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82篇
测绘学   91篇
大气科学   97篇
地球物理   101篇
地质学   315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德勒诺尔铁矿受祁连山长期造山运动影响,使区内构造错综复杂。德勒诺尔铁矿区构造分为SN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近EW向构造;NE—SW南西向挤压应力作用下产生的NW向构造;EW向应力松弛拉张作用下形成的一系列张性构造。通过对肃北德勒诺尔铁矿构造特征研究,以期对该矿区后期找矿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72.
城市生态系统管理信息的热辐射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 TM热图像资料和地面资料 ,建立了哈尔滨城市建筑及绿化与城市热辐射场之间的相互关系。绿化对热辐射场的削减作用和建筑对热辐射场的增强作用非常明显 ,特别是在夏季最为典型。根据平衡计算 ,该城市绿化率极限最低为 2 7% ,理想值为 40 % ,建筑密度应当控制在 2 7%以下为宜。其为城市生态系统管理与建设提供了直接的依据。  相似文献   
773.
莫萍  陶琦图 《广西地质》2010,(12):I0002-I0002
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了解定向运动,体验定向运动的魅力和乐趣,2010年11月20日~21日,广西国土资源厅、广西测绘局、广西体育局在南宁联合举办2010年全民健身节广西定向公开赛。广西国土资源厅厅长、党组书记肖建刚出席了开幕式并宣布比赛开始。  相似文献   
774.
775.
为解决国家兰海高速(G75)定西段岷县隧道在建设过程中原支护设计方案出现的软岩大变形问题,通过软岩类型分析、围岩变形力学机制分析,提出针对不同力学机制的力学转化对策,引入在矿山及边坡等岩石领域广泛应用的高预紧力恒阻大变形锚索,提出了“超前支护+长短NPR锚索优化布置主动支护+钢拱架+混凝土喷浆永久支护”的高预应力主被动联合支护技术。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效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现场试验段围岩最大变形量仅为73 mm,恒阻大变形锚索的预紧力均在280~300 kN范围内,可见优化后不同支护技术均对围岩变形起到了控制作用,有效发挥了恒阻让压支护的作用,控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76.
殿沟泉气氡浓度在汶川地震后经常出现成簇高频震荡异常。应用数据挖掘方法,采用正规化、聚类、特征值计算等方法对氡观测数据和地震目录进行预处理,提取气氡异常、震级、震源深度和地震分区等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贝叶斯网络模型开展殿沟泉氡异常与周边区域地震活动统计关系研究。利用聚类开展的地震分区结果显示与构造分区基本吻合,反映出不同构造单元地震活动的丛集性特征;贝叶斯网络模型结果表明泉点气氡异常与周边地震活动有关,特别是与汶川地震主震区龙门山断裂中段和临近区青川断裂区域的地震活动有关。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泉点气氡对周边地震响应的差异性特征,对未来该泉点气氡异常的判断与地震预测有参考意义。为地震前兆异常分析和地震活动分区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77.
利用1980-2016年站点观测数据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广西秋冬季暴雨进行了天气学分型,并用合成分析的方法给出了各类暴雨的天气形势特征。结果表明:广西秋冬季暴雨可分为台风类、切变类和副高边缘类三类。其中,前两类暴雨发生次数最多,主要发生在9-10月份。高低空系统配置显示,秋冬季暴雨发生时对流层上层都伴有较强的高空急流,而对流层中低层的影响系统不尽相同;在暴雨期间,前两类暴雨副高减弱东退,第三类暴雨副高则加强西伸;广西秋冬季三种类型暴雨在水汽、热力、动力及形成机制方面也各有异同,但与汛期暴雨相比,各类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位置稍有差异,无论是水汽条件,还是动力条件,秋冬季暴雨比汛期暴雨要求都高,其中副高边缘类暴雨在不同季节差异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