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2篇
地质学   3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利用CASI/SASI航空高光谱遥感数据,对新疆红柳泉地区进行了航空高光谱遥感构造解译,修正了部分线性构造及环形构造。基于航空高光谱遥感提取的蚀变信息,结合野外实地调查验证,重点分析了研究区内祥云金矿、盘龙沟金矿与构造、蚀变之间的关系,结合已有的矿产地质特征、航空高光谱遥感地质特征,在该区圈定5处找矿预测区,预测矿种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研究成果为相同地区的成矿预测与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遥感依据。  相似文献   
22.
文章在对沽源盆地内的地质、物化探等信息与铀成矿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借助MORPAS平台,对区内各控矿要素定量化,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取了断裂Buffer、潜火山岩Buffer、航磁异常等在内的16个证据图层,并将研究区划分为1 km×1 km大小的9 562个单元,利用证据权重法对研究区铀矿进行预测,圈定了3级成矿远景,为该区进一步找矿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23.
吕梁山区的前寒武纪地层研究开展较晚,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王竹泉、孙建初等曾进行过调查,但未做系统划分。1958北京地质学院山西实习大队对吕梁山开展全面的1:20万填图,将该区下前寒武系自下而上划分为界河口群、吕梁山群、野鸡山群、岔上群、黑茶山群五个群,初步建立了该区前寒武纪地层格架,后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1:5万填图、全国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山西省岩石地层》(武铁山等)及本世纪初开展的1:25万填图,逐步建立起较为清晰的地层格架,即新太古界界河口岩群、古元古界吕梁群、滹沱系岚河群、野鸡山群、黑茶山群、中元古界汉高山群。  相似文献   
24.
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激发出智慧的火花。以下是学生们在地理定位和记忆地理事物中的一些趣谈,拿来晒一晒。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向阳屯地区开展1∶2.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进行元素相关性分析和R型因子分析,划分元素组合,根据异常划分原则在该区圈出化探综合异常14处,对这些异常进行评序和筛选,最终筛选出5处重点综合异常进行评述.运用地质、伽玛能谱、土壤、激电综合剖面测量方法对重点异常的查证和分析,圈定了Ⅰ号、Ⅱ号找矿靶区,表明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在森林沼泽景观地区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26.
为了明确张家口市联通基站引起的电磁辐射污染情况,对张家口内1137座联通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水平进行监测.所监测的基站电磁辐射综合场强的最大值为6.16μW/cm2,低于国家规定管理目标限值8μW/cm2,通过监测获取的结果可知,电磁辐射强度综合场强的区间主要分布在0.1~2V/m之间,占总监测点位的95%以上,由此可说明张家口市受联通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污染状况较小.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以北京市延庆地区南湾道豁子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泥石流沟精细调查及历史资料统计,详细了解该泥石流发育特征和形成条件,针对流域内松散堆积物补给条件进行重点分析;综合研究该泥石流的动力学特征,进行泥石流危险区预测评价,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该泥石流沟内松散堆积物动储量为18.47×104 m3,分为冲洪积、残坡积、人工堆积和崩滑塌等4种补给来源,其中冲洪积和残坡积所占比重最大;泥石流发展阶段处于衰退期;经动力学分析,洪峰流量值在10年一遇的降雨条件下为52.53 m3/s,20年一遇的降雨条件下为59.25 m3/s,50年一遇的降雨条件下为68.13 m3/s,100年一遇的降雨条件下为74.85 m3/s,对应的一次固体冲出总量分别为0.77×104 m3、0.87×104 m3、1.00×104 m3和1.10×104 m3;属于中型泥石流,最大危险区面积为0.238 3 km2。通过评价分析,该泥石流沟仍存在爆发中型泥石流的可能性,将对下游南湾村以及千沙公路行车和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研究成果可为延庆地区该类泥石流单沟预警模型研究和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
王瑞军  王永军  孙永彬  王诜 《地质论评》2019,65(Z1):233-234
正红山铁矿床位处北山成矿带,在铁矿床及周边分布有较多的铁、铜、镍、金等矿床或矿点,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前人在该区已开展较多基础地质、多光谱遥感应用、科研和铁矿勘查工作,发现了多处铁及多金属矿床(聂凤军等,2001;左国朝等,1990)。该区地表基岩裸露,围岩蚀变发育,有利于发挥高光谱遥感的技术优势,利用高光谱蚀变异常进行综合剖析,圈定找矿远景区,缩短找矿进程,实现红山地区找矿快速突破。  相似文献   
29.
王瑞军  孙永彬  王诜  石海岗 《地质论评》2019,65(Z1):235-236
正酒钢山地区位处北山成矿带,区域分布较多铁、铜、镍、金等矿床、矿点,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前人在该区已开展较多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科研和多金属矿勘查等工作(聂凤军等,2001;左国朝等,1990),但该区找矿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本次依据酒钢山地区地形、地貌和围岩蚀变,采用高光谱遥感新技术方法,开展高光谱蚀变矿物优选研究,综合剖析蚀变异常,优选和圈定蚀变带和找矿预测区,以期指导矿产勘查,实现找矿快速突破。  相似文献   
30.
汉高山群自创名以来,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吕梁山区的晚前寒武系曾进行过激烈的争论,在不同作者的论文、专著中表现了不同的认识。近几年来,尽管不同的认识依然存在,但汉高山群与其他几个地层单位之间的关系已基本明确。笔者参加了1∶5万方山测区区域地质调查,本次调查在充分利用前人区调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岩石地层单位填图,进一步查明了汉高山群的物质组成、展布形态及与相邻地层的接触关系,通过与之相似地层的对比,对其形成时代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确定汉高山群时代为中元古界长城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