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6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本文利用全国1∶100万土地利用数据和1∶400万土壤肥力综合质量数据,从耕地的地形特征和土壤肥力两个角度,对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的耕地自然质量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贫困地区平原型、丘陵型耕地比重较低、山地型和陡坡型耕地比重较高;贫困地区耕地土壤肥力的平均水平和非贫困地区差别不大,但土壤肥力好和较好的耕地所占比重较小。本文还建立了包括地形特征和土壤肥力综合质量两个因素的耕地自然质量评价指数,从县域尺度对全国耕地自然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并发现贫困地区耕地自然质量评价指数在低值区集中的特征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2.
回顾了陈述彭先生对地图学的贡献,并对陈述彭先生的地图学思维与地图学思想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提出了先生对地图学的主要贡献为:①建立了基于地理学系统思维与综合方法的地图认知与综合制图理论体系;②构建了基于新技术的地图学技术方法体系;③动态地提出并建立了不同阶段地图学的学科发展重点与未来学科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3.
陈述彭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他提出的《桂林七星岩喀斯特溶洞地貌图》、《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徐霞客游记在怒江、腾冲地区的实地验证》等论文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他在地形鸟瞰图的制作,喀斯特洞穴地貌图的编制,中国地貌区划和中国气候地貌研究,黄河、淮河和长江下游平原地貌制图与地图分析,中国的地表侵蚀与堆积研究,大比例尺景观制图方法与实验,中国的新生代火山群等方面对我国的地貌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4.
自适应空间信息可视化研究的主要框架和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自适应空间信息可视化研究是新近提出的地图学前沿研究领域,以建立面向用户的自适应空间信息可视化系统为目的,是以用户模型、人机交互行为和知识推理机制为基础,具有自组织、自调整、自表达和自导航能力的空间信息可视化智能系统。本文首先介绍了自适应空间信息可视化的概念、内涵、范畴和特点,探讨了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系统的核心问题,设计并提出了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系统的体系结构、实现过程和其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5.
The changing pattern of the Lower Yellow River (LYR) obtained from the traditional studies, which mainly did literal analysis based on historical documents related to the LYR are too macroscopic and absent of intuitiveness. This paper integrates all the records in historical documents related to course shift, flood and overflow of the last 3000 years and stores them in a GIS database. Then, all the data will be visualized in the form of map, which is helpful to show and understand the rules those events conform more intuitively and accurately. Taking these data as foundation, this study summarize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YR’s courses and influence scope, and classifies them both into three types; divides the flow directions of the LYR’s courses into two periods, and proposes its changing pattern; conclud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diversion points of courses shift events; calculates the velocity of courses shifts, gradient and sinuosity, and analyzes their changing patterns. Finally, this study classifies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the occurrence of a course shift into two types: the internal factors, such as sediment rate, gradient and sinuosity of the river, and the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precipitation and human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36.
针对以往出版的世界遗产相关地图集在内容体系完整性和时效性等方面的不足,《中国世界遗产地图集》聚焦当今我国世界遗产的内容体系、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全面反映我国世界遗产的价值和内涵以及我国世界遗产和其他国家遗产的差异和关联,体现中国世界遗产的辉煌成就和时代价值。重点从图集设计理念、内容结构、资料收集与处理、表达形式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该地图集设计与编研方法,为今后类似地图集在理论、方法和技术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传统的地图可视化系统设计思想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地图可视化系统发展的需要,如何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是地图可视化系统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系统,将自适应理论引入到地图可视化系统的设计开发中,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文中阐述了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系统的概念和提出背景,分析了建立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系统所需要研究的内容,并以自适应用户界面为重点探讨了设计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38.
中国区域发展电子地图集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英杰  余卓渊  严虹  张燕 《地理学报》2001,56(Z1):64-72
在制定了中国区域发展的综合分类指标体系及其编码体系的基础上,按国家级、省区级、地市级、市县级和城市体系内部,分别建立不同层次,不同尺度和不同规模的时间系列空间数据库和区域发展专题数据库(人口、经济、城市、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反映和揭示了中国区域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分布特征、结构、地域组合、资源品质、开发条件和发展前景.通过电子图集系统,对中国区域发展及其相关信息进行j登录、分类、存贮、查询、检索、统计、制图、分析、评价、管理和输出.图集采用地图、文字、图表、数字、影像等多媒体信息集成,多形式、多介质、多功能、全方位和动态地反映中国区域发展基本现状.可为各级领导机关和中国区域发展管理和研究部门分析和掌握中国区域发展现状,及时制定开发保护措施和长远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科学管理和决策分析.  相似文献   
39.
西藏资源环境信息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燕  王英杰 《地理学报》2001,56(Z1):86-91
建立西藏资源环境信息系统是为了实现西藏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深入分析了建立系统的需求,提出了系统的结构体系、数据库设计方案及数据库具体内容与指标和系统功能特点,并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0.
多媒体与数据库技术、电子地图系统空前发展,已使得它们之间相互结合更加紧密,出现了在电子地图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GIS)应用多媒体技术表达地理穿梭间信息的趋势.针对地理空间知识和空间关系及人类认知特点,设计建立了基于地理空间语义网络和多媒体表达的电子地图系统,探讨了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并对应用实例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