihood related studies in Continental Southeast Asia. Our study further demonstrated that the multiple vegetative indices thresholds approach holds great potential in detecting swidden agriculture in tropical mountainous regions.  相似文献   
969.
国家煤炭行业经过十年黄金期后虽然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但是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产量仍然有增无减,生产建设用地需求量与日俱增,本文主要对露天煤矿生产建设用地征地拆迁流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70.
利用高分辨率中尺度WRF-ARW模式,进行云辐射强迫效应对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发展和结构影响的敏感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云辐射强迫效应主要通过改变TC云区的辐射分布影响对流活动,进而影响TC的发展和结构。在TC发展阶段,TC内区对流云区云顶的强烈辐射冷却作用和云层内部的辐射增温过程降低了TC中上层的静力稳定度,中下层的变化相对不明显。总体上考虑云辐射效应的试验更易激发出更多更强的对流活动,有利于TC的发展及TC尺度的增大。鉴于云辐射强迫对TC的影响,在TC数值预报中需要更加重视云辐射强迫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