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7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沙嘴海岸地形对黄河三角洲沿岸余流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钓口流路时期1967年前后的海岸地形为例,研究了沙嘴海岸地形对黄河三角洲沿岸余流场的影响.数值对比试验表明,沙嘴附近的余流流向受地形扰动而不断偏转,使得沙嘴地形特征可能引起局部余环流结构的改变,甚至在沙嘴附近呈现出小的涡环结构,沙嘴对流向的影响随离沙嘴地形距离的增加而渐弱.沙嘴海岸地形还将引起局部流速的增加,并在其附近海域形成高流速区,在忽略沙嘴地形的条件下,一些随沙嘴而生的高流速区范围缩小、流速降低,并向西南移动,甚至消失,原沙嘴前沿余流流速明显减小,随离沙嘴距离的增加,流速差异逐渐微弱.  相似文献   
42.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特殊资源。企业用水是各用水环节中重要的一环,企业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节水意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正视的问题。目前,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是发达国家的5-10倍,距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节水潜力很大。根据目前的水资源形势,工业企业必须及早调整用水结构,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使我国有限的水资源满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3.
利用日本气象厅(JAMSTEC)所提供的Argo格点温盐资料,系统地研究了棉兰老隆起(Mindanao Dome;MD)的三维结构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MD的水平位置大致在5°N~10°N,127°E~145°E范围内1个纬向延伸的狭长带状结构。其垂向范围大致在50~600m之间,强度在次表层100~200m附近最显著。温盐结构表现为深层低温、低盐水向上涌升增强,温跃层深度变浅,上混合层厚度变薄的特征。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MD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信号,表现为冬强秋弱,具有一年和半年的较为显著的变化周期。在El Ni珘no期间,MD的次表层水温明显下降,MD增强。局地风场对MD的变异起着重要作用,MD的变化与该处风应力旋度的变化的相关系数为-0.346。MD的变化和暖池的变化具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在暖池发展比较充分时候,由于其暖水范围增大,暖水厚度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会抑制MD的发展;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44.
高放废物处置库芨芨槽预选场址深部地下水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地质处置是目前国际上普遍接受的高放废物安全处置方案.对于这种方案而言,安全处置高放废物的前提是选择适宜的场址,而场址的适宜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水文地质条件.高放废物处置库场址需要低渗透岩体作为处置库围岩,对于低渗透岩体而言,经典和传统的水文地质研究方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同位素技术与其他水文地质方法结合时,却能发挥出良好的作用.本文以目前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预选场址之一的芨芨槽场址为例,重点讨论了同位素方法在花岗岩体场址水文地质研究中的应用.根据钻孔不同深度的地下水环境同位素(δD、δ18O、3H和14C)组成特征,结合场址水文地质条件,识别了区内地下水的来源,揭示了控制地下水运移交替速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该区深部地下水14C年龄高达8000 a左右,说明其交替、运移十分缓慢,但同时也含有少量的氚,说明地下水以侧向补给的“老水”为主,接受当地大气降水入渗补给的“新水”所占比例很小.此外,通过地下水14C年龄与取样段岩芯采取率的对比,认识到对于区内的花岗岩体而言,决定地下水交替、运移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裂隙的发育程度,而不是深度.  相似文献   
45.
采用遥感影像进行湖底地形反演具有操作简单、处理周期短的优势。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克里金法的湖底地形反演方法,以鄱阳湖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周边8个水位站的空间位置与水位间的相关性,获取湖区边界水位变化趋势,利用克里金法反演湖区边界点的水位,将边界点的水位作为高程点进行湖底地形反演,并用实测湖底地形数据验证反演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克里金插值法反演得到的湖底地形,交叉验证的误差标准平均值在0.2 m以内;地形反演平均绝对误差在1 m以内,说明该方法可用于湖底地形反演且反演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46.
利用卫星高度计风速资料研究海面粗糙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海面粗糙度对于海洋工程和海洋军事都非常重要,但对海面粗糙度的现场观测资料非常少,这大大制约了我们对海面粗糙度的认识。本文利用TOPEX高度计风速资料,实现了对海面粗糙度的反演。利用1993年和1998年两年的资料,文中对西北太平洋海域的海面粗糙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7.
基于可持续发展角度,运用环境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建立效益和费用评估模型.按照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将围填海造成的生态损失货币化,作为经济成本的一部分,参与围填海方案经济效益评价.本文对罗源湾多个围填海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进行排序,寻求适宜方案.  相似文献   
48.
黄河入海泥沙悬移输送机制的控制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胜  王海龙 《地理研究》2009,28(3):571-582
以三维斜压动力—悬沙模型ECOMSED联合第三代海浪模型SWAN及Grant-Madsen浪流耦合底边界层模型,对黄河入海泥沙悬移扩散的时空变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5项控制试验,初步揭示了不同动力因子对黄河入海泥沙悬移输送的贡献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纯潮流作用下黄河入海悬沙不能形成长距离输送。风海流作用下,绝大部分悬沙直接沉降在黄河三角洲的附近,只有非常小的部分发生长距离输送。风场作用下,黄河入海悬沙主要向北-西北方向输送,部分输往莱州湾的悬沙继续向北输送。环流作用下,悬沙输送具有明显的三维结构,分层结构与环流结构基本一致,而深度平均的悬沙输送通量与环流结构有较大的差别。浪流联合作用下的悬沙浓度变化与底剪切应力都呈现为10天左右的变化周期,表明其变化主要是由风应力所控制。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复兴村金矿床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发现元古宇老岭群大栗子组和珍珠门组是重要的含金矿源层,也是主要的容矿围岩.区内的NNE、NW向断裂破碎带是重要的的控矿构造.断裂破碎带内分布的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是金矿重要的找矿标志,并存在后期氧化富集带.燕山期花岗岩作用区,特别是闪长岩脉与矿体相伴处是是富金矿(化)体.相关的成因机制分析表明,复兴村金矿床在成因类型上为与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有关的多因复成的中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50.
深部开采突水具有突发性、滞后性和强致灾性等特点,研究突水通道成因、演变规律和致灾机制成为控制深部开采底板突水的关键。大量的防治水实践和理论证实,构造突水通道一般发生在构造与岩层接触面处,为此建立隐伏构造条块体突水判据模型,应用剪切破坏理论方法得到突水理论判据;借助深部承压水上底板断层扩展活化及导水通道演化物理模拟试验,研制了固-流耦合相似材料,选取模拟断层破坏活化的材料并进行了模拟材料的可行性分析;试验直观地展现了含隐伏断层底板在采动应力扰动和高承压水共同作用下底板裂隙形成、隐伏断层扩展、突水通道贯通的全过程。通过对试验监测数据和现象的解读,揭示了应力场-渗流场耦合作用下承压水体上采煤底板滞后突水的机制,并对突水路径形成的时空规律进行了分析探讨,为研究深部开采构造突水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